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能源,依舊是這個時代各國爭奪的焦點之一。
在《紙牌屋》第一季結束時,男主角弗蘭克與核電巨頭雷蒙德·塔斯克達成交易,塔斯克支持弗蘭克出任副總統一職,換取弗蘭克影響總統不要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因為他的核電廠需要釤-149,而中國控制著該金屬95%的出口量。到了第二季,弗蘭克設計利用中國商人攪黃了塔斯克的核電交易,順利離間總統先生與其最大的盟友,從而登上總統寶座。在這場核電交易背后其實暗含著中美能源的較量,劇中所述與現實情景其實有所神似。
近幾年來,美國能源領域一片繁榮,得益于頁巖資源的開發,天然氣和石油產量實現重大突破,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形成與歐佩克和俄羅斯相抗衡的三分天下的能源版圖新格局。對于那些傳統的能源出口國家來說,美國這個攪局者已經給他們帶來重大挑戰。
當中國在去年9月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全球能源交易也出現新變化,新興經濟體成為未來能源需求最重要的市場。但對中國來說,能源安全問題顯得愈發緊迫,一方面要學習美國加大對頁巖氣的開發,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擔心走向“能源獨立”的美國會否暗中攪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