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一鵬
(鄭州大學,鄭州 450001)
中華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文化大國。作為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沒有人質疑她所為人類文明,科技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也無人不欽佩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位歷史偉人,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對人類文明產生的不可估量的影響。但從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上來說,中國遠落后于日本。究竟什么原因使一個彈丸之島,一個文明歷史僅有千年之久的國家能有如此大強大的科技水平。甚至超過了一向以科技文明大國自居的中國,其原因引人深思。
1995年,日本國會通過了一個影響深遠的的重要法律——《科學技術基本法》,把“科學技術創新立國”概念明確提出,并作為基本國策。1996年,日本內閣又專門制定了一個為期五年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尤其是在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的計劃,明確提出了日本在今后50年內獲得30個諾貝爾獎。這個計劃一經提出,便引起了巨大反響。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日本人小林誠和宜川敏英,這兩位獲獎者在年輕時就已經提出了不同凡響的理論。所以,日本政府和其科研機構就提出應該為年輕研究人員的自立提供制度、財政等一系列保證。而且在第二期科技計劃中提出了改革研究助手、助教授等體制,使的年輕的科研人員能夠在研究過程中獨立自主而又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
此外,日本政府還提出了博士后萬人支援計劃,為博士后提出專門的科研環境。
在日本種類繁多的科研項目中,原子物理學這一領域是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優秀學科。湯川秀樹就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優秀學者,以表彰他在核力的理論基礎上預言了介子的存在。
作為他研究伙伴的另一個科研人員又培養出了小林誠和宜川敏英這兩位諾貝爾獲得者。為了維持日本在優勢領域的地位,日本政府不惜花費巨資建設大型研究設備。2001年開始,就建設了大強度質子加速器,該設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集量子研究、核廢料處理、高能物理研究三位于一體的大型科學儀器。除此之外,日本政府還對原子能研究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把原有的幾個部門合并成為“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當日本的相關領域學者在接受采訪時,他們都對獲得物理獎表現得十分有信心。
(三)日本成為優秀人才的聚集地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除了在第二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提出的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以外,還提出日本應該擁有更多的對海外人才有強烈吸引力的科研領域,為每一個優秀海外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便利條件,并且發放給外國年輕研究者與其能力相適應的待遇,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另外,日本文部科學省聯合外務省等相關部門,提出了為了吸引亞洲留學生為核心的留學生30萬人計劃,對每一個留學生從入境入學到科研就業等提供完整配套的優惠條件,目標就是使日本成亞洲和世界各國的人才聚集地。
為了諾獎計劃,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2000年,日本投入的科學研究經費為1305億美元,在全球僅次于美國。在近年經濟蕭條的條件下,2002年度日本的財政預算總額比上年大幅減少,但反而增加了科技領域的預算。從2006年到2010年,日本將撥出25兆日元用于政府研究開發投資??蒲薪涃M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以上,這在工業發達國家中居于首位。
日本的科研經費主要來自企業,政府撥款只占一小部分。在日本的科研經費總構成中,企業的投入逐年上升,而政府的投入則沒有企業投資上升的快。
這種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1. 企業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的環境下,以加強研究開發作為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戰后日本企業形成的這種有日本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吸收-改造-創新”的技術引進和開發機制,使日本的科技,經濟發展建立在高起點上,為日本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2. 日本政府實施科技立國的方針,并確定了企業主導性的科技體制,即以企業為主,以大學,政府為輔的的科技體制,這樣對企業加強研究經費投資也是極大的推動。
日本的指導教師和研究所人員申報課題的渠道和形式,實際上是課題注冊制,報文部?。ń逃浚┮彩侨绱?。他們認為教學科研行政人員層層審批才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教師、研究人員,包括博士生導師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研究方向,在申請書用最簡化的方式寫入研究項目和內容,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以保障其研究。不必特別公關和費心的經費申請渠道,不受干擾的科研環境,這是獨立自由開展科學研究的制度性保障。
另外,日本大學多半是研究型大學,以科研帶動教學,而不是教學型學校,自主招生和招聘教授、研究員,以及自主評聘職稱的改革與制度創新,與我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相比早已遙遙領先。而且日本教授輪流擔任學校的各種職務,會議也不少,但屬于教授治校。沒有各種上級部門和本單位行政部門組織的總結、表彰、考核、考試、評比、評聘、學習、會議等干擾和折騰科學家的活動。
【參考文獻】
〔1〕內山龍雄.湯川博士H大阪大學[J].適塾, 1982(15):19-26.
〔2〕湯川秀樹.旅人)))一個物理學家的回憶[M].周林東譯.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195-196.
〔3〕李廷舉.科學技術立國的日本)))歷史和展望[M].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