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圖 Pictures_李園園 張繼紅 邵明勝

近年來,溫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全面實施問責考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經過不斷探索創新考核方法和方式,將考核指標向崗位細分延伸,并傳遞到每名員工身上。通過透明、公開、公平、公正的考核機制,在全體干部員工中形成“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升遷靠業績,能上能下,多勞多得”的理念,公司上下營造出了“真干實干、走在前列”的務實氛圍。2013年,該公司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國家電監會居民用電服務提升先進單位。近十年來榮獲市級以上榮譽489項,員工榮獲全國、河南省勞動模范,全國、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者近百人。
針對溫縣公司問責考核工作取得的成績,《河南電業》專程采訪了溫縣公司總經理宋軍橋。
《河南電業》:宋總,您好!最初溫縣公司推行問責考核工作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是什么?
宋軍橋:推行問責考核工作之初,我們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一些員工的不理解而產生的抵觸情緒。尤其是一些習慣了“懶散軟”的員工,認為考核就是變相扣錢。要想讓全體員工一下子都能接受,存在一定難度。但是任何制度的實施執行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堅持認為,只要是公開、公平、透明、民主的制度,員工最終一定會適應和接受的,我們全體班子成員也有信心將此項工作開展好、開展到底。
《河南電業》:為了推行問責考核,公司都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宋軍橋:首先,制定公司的“硬制度”。緊密結合公司各項目標、指標和工作任務,按照責、權、利相對應的原則,制定問責考核內容及獎罰標準細則,提交公司兩委會議逐條研究,經公司職工代表審議通過,最后由公司總經理簽發后裝訂成冊執行。《細則》涵蓋了班子建設、經營指標、營銷管理、安全生產與設備管理、優質服務、黨風廉政等10大項208小項內容,具體到每一項考核內容,量化到每一項處罰標準。
其次,“硬制度”需要堅實有力的執行機構。公司成立問責領導小組,由公司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紀委書記任執行組長,抽調十余名工作能力強和為人正派的中層干部組建專職考核問責辦公室,負責公司所有經營管理工作的問責。
《河南電業》:公司如何保證考核制度能百分之百的落實?如何保證公平公正?
宋軍橋:季度小考,半年中考,年終大考。每個月問責辦公室都會到各供電所、機關部室、實體企業進行考核。每次考核由3人集體進行,考核結束時,在被考核單位簽字認可后,考評結果裝入考評箱。考評箱上的兩把鑰匙由紀委書記與考核小組分別執管,考評全部結束后,共同開箱計算各單位得分。
考評結果每月都要進行排名并張榜公示,對照公司對中層干部“五制”管理內容,并按照考核成績將干部分為“標桿”“標兵”“標準”“不作為”四個評級。最后通過“六分買單”制,由相應責任人買單,受獎的中層干部本人及其單位員工當月會拿到99元、199元、299元不等的獎勵,受罰的干部會受到降薪甚至降級的處罰。如果對考評結果有異議,還可填寫“績效考核意見反饋表”,或直接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則按規定第一時間啟動核實或糾錯程序。
“一天一算,一天一記,一天一考,管好每一天,用好每一天,做到日清日高、日日有效。”這是溫縣公司“崗位數字化、量化問責考核”獎勤罰懶、獎優罰劣中的具體要求之一。無論是從明確崗位指標、績效指標與限期完成的“數字量化”,還是到人、到崗、到效的跟蹤考核都最大限度地讓指標數字量化起來,形成計劃、目標、任務與電量、線損、安全、穩定及考核結果循環銜接,推進日目標、日統計、日分析、日反饋、日考核、日獎罰的“六個日”目標管理,干部員工每天給自己算成績,算目標、算指標、算任務、算個人消耗賬和為公司增效賬。
問責不僅“問”普通員工,同時也“問”公司領導和問責辦的全體成員,也為了使考核更加科學、人性化,讓員工心服口服,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每年都帶頭寫保證書、簽訂責任書,率先繳納3000至5000元保證金。
同時,公司對問責辦公室人員也有嚴格要求:在檢查考核時,必須保證3人以上組成小組;必須嚴格遵守考核時間,按規定到達被考核單位,每月保證15天以上參與考核;自帶飲水、香煙,不準在被考核單位就餐和接受宴請;當日檢查考核資料必須當日匯總評分;必須主動接受監督,一旦發生弄虛作假、違反考核紀律的行為,扣除保證金,清除出考核隊伍。
《河南電業》: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問責考核中,干部隊伍的態度無疑會給員工是否要加快轉變原有工作態度提供一個信號,貴公司是怎么做的?
宋軍橋:公司推出“五定位”“五不準”和“五問責”干部崗位紀律激勵機制調動干部隊伍的積極性。“五定位”是把干部崗位效益定位在轉變作風、提升素質上;把干部管理定位在標準化、規范化、示范化、優勝劣汰上;把干部責任定位在明確部門任務、單位指標和細分任務指標上;把干部獎懲定位在嚴格兌現、執行到位、落實到位上,在干部中形成“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風;把干部監督檢查定位在強化手段、狠抓落實上。
本著“二不、三丟、四不論”(“二不”即對生產、安全標兵獎勵再多不心疼,對違紀違規的處罰再重不手軟;“三丟”即對違反規定造成安全事故、各項指標完不成的,讓他們丟面子、丟票子、丟位子;“四不論”即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年齡大小、不論資歷深淺、不論貢獻多少,一律平等對待)的原則,大力開展“管思想、管作風、管紀律、管落實”作風整頓活動,先后治理一批“軟、懶、散、亂、跑、守”六字干部,公司干部隊伍形象渙然一新。
《河南電業》:這些硬性考核條例是否會讓員工們感覺到太過嚴厲呢?如何為“冷”條例開展“熱”護航?
宋軍橋: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會遭遇重重阻力。初期時,個別消極散漫習慣了的員工都感到不適應,對突如其來的“硬性”考核指標非常畏懼,常常找借口阻撓考核。各供電所之間都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均不愿意先接受考核,認為先接受考核沒有經驗借鑒會吃虧。
針對這些現象,公司一邊執行“冷條例”,一邊營造積極向上、傳遞正能量的“熱環境”。在辦公室的墻上、走廊里,處處懸掛張貼“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升遷靠業績,能上能下,多勞多得”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和口號,時刻提醒員工要認真遵守各項規定、規程,倡導員工要敬業愛崗,恪盡職守,勇于擔當。
問責辦公室也不單是只進行考核的“黑臉包公”,還擔負著指導、協助解決問題、不怕麻煩的“老大媽”職責。每個月,問責辦公室要針對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從公司層面進行客觀分析,討論具體解決辦法,形成書面報告,協助被考核單位解決問題、破解難題。一些單位原來長期“捂著”的老難題,經過問責辦的指導和其他單位的協助后,迎刃而解,“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根除。
管理嚴了,檢查細了,獎罰公平了,員工的思想也發生了質的轉變,也逐漸認識到考核并不是冷漠無情的“冷條例”,反而變成了提高自己工作積極性、幫助尋找工作不足、解決自身難題的“熱動力”。現在,每月考核結束后,部門之間、員工之間都會主動、認真地進行對比,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一些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甚至還主動向考核組提出申請,要先行接受檢查。
《河南電業》:考核是為了全體干部員工更好、更有效地開展工作。溫縣公司如何結合績效考核為員工成長成才搭建平臺?
宋軍橋:2013年,溫縣公司購電量完成8.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公司還注重對員工成長成才的培養,為員工提供各種體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倡導員工要從“精一崗”向“會兩崗”轉變,有計劃地“培訓一批,見效一批,鞏固一批,提高一批,跟蹤一批”。2013年年底,公司184人通過高級工技能鑒定,16人通過技師資格培訓,高技能人才比例達到69.15%。
公司將“積極主動要求干,員工選舉叫你干,組織支持大膽干”的“三干員工”提拔到干部隊伍中來;對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員工,不分時期、不分層次隨時予以重獎、重用,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員工營造干事創業環境。績效考核實施以來,公司先后有多名優秀員工從一線走到了管理崗位。舞臺大了,平臺多了,效益提升了,在溫縣供電公司干部員工看來,公司迎來了風清氣正的一片天,工作的勁頭兒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