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霞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口頭上的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寫能力提高的關鍵。通過閱讀,擴大了知識面,增加了詞匯量,交際時就不會因為知識或詞匯貧乏而言不達意 ,寫作時才能使語言地道,內容豐富。我們掌握的語言材料越多,使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通過閱讀還可以了解使用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英語閱讀教學正是培養學生從書面材料中吸取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閱讀能力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又為聽說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進行英語閱讀技能的訓練就是教給學生自學英語的方法。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 許多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沒有認識到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 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有的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而有的教師相反,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詞組,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后僅了解一下故事情節。由于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當然很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3.教學方法上的問題 許多教師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學校教研氛圍不濃的老師更會忽視對教學方法的研究。
4.在課程設置上的問題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雖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時間得不到保證,閱讀僅是體現于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訓練。在師資、課時、組織上得不到保障。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沒有配套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的閱讀材料。
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思維的動力,興趣可以使學生思維變得豐富,變得活躍。只有使學生對這一學科有了興趣,才可以激發他們的鉆研精神,才可能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故而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如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Module 1 Unit 2 “Growing Pains”時,筆者先讓學生觀看了美國電影Home Alone的片段,其內容活潑有趣;然后再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lay?
(2)Have you ever had this kind of experience when your parents had to go away and leave you alone or with a pet? If not, can you imagine what might happen if you were left alone?
(3)Could you handle all the responsibility and keep everything clean and safe?
教師不直接進入課文的討論,而是用學生所熟悉的電視劇情節引入本課話題,讓學生充分想象一人在家時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能不能獨自處理好所遇到的事情?這部分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共鳴,在學生思維中形成懸念,借助學生的興趣和思維引入正題。用這種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因材施教,全面發展
由于學生存在著差異,在教學時教師應注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特殊需要,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中去。如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設計一些淺顯易答的True or False questions給后進生回答,讓他們“跳一跳,摘到桃子”;對于中等生,讓他們進行思考、歸納后回答special questions;對于優等生,提問有挑戰性的綜合性問答題,如評價性的問題等。在教學模塊四Unit1 Advertisements 時,筆者根據實際設計出三類問題。
第一類:True or false
1. Advertisements are found in many places. √
2. PSAs are only found in newspapers. ×
3.All advertisements tell the complete truth. ×
第二類:
1.What do advertisements encourage people to do?
They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a product service or believe in an idea.
2.What does PSAs stand for?
It stands for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3.Why are some of the advertisements clever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Because even if they don′t lie, it doesn′t mean they tell you the complete truth.
第三類: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ercial ads and public service ads?
2.Do you think young people are easily persuaded into buying new products? Why or why not?
3.What is the most impressive PSA you have ever seen? Why do you think it is impressive?
第一類問題的答案可在書上直接獲得;第二類問題要進行適當的總結才能答出;第三類問題要求學生在歸納和聯想或廣泛的閱讀后進行綜合性的描述,對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鼓勵。這樣教學,就滿足了各個層次學生的要求,使他們都得到盡可能的發展。個體學生素質的提高,也就形成了全體學生素質的提高。
(三)合作學習,形成活力
Reading板塊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信息,也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和練習。學生在完成每一項練習、參加每一個活動的時候均能接觸地道的英語,不僅增加了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量,同時也發展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以模塊七 Unit 2 Reading The universal language 為例,在完成教學任務后,筆者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一篇“Harry Potter”的影評。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確定組長,明確各自分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多媒體資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草擬初稿、加工和完善設計等活動。教師應重視學生通過大量的準備工作所取得的勞動成果,要給學生的活動以充分的展示機會和時間,并給予正確合理的評價。評價是以肯定、鼓勵為主,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增強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和信心。這種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小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合作學習已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等方面很有成效,同時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改中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法之一,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標的理念。
(四)注重閱讀,提升能力
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對句子的分析、理解”層面上,而應該上升到“培養學生對閱讀篇章進行整體分析和把握的能力”上來。培養學生對語篇的整體把握能力的具體方法有很多,如:1.根據文章標題預測課文內容;2.圈出具有概括性的關鍵詞或句;3.從段落中劃出主題句;4.從文章中找出主題段落;5.進行分段和段意概括練習;6.總的歸納或概括。這些方法各有側重。但要達到理想的整體閱讀效果,還必須在課堂閱讀教學設計和實踐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并按照“由淺入深”、“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緊扣課文內容”的原則對這些方法進行整合運用,使課堂教學具有層次性、體現邏輯性、富有整體感。
下面以模塊二Unit2 An adventure in Africa的教學設計和實踐為例進行分析探討:
Step1. Prediction:
Q: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
A: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vast grasslands, black people, great deserts, wild animals…
析:運用預測法展開聯想,引導學生對語篇內容勾勒出一個模糊的畫面。在引入課題的同時,也為在后續的閱讀活動中對所產生的“聯想”進行閱讀印證作好鋪墊。
Step2. Skimming: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draw a map of Toby′s traveling in Africa
London→Morocco→the Sahara Desert→Lake Victoria→Kenya→Tanzania
析:采用“略讀”。通過找旅游線路、培養學生信息查找能力,使學生逐漸產生語篇語意的總體印象。
析:采用“尋讀”。在段落、語篇關鍵詞或表達的提示下,進行概括性的總體把握,使段落大意逐漸明朗化,并能從語言上進行組織和表達。
Step4. Post-reading activities
Suppose you were Toby and were being interviewed by a journalist.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your travel plan.
析: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五)延伸閱讀,促進寫作
閱讀課使學生了解a文章的一些概要內容,在通過閱讀課輸入一定信息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寫作的形式對閱讀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概括和延伸。如可以通過完成與文章內容有關的summary、復述課文、課文故事接龍、根據課文改編短劇等方式進行操練。這樣學生既要把握課文中的重點和邏輯關系,又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既鍛煉了他們組織篇章結構、理清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語言的精煉度。同時學生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著他們的想象力,寫作能力有了很快的提高。
三、結束語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筆者相信,如果每位教師都能精心設計每一堂閱讀課,并持之以恒,學生的總體水平定能“突飛猛進”。教學是一門藝術,筆者希望本文是齊放的“百花”中的一朵,為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添上一點“顏色”。
【參考文獻】
[1]吳煒.《談英語教學中“留白”的運用》.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雜志社,2009年
[2]朱惠芳.《牛津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探究和能力培養》.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雜志社,2009年
[3]徐穎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雜志社,2009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