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軍

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之后,很多分析人士紛紛指出,普京此舉得不償失,俄羅斯經濟將因此遭受重創,而普京的個人聲望也終將受此連累。總的來說,就是普京將克里米亞納入俄羅斯,是做了一筆賠本的買賣,犯下了一個大錯。
僅從經濟角度來看,這種說法似乎沒有錯。隨著西方制裁俄羅斯,資本已經開始大量逃離俄羅斯,有分析稱,俄羅斯通貨膨脹率將大幅上升,經濟增長率則將大幅降低,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如果這一切最終都成為現實,普京和俄羅斯人將會發現,在享受了克里米亞“回歸”的短暫興奮之后,等待他們的會是一場漫長的痛苦折磨。
只是,這種分析只算了經濟賬,卻未算政治賬,而在現實的國際關系中,僅僅算政治賬或者經濟賬都是不夠的。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普京未嘗沒有想過西方制裁可能帶來的后果,只是,與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相比,那種后果相對來說是次要的。回顧歷史,俄羅斯人為奪取克里米亞打了數百年仗,搭上了無數士兵的性命,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如今,普京兵不血刃地“奪回”克里米亞,已經足以讓他在現代俄羅斯歷史上留下一筆不菲的政治遺產。反過來,如果聽任烏克蘭局勢的發展而袖手旁觀,俄羅斯則可能永遠“失去”克里米亞,黑海艦隊將成為歷史名詞,而普京則將成為“丟掉”克里米亞的“歷史罪人”。這其中的政治賬其實一目了然。更進一步來說,雖然西方目前對俄羅斯采取了制裁,但恐怕最后也不得不接受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的新現實,就政治賬而言,普京和俄羅斯也是得利者。
美國和歐盟雖然對俄羅斯采取了一些制裁,但在烏克蘭問題上算得更多的也是政治賬。沒有人會認為,美國和歐盟積極介入烏克蘭局勢僅僅是為了烏克蘭西部大平原上的糧食和東部的煤礦,相反,經濟因素在美歐的烏克蘭政策中所占的比重恐怕很小,更多的考慮仍是在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將西方的影響力和槍炮架到俄羅斯的大門口。
至于克里米亞事件將導致俄羅斯經濟陷入衰退的說法,現在看仍然有些武斷。這種局面的出現,首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西方大幅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尤其是針對俄羅斯的“命根子”——能源行業加強制裁,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維持這種制裁。就目前看,這個前提并不成立。至少在短期之內,在能源方面嚴重依賴俄羅斯的歐盟無力對俄羅斯展開強硬制裁。而從長遠看,強化對俄羅斯的制裁,尤其是針對俄羅斯“命根子”的制裁將把西方與俄羅斯關系推向全面對立乃至決裂,引發俄羅斯的激烈報復,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等國際重大問題上,拒絕與西方合作,乃至與西方對著干。也就是說,只算經濟賬的話,西方的確占有上風,但如果再算算政治賬,西方恐怕會非常謹慎。
如今,烏克蘭危機仍有進一步加深的可能,在俄羅斯陳兵烏克蘭東部邊境的現實面前,美歐擔心烏克蘭東部出現更多更強烈的分離傾向,同時又沒有采取更強有力的回應,僅有強化對俄制裁的警告。這再次說明,在烏克蘭危機中,面對俄羅斯的飛機大炮,美歐所能打出的主要還是經濟牌,這種局面頗有“秀才遇到兵”的意思。
接下來該怎么辦?美歐與俄羅斯恐怕都在算賬,不僅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也只有同時算兩本賬,才能更好地理解各方接下來的舉動,而不是簡單地認為俄羅斯犯下大錯或者美歐制裁會要了俄羅斯的“命”。同樣,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其他國家來說,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固然不靠譜,但只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則可能導致短視政策或者因小失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