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唐山市發民和改革委員會 063000)
中小投資者是一個國家證券市場發展歷程中重要的參與者,對于這些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進行合法保護有利于各國的證券市場的生存和良性發展。我國的公司法理機制離不開現存法律制度的大背景,如果法律對于投資者的保護較弱則使得一些較好的公司機制在我國的環境中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不能給公司帶來較好的效益。因此投對資者法律保護和其評價系統進行分析對于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投資者法律保護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防止企業的控股者或者管理者侵犯外部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法律規定和執行機制。這里的外部投資者是指上市公司中的所有不對公司進行控制的投資者,它包括中小股東、非控股的大股東以及債權人如銀行等。對投資者進行法律保護的直接意義在于它能有效防止企業控股人員或者內部管理者對企業的價值進行剝奪,損害其他投資者的利益。這種只有企業有控制權的內部人士才能夠獲得的收益稱為控制權私人收益或者叫做控制權價值。如果一個國家的投資者法律保護不夠完善則較易出現轉移定價、轉移資產、追求非利潤最大化目標和在職高消費以及管理者高工資的現象,這都會對公司的其他投資者造成利益的損失,如果投資者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那么在公司中獲得控股權就成為了消除侵占現象的唯一途徑,這樣就會使得投資者在對公司進行監督這一問題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導致創業精神被抑制,贏利性的投資項目減少,不利于一個公司的長遠發展。
國內對于投資者進行保證的評價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取法律規則評價,另一種是間接評價。第一種按照LLSV進行界定,通過結合中國對投資者的利益進行保護的規定,按照歷史的推進對其進行縱向分析。第二種評價方式是通過探討投資者保護與其他因素如掠奪行為的邏輯關系,用之作為替代性的評價指標。這兩種方式可以認為一種是宏觀研究中的國別度量,另一種是微觀分析中的上市公司測量。
LLSV(1998)通過對49個國家和地區的股東權的法律實施效果進行比較和研究發現,公司的所有權集中程度與法律保護的質量有一種較為明顯的負相關的關系。在考察投資者保護水平的體系中,用9個指標對股東權指數進行評價,其基本的內容如下:(1)一股一票原則,如果某個國家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的普通股票每股有一份的投票權,則該指標得分為1,否則得分為0。(2)郵寄投票表決權,如果一個國家的公司法允許股東將投票的結果以郵寄的方式寄給公司,那么些項指標得1分,否則0分。(3)無阻礙股票出售權,一個國家的公司法不允許公司公司要求股東在股東大會前若干天中不能出售其所持有股票,則得1分,否則不得分。(4)累計投票權或按比例代表權;(5)受協迫小股東自我保護機制;(6)新發股份優先購買權;(7)提議召開股東特別會議的最低股份比例要求,該比例一般處在1%~33%的范圍中,低于15%得1分,否則不得分。(8)強制性股利分配。
從LLSV開創,對于投資者保護指數進行修正都是從法律的完備性和執法效果兩方面進行的。通過對這兩方面的考察去評價投資者的權益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按照LLSV(1998)的計算方法,我國在9項股東權利中僅占有三項,這三項分別是投票權、通信投票權以及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權。按此計算,中國投資者保護的法律得分為3,屬于中等水平。在2006年,按照DLLS的方法中國的投資者保護指數達到了5,僅略低于亞太地區和經合組織成員國,事實上中國的證券投資者保護指數并沒有那么高。這是因為在我國由于國有企業國有股一股獨大,中國的投資者要想享有合法的權利往往難以實現,中國的執法效率不高。因此評價體系不能夠只評價字面上的法律,還要考慮到法律的執行問題,相關法律得到有效的執行對于投資者公益的法律保護才算落到實處。因此單單根據法律的出臺數量和相關標準來得出一個國家對投資者法律保護的程度是不全面的,有時反而會得出相反的結論。要在之前的評價體系中引入“執法力度”指標,以此來構建起立法和執法兩方面的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指標體系。從股東權利和制度與政策方面確立具體的條款和加減分原則,并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中小股東法律保護的分值大小,在具體的條款中包含LLSV中的6項,增加了重大事項表決方式共七條,還有信息披露制度等九項條款,組成了我國的投資者法律保護的評價體系。這些條款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應我國的法律效力。
對于投資者的權益進行保護能夠促進公司的健康成長和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同時對于促進經濟的增長也有一定的作用。對于投資者法律保護的研究也伴隨著法律和金融行業的發展而發展。在我國投資法律保護評價體系中尚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根據國情的變化而加以改進,使其更加真實地有效地反應我國投資者法律保護的程度。
【參考文獻】
[1]陳靜. 中國投資者法律保護的國際比較[J]. 中國流通經濟,2011,05:59-63.
[2]王建中,張莉. 投資者法律保護的評價研究[J]. 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07:96-101.
[3]林鐘高,魏立江,王海生. 投資者法律保護、產品市場競爭與公司價值[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05:57-67.
[4]于承杰. 公司財務與投資者法律保護分析[J]. 財經界(學術版),2013,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