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



美國總統奧巴馬3月26日在美國—歐盟峰會會后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準備向歐洲直接供應天然氣。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稱得上是世界能源歷史上的標志性事件。
但這并不是美國第一次進行能源出口。美國很早以前就開始通過管道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少量天然氣。2012年 4 月,美國Cheniere 能源公司還申請建廠出口液化天然氣,獲美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批準。
蓬勃的能源行業以及低廉的油氣價格成為美國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支持,同時低價汽油也令美國CPI 一直維持較低水平,這些都為美國經濟的復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令美國可以在金融危機四年之后率先擺脫了困境。
美國:新中東
從能源進口國轉變為能源輸出國,伴之以巨大的天然氣、石油產能和快速發展的實體經濟,國際輿論界普遍猜測,美國即將成為西半球的“中東”。
國際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報告》中稱,“全球的能源地圖正在被美國重新改寫,因為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大幅增加?!?/p>
“大約在2020年之前,美國可能會超過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國際能源署的這份評估報告中寫道,“其結果是,美國的石油進口將不斷下降(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約占其石油需求的20%),并且在2030年左右,北美成為石油凈出口地區。”
而版圖縮小最嚴重的地區,當屬原來掌控石油經濟命門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OPEC自己也印證了這種說法——去年該組織曾經發布聲明表示,頁巖油將大幅擠壓它在美國的市場份額。
OPEC當年何其風光,在1973年的齋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后,為了報復美國支援以色列,OPEC中的阿拉伯國家宣布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并且逐漸擴大到對荷蘭以及其他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國家禁運。結果,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生產者停產,高成本生產商得以抬高價格,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上升4倍,造成了70年代影響世界經濟的石油危機。
受傷的俄羅斯與OPEC
但隨著北美成為新的能源富礦,OPEC影響國際能源價格的能力日漸萎縮。短短幾年之內,美國有可能在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成為卡塔爾的競爭對手,中東國家將無法像之前那樣利用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寡頭地位作為自己獲得壟斷利潤的工具。
而OPEC的萎靡,也體現在對其他新興石油國家的吸引力不再。去年,非洲小國赤道幾內亞的石油日產量已經提高到50萬桶,以這個增幅繼續下去,不出幾年就會達到加入OPEC的100萬桶“門檻值”。但是,赤道幾內亞卻一反常態地表示:“不會尋求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
好在,份額被擠壓不代表OPEC的地位被邊緣化。21世紀世界能源格局的一大特點就是“能源需求的全球化”。過去能源需求只是發達國家的事情,而未來能源需求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中東也將能源市場出口的重點轉向東方,有研究機構據此預測,在2035年,在美國成為石油出口國后不久,OPEC的全球產量份額并不會顯著的減少,因為亞洲會大幅出現新增的進口流量。
作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和第二大產氣國,俄羅斯原油產量占全球近 12% ,油氣出口也占俄羅斯總出口的75% ,油氣在俄羅斯的經濟中一直都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1991年蘇聯解體后,葉利欽的“休克療法”將俄羅斯經濟帶入了絕境,同期國際油價也陷入長達10 年的低迷。2000年后普京能夠重鑄俄羅斯帝國,也恰逢國際油價從30美元一路飆升至最高147 美元。
但如今,當美國能源進口開始削減時,歐洲和亞太地區為能源供應更加充足而叫好,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霸主地位卻開始遇到挑戰。
2013 年俄羅斯石油出口量為 2.35 億噸,同比下降 2.1%,這是近 5 年來出口量首次下降,而歐盟則在美國支持下對俄羅斯發起天然氣反壟斷調查,中國則加大了從美國等傳統天然氣供應國的進口量,這都迫使俄羅斯降低天然氣價格。2013年俄羅斯天然氣價格降低了3.9%,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二年下調價格。
未來的世界能源版圖將是OPEC、俄羅斯和美國三分天下,北美的能源革命為全球市場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且全新的供應中心。在這里,政府不干預生產和貿易,僅由市場來發揮作用。這樣,天然氣、石油和石油附屬產品市場將陸續出現供給剩余,且數量會不斷擴大,對于我們而言,應該不算個壞事吧。
短暫的美國“石油盛世”?
美國能源產量飆增的原因,除了阿拉斯加等原來人跡罕至的區域相繼發現新的巨型油田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頁巖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
頁巖氣的發現由來已久。所謂頁巖氣,就是保留在頁巖這種致密的巖石中的天然氣。天然氣以游離狀態儲存在頁巖石顆粒之間的孔隙或裂縫中,或吸附在頁巖中有機物的表面。它是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與“煤層氣”屬同一類。
雖說頁巖氣在今天常常被冠以“非常規”天然氣的名號,其實,1821 年,美國在紐約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天然氣井就在頁巖層。只是當時受限于技術和成本的限制,這種總儲量與常規天然氣持平的能源一直沒有得到大規模開發,直到2002 年以后,受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上升的影響,美國公司才加大對頁巖氣的勘探開發,推動頁巖氣開發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
2000年時,頁巖氣產量只占美國天然氣供應量的 1%,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高達23%。2011年美國頁巖氣產量達到1800億立方米,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34%。與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開發具有開采壽命長和生產周期長的優點,大部分產氣頁巖分布范圍廣、厚度大,且普遍含氣,這使得頁巖氣井能夠長期地以穩定的速率產氣。
但自從頁巖資源開始開發的一刻起,對美國能否真的如媒體愿景的那樣成為一個新“中東”質疑聲就從未停止過。
能源界對產能和儲量的估計常常不準。牛津大學一個能源研究團隊曾在《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能源業界由于樂觀估計頁巖油氣儲量,將世界石油儲量高估了約三分之一,具體的估計結果應從1.15萬億至1.35萬億桶下調至8500億至9000億桶。作者說:“雖然肯定有大量的化石燃料資源留在地下,但可以按全球經濟所習慣的價格加以商業開采的石油的量是有限的,并很快就會下降?!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