沈珠,張全英,施愛明,邵志高,游一中
(1.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蘇州 215004;2.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京 210029;3.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州 213003)
英國臨床藥師培養及工作模式的借鑒
沈珠1,張全英1,施愛明1,邵志高2,游一中3
(1.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蘇州 215004;2.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京 210029;3.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州 213003)
通過在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藥學院和萊斯特市醫院培訓學習的親身經歷,對其臨床藥師的學校教育,醫院培養和工作模式現狀進行了介紹,并評述了我國臨床藥師培養存在的問題。對比中英臨床藥師的教育、培養、工作模式,提出適合我國臨床藥師培養的建議。為了更好促進臨床藥學發展,應加大藥學教育改革步伐,不斷摸索臨床藥師培養模式,加快提高臨床藥師水平。
臨床藥師;英國;教育;培養;工作模式
筆者在江蘇省藥師協會的組織下于2012年6月赴英國,在德蒙福特大學藥學院和萊斯特市2所醫院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臨床藥學進修學習。現從臨床藥師教育、醫院藥師培養、醫院藥房及藥師工作內容3方面作簡要對比介紹,為國內臨床藥師的培養和工作提供參考。
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藥學院已有100多年歷史,其藥學系的課程設計就是為了培養能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藥學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服務于醫院藥房、社區藥房和醫療保健中心。學制為5年,前4年主要是藥學課程教育,也有部分醫院和社區藥房見習,最后一年為培訓與實踐。畢業后為碩士學位(MSc),通過英國皇家藥學會組織的考試可取得執業藥師資格。
4年大學課程除學習藥理、藥劑、藥物分析、藥物化學等專業課外,還非常注重藥師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與其他專業領域工作者的相互配合、系統評價等知識技能的訓練。5年的學習課程側重點為:如何與患者交流(第1年),藥物相互作用(第2年),如何檢索文獻、做研究(第3年),自己完成一個課題(第4年),實踐(第5年);專業課程的學習穿插在前4年中,此外還有很多實踐運用課程。如模擬交流課,如有的課程是學生互相模擬患者,用視頻將模擬的患者和藥師交流過程拍攝下來,然后由專業老師進行點評,以實踐方式指導學生該如何交流。另如跨專業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課程,是各專業領域的學生包括心理學家、社工、醫生、護師、藥師等圍繞一個問題,相互協作,共同完成該項任務。該課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教會學生從不同專業領域人員處學習知識。對于藥物相互作用的學習不是一學年就學完,而是由淺入深把各專業知識逐步融合,逐步加深對藥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和認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英國德蒙福特大學臨床藥師教育兩大特點:盡量以實踐運用的方式傳授理論知識,實踐教育模擬性很強。
中國傳統藥學教育培養的是廣對口的藥學人才,兼顧藥物研究、生產、質量控制、流通和管理等各環節所需藥學人才的培養[1]。雖兼顧范圍很廣,但對于醫院藥學工作的發展不能適應。因此應加強衛生部與教育部的溝通,在具備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設立臨床藥學專業,將醫院藥學從傳統大藥學中分離出來,大膽改革培養要求和課程設置,側重藥理學、藥動學、藥物相互作用等藥物的臨床應用知識課程,同時兼顧臨床醫學專業,弱化藥物制劑、藥物分析等實驗課程。此外還需特別加強醫患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臨床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設為能進行常規疾病的藥學服務,可以協助醫師合理用藥的藥學專業人才。
英國萊斯特市醫院藥師的職業發展分3個階段:注冊前(4年藥學教育、1年培訓與實踐)、注冊階段(普通注冊藥師)、高級階段(高級藥師和顧問藥師)。隨著級別的升高,藥師必須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以服務于用藥更為復雜的患者。藥師具體的發展方向見圖1。藥師在醫院中按級別分5個等次,Band 5~6為初級藥師,Band 7為中級藥師,Band 8為高級藥師, Band 9一般為Chief。藥師通過執業資格考試后即為Band 6。從Band 6到Band 7需經過2~3年輪轉,再參加考試,這個考試需通過2年4階段的自學,有相應配套教材(module1~4),學完通過考試,取得一個證書(diploma),然后可向醫院申請成為Band 7。從Band 7到Band 8不再需要考試,更多以考核個人工作經驗和工作質量。

圖1 英國藥師發展方向圖
我國目前的臨床藥師缺口很大,現有的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可招收學員有限。而且大規模外派學員進修和招收進修學員,對雙方醫院都有影響。筆者認為全國各教學醫院具有良好的師資隊伍,各醫院可在現有藥師中篩選優秀藥師逐步培養成臨床藥師,培養名單應向衛生部登記備案,經臨床各病區輪轉、規范化培訓后,由衛生部專家組織統一考試,嚴格考試過程和環節,通過考核的人員可授予臨床藥師資格證。各病區的輪轉應該劃分為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相應專業。如內科臨床藥師應主要在內科病區輪轉,掌握常規疾病藥物治療方案,此外還可結合每家醫院自身特點,著重培養相應專科臨床藥師,如哮喘、癲 、腎移植等領域專科臨床藥師。每個內、外、婦、兒專業臨床藥師的規范化培訓至少需要2~3年,考核合格后可從事本專業臨床藥師基本工作,再深入學習培養才可成為專科臨床藥師,從事藥師專家門診,參與本院治療指南、規范的制定及年輕臨床藥師培養等工作。采用這樣的培養模式可緩解我國目前臨床藥師的培養壓力,為藥師服務模式轉變準備好后備人才。
兩所醫院都設有主藥房和衛星藥房,衛星藥房主要負責出院帶藥,主藥房負責門急診及住院藥品調配、藥物臨床試驗和藥庫管理。工作人員包括藥師(即臨床藥師)、藥學技術員和助理人員。藥師與其他人員的比例為(1∶1.5)~(1∶2)。
工作內容大致分為藥品服務、臨床服務、技術服務、藥物信息。藥品服務主要是保證患者的藥品供應,包括患者入院帶藥檢查、住院期間藥品預約、出院帶藥,病區儲藥柜檢查等。臨床服務是藥師在病房工作的重點,對照患者用藥記錄本進行基礎和(或)深入檢查。基礎檢查包括詳細了解患者用藥史、過敏史、不良反應史,藥名書寫,給藥方法是否正確,簡單的用藥注意事項標注(如飯前或飯后服,不能咀嚼,吸入糖皮質激素后需漱口等[2]。深入檢查主要是通過查看患者病歷和病情,對發現醫囑中存在問題或違反醫院相關規定時,與醫師協商后進行更改,對有肝、腎功能損害者檢查所用藥物是否需調整劑量,是否存在藥物相互作用等。此外還包括患者用藥指導、用藥交流、解答患者用藥疑惑等。技術服務主要是無菌操作,包括全腸外靜脈營養、細胞毒藥物和部分抗生素的配制。藥物信息包括接受醫藥護人員咨詢,對院內在用新藥進行療效和經濟學評價,與醫師組成專家組制定本院治療策略、意見等。
藥師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病區為患者服務和檢查用藥記錄本,每個藥師負責1或2個病區。部分高級藥師經考試合格后具有處方權[3],可在門診與醫師共同工作。如萊斯特市醫院有藥師艾滋病門診、哮喘門診、癲 門診、腎移植門診。主要目的是減輕醫師工作量,對一些需長期服藥的艾滋病、癲 、腎移植患者,進行門診隨訪,用藥監測。
雖然英國皇家藥師協會聲稱英國的藥師已從傳統的藥品供應模式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但筆者認為藥師在病房的藥學服務,部分工作內容也是圍繞保證藥品供應,只是工作場所換到病區,直接面對醫、患、護。藥師通過查看用藥記錄本,糾正部分用藥錯誤,多次與患者交流,在保證用藥安全性方面的確發揮了一定作用[4-5]。但大部分藥師的工作側重不在用藥干預,而是作為醫療團隊的一員,在病房完成固定的工作。
我國的臨床藥師在病房總覺得不知如何發揮作用,筆者認為是因為沒有固定明確的工作內容,臨床藥師在病房工作,因根據每個病區特點,與醫生、護士協商,制定醫護認可的固定工作內容。如對新入院患者,藥師必須了解其既往用藥史并作詳細記錄,及時與醫生溝通,哪些藥本次入院后還需繼續服用,哪些藥應暫停使用;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癌性疼痛等慢性病患者,藥師必須做患者用藥教育;每例出院患者的出院帶藥,藥師必須告知其每種藥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持續服多長時間,服用結束后是否該停用還是復診等;住院患者每天的新增醫囑,藥師必須審核其用法用量,尤其對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肝、腎功能損害,體質量過輕或肥胖等患者),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和藥物相互作用等。因此筆者認為可借鑒英國模式,初、中級臨床藥師工作重點應在病房,完成上述固定工作,高級臨床藥師和藥物信息室應負責全院用藥統計分析,監測藥物使用動態,進行新藥使用評價,抗菌藥物檢查,處方點評,低年資臨床藥師的培養帶教,參與制定全院的藥物治療規范等工作。
我國藥師的教育培養與醫院藥學工作需求不相適應,因此應深入發展臨床藥學專業,大力改革教育課程,注重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借鑒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實踐教育而非機械式的知識填充式教育模式[6],按專業、專科嚴格規范化培訓過程,將現有優秀的調劑藥師逐步轉變成適應醫院藥學工作的臨床藥師。同時借鑒英國模式,制定臨床藥師在病房的固定工作內容,使低年資臨床藥師工作側重于病房的日常醫囑審核和用藥教育等[7],高年資臨床藥師可發展成專科顧問藥師,負責全院藥品使用監管和帶教管理等工作。通過不斷學習國外成熟經驗,逐步提高藥師自身水平,才能開拓臨床藥師工作的光明前景。
[1] 殷家福,高華.藥學教育改革與醫院藥學發展的思考[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7,(3B):384-388.
[2] HUSSAIN S.Safer prescribing:the principles[J].The Foundation Years,2008,4(6):246-248.
[3] DAWOUD D,GRIFFITHS P,MABEN J,et al.Pharmacist supplementaryprescribing:Asteptowardmore independence?[J].Res Soc Admin Pharm,2011,7(3): 246-256.
[4] BLADH L,OTTOSSON E,KARLSSON J,et al.Effects of a clinical pharmacist servic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rescribing of drug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BMJ Qual Saf,2011,20(9):738-746.
[5] FAIRBANKS R J,HILDEBRAND J M,KOLSTEE K E,et al.Medicalandnursingstaffhighlyvalue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Emerg Med J, 2007,24(10):716-718.
[6] 劉昕.促進中英藥學交流,提高臨床藥學水平[J].中國執業藥師,2008,5(12):6-8.
[7] HALL K A.An audit of the accuracy of neonatal inpatient prescription charts[J].ADC,2012,5:e5-e6.
DOI 10.3870/yydb.2014.04.046
R951
C
1004-0781(2014)04-0552-03
2013-05-26
2013-07-25
沈珠(1981-),女,江蘇蘇州人,主管藥師,碩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工作。電話:0512-67783646,E-mail:jsdxsz@163.com。
施愛明(1974-),女,江蘇蘇州人,副主任藥師,碩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工作。電話:0512-67783476,E-mail:sam7404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