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李慧穎 馮 曼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建設之我見
李 靜 李慧穎 馮 曼
醫院文化管理是最高層次的管理, 文化管理模式建設要遵循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原則﹑堅持個性鮮明﹑特色突出的原則﹑堅持突出“以患者為中心”價值取向的原則﹑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 確立醫院之“道”﹑培育醫院之“魂”﹑塑造醫院之“形”﹑強固醫院之“本”, 充分發揮醫院文化的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建設意義
由于現在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 “醫院文化”逐漸受到管理者的重視, 而且把它和醫院未來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誰構想出獨具特色的醫院文化, 誰就能占據未來市場競爭中的主導地位。
1.1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建設的意義
1.1.1 “醫院文化”的定義 “醫院文化”廣義地說:指醫院在建設管理的過程中, 所創造的具有本院特色的物質, 精神和社會財富的總和;狹義地說:醫院在正常的工作過程中,漸漸形成并為全體員工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 規范和積極的心態, 意識精神觀念等的總稱。
1.1.2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的意義 醫院要想在社會轉型與變革中尋求更大的發展, 就要實現從傳統經營向品牌經營,從傳統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的延伸和跨越。文化管理是醫院整體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醫院發展到一定階段, 主要以中型以上的醫院為主, 必然需要創建擁有獨特特性的品牌, 而醫院文化責無旁貸地成為豐富醫院品牌。醫院文化的建設是未來醫院發展的必經之路。
1.2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建設的原則 堅持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原則, “醫院文化”是一個優秀的文化, 是一個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化, 有感染力的文化才是優秀的文化, 優秀的文化才能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個性鮮明﹑特色突出的原則, “醫院文化”建設的生命在于具有自己的特色, 符合本院實際, 具有不可復制性, 因而要從本院的實際出發進行設計, 創造“百姓放心醫院”;堅持突出“以患者為中心”[1]價值取向的原則, “以患者為中心”是一個醫院的文化建設的根本所在, “一切為了患者, 為了患者的一切, 為了一切的患者”, 實現共情, 做到體驗患者的精神世界;堅持全員參與的原則, “醫院文化”建設需要團隊的合作, 以院主要領導為首的院領導班子是這一系統工程的總設計師, 而醫院的全體職工則是將藍圖變為現實的實踐者。
確立醫院之“道”, “道”即醫院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等理念體系和醫院的發展戰略, 以確立醫院的服務之使命和發展遠景。培育醫院之“魂”, “魂”即加強醫院整體的精神文明建設, 以培育醫院的價值體系和精神之魂。塑造醫院之“形”, “形”即塑造醫院之良好形象, 包括對外對內的信譽形象﹑服務形象, 增強醫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強固醫院之“本”, “本”即指醫院員工素質和醫院的整體素質;創辦學習型醫院, 培育學習型職工, 以學習力提高競爭力。抓住了“道﹑魂﹑形﹑本”四個重點,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才會落實, 才會不斷向前推進。
導向作用, 醫院文化形成后會表現出一種內在的號召力,吸引本院職工把個人理想﹑觀念和行為栓系在集體目標上,形成一股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極大的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自覺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共同努力。約束作用, “醫院文化”中的精神﹑觀念﹑制度﹑倫理的確立約束著醫院全體工作者, 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 所有工作人員都能自覺各司其職, 保證工作能夠正常有序的進行。凝聚作用, “醫院文化”一旦成為員工的心理定勢, 就會產生非常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醫院員工和醫院合為一體。醫院工作者的心理思想﹑工作目的等都凝聚到有利于醫院發展的目標上, 把自身的事業前途與命運和醫院整體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激勵作用, “醫院文化”的建設與滲透, 促使醫院員工的精神層面得到提升, 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激勵員工主動創造力, 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總之, “醫院文化”管理模式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建設醫院文化也成為現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醫院的文化既是一種文化現象, 又是一種現代醫院管理理論。作為一種獨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 在增強醫院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強醫院活力和競爭力所表現出獨特的化虛為實功能, 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階梯。
[1] 賈書心.培育醫者人文素質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1, 24(2):205-207.
250062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李靜 李慧穎 馮曼);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李靜 李慧穎 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