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林林
(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100095)
電廠座落于山東省威海市,新建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采用超超臨界參數直流爐,蒸汽壓力26.25MPa(g),蒸汽溫度605℃。水源為淡化后的海水,海水主要水質指標為:溶解固形物25.44g/L,游離二氧化碳1.27mg/L,重碳酸根離子144mg/L,碳酸根離子5mg/L,鈣離子410mg/L,鎂離子1123mg/L,氯離子15653mg/L,全硅0.48mg/L。
電廠建設一套海水淡化系統,工藝為絮凝、澄清-超濾-海水反滲透,產水作為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的水源。
為配合海水淡化工藝,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擬采用兩級反滲透(RO)+連續電除鹽(EDI)或RO、一級除鹽+混床工藝,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做出選擇。電廠水汽質量以《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水汽質量標準》DL/T912-2005的期望值控制。根據機組參數等,確定機組正常補水量為110t/h。
2.1 方案一:兩級RO+EDI
海水淡化來水→一級RO高壓泵→一級RO→一級淡水箱→二級RO高壓泵→二級RO→二級淡水箱→EDI裝置→除鹽水箱。該方案為全膜法鍋爐補給水處理方案,基本無酸堿消耗,有利于環境保護。系統排水均回收至海水淡化系統超濾水箱。其出水水質可達到:二氧化硅≤10μg/L,導電度(25℃)≤0.10μs/cm。
本系統一級RO回收率按80%考慮,二級RO回收率90%,EDI回收率按90%,考慮適當備用量,EDI選2×74t/h。主要設備參數見表2-1。
鍋爐補給水處理室采用獨立建筑,占地約54m×22m,室內布置反滲透、EDI裝置;室外各類水箱及廢水池等。
2.2 方案二:RO、一級除鹽+混床
海水淡化來水→RO高壓泵→RO→淡水箱→強酸陽離子交換器→強堿陰離子交換器→混合離子交換器→除鹽水箱。該方案在采用傳統的離子交換除鹽技術,適應性強,運行經驗豐富。二級反滲透濃水回收至海水淡化系統超濾水箱,酸堿性廢水排至廢水池。其出水水質可達到:二氧化硅≤10μg/L;導電度(25℃)≤0.10μs/cm。
考慮適當備用量,RO出力定為2×75t/h,一級除鹽選擇兩列150t/h出力,混床兩臺150t/h出力。主要設備參數見表2-1。
本方案鍋爐補給水處理室占地60m×22m,室內布置反滲透、各離子交換器、清洗裝置及加藥裝置,室外占地布置澄清池、各類水箱及廢水池等。
從技術方面比較,兩方案出水二氧化硅≤10μg/L,導電度(25℃)≤0.10μs/cm,均達到超超臨界機組對水質的要求。其中方案一具備基本無酸堿消耗、無酸堿性廢水,排水可直接回收利用,布置緊湊,工藝管道較簡單,閥門數量少等優點,但膜更換量大。方案二為傳統處理工藝,成熟可靠,膜更換量小,但酸堿消耗量較大,有酸堿性廢水排且需定期補充樹脂。
從經濟方面比較,方案一初投資約2675萬元,年運行費用約255萬元;方案二初投資約2427萬元,年運行費用約238萬元。
4.1 從工藝方面比較,方案一比方案二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人員少,日常生產無需使用酸堿,酸堿性廢水幾乎為零,對周圍環境十分有利。其生產排水,可以直接回用,有利于電廠節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4.2 從廠房面積比較,方案一比方案二少一跨,節省占地6m×22m。
4.3 從經濟方面比較,方案一總造價比方案二高248萬元,運行費用兩方案接近。如果考慮藥品運費、環保效益、社會效益等等,方案一更優于方案二。
4.4 綜上所述,方案一在技術上具有先進性、運行管理便利、且占地面積小、環保效益高等優點,因此本工程最終推薦了方案一即兩級反滲透+EDI工藝作為鍋爐補給水處理的工藝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