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宇慧
企業對新媒體的發展推波助瀾,而新媒體回報給企業的是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和更優質的服務。

新媒體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促成了企業內部的改革。新媒體和企業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是共同走向美好未來的基礎。
新媒體是企業文化的傳聲筒,企業內部矛盾的處理機。以新媒體工具為橋梁,發展企業文化,增加企業各個層級之間的溝通交流,凝聚員工向心力,激發員工斗志,對企業的不斷向前發展是一劑良藥。新星公司利用新媒體工具在企業內部創建了覆蓋公司各級群體的網絡討論組,幫助公司各級員工溝通交流。討論組的建立既是傳播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和黨組重大決定的發聲器,也是傳、幫、帶的平臺和工具,讓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有場所能夠相互討論、提出觀點、答疑解惑、交流經驗。平臺的建立在傳播了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新媒體是企業改革的催化劑,企業形象提升的加速劑。眾多社交媒體網站、視頻和圖片傳播網站的蓬勃發展,使大眾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既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信息的受眾,擁有了廣泛的知情權、表達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這一趨勢的發展也推動了企業的不斷改革。
一是提升企業對公眾的開放化程度。隨著3G技術實現了圖片和影像在互聯網上的即時傳輸,使人人都能成為“記者”,使一些社交網絡工具成為事件爆發的重要平臺。因此,相對于被動的“被曝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了以更開放的形式面對大眾,使用新媒體工具,建立起公開、透明、誠信的公眾形象。
二是提升企業和大眾之間的親和力。使用新媒體工具對于公司進行宣傳的方式更為簡潔、輕松,語言也更加活潑,符合時代的發展和青年人的閱讀習慣。比如中國石化新聞網和青春石化的微博,就經常從側面入手,利用職工所拍攝的油田美景、工作場景和職工活動向大眾展示石化風采,也用時下新潮的網絡語言向大眾就中國石化舉辦的活動進行介紹。中國石化新媒體以親和力為抓手,幫助企業維持和鞏固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
三是推進企業和大眾的互動。企業利用新媒體工具和大眾進行互動,發布企業最新動態、最新產品開發,開拓企業的營銷范圍,為企業贏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以福特公司為例,在公司推出嘉年華Y系列時,運用社交媒體和圖片、視頻傳播網站對新款車型進行活動營銷,幸運的100名用戶能夠參加免費擁有一臺福特汽車6個月的活動。最終,活動視頻被瀏覽600萬次,社交網站上獲得370萬條的留言,同時還有8萬人次到公司詢問車輛信息,使得大眾對新款車型的認知度達到40%,對車輛銷售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石化也利用微博在廣大車友中征集幸運者,開展“車友走進中國石化”活動,通過企業自身的微博和參加互動車友的微博發布的信息,讓廣大用戶更了解中國石化的生產管理和企業文化。
在新媒體給企業各方面都帶來變革的同時,企業也反作用于新媒體,給新媒體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企業參與推動新媒體行業健康發展。微博、社交網站、網絡論壇和即時聊天工具給大眾提供了發布信息和表達意見的渠道,卻不能完全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些不實或者片面的信息傳播,誤導了一些不了解事實真相的群眾,引發了公眾對企業和國家的不滿情緒,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污染了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為此,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通過運用新媒體手段對不實消息進行澄清,在網絡樹立企業的健康形象,向社會傳播了正能量,幫助新媒體行業抵制謠言和虛假消息,規范了行業標準,凈化了網絡環境,確保新媒體行業健康、積極發展。
企業需求推動新媒體行業的創新發展。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對新媒體行業表達需求,注入資金,從而推動新媒體行業開發各類客戶服務功能和研發創新符合企業需求的軟件。微博、Twitter、各類社交網站、網絡論壇和圖片、視頻分享等網站都各顯神通,根據自身條件,開發不同的產品。企業對新媒體的使用,促進了新媒體行業的服務、技術發展,拓展了新媒體行業的業務范圍,使新媒體行業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