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等
摘要:
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階段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文章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根據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精神,從選題設計、教學內容優化、創新機制建立、教師素質提升、管理考核制度、安全土木理念等六個方面對畢業設計進行了探索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可為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修訂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卓越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4)02011904
為探索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主動適應行業與地方經濟建設需要,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按照“卓越計劃”精神,結合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面向和辦學優勢與特色,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進行了系列改革與實踐 [1-2]。畢業設計不僅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關鍵環節。因此,眾多高校對畢業設計十分重視,進行了許多別具特色的改革創新與實踐,并取得了一些可供借鑒的成果 [3-9]。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針對地方經濟建設需要,著重培養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其如何貫徹“卓越計劃”精神,立足于自身發展定位,提出合適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值得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存在選題與實際工程聯系不緊密,學生主動性不夠,畢業設計時間不足,指導方式不合理,部分教師實踐經驗欠缺,監管及考核方法不科學等諸多問題 [3, 5-7],有悖于“卓越計劃”精神,影響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實現。近年來,為貫徹“卓越計劃”精神,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結合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修訂,在畢業設計選題和內容優化、創新機制建立、指導教師培養、過程管理等方面展開了積極的探索研究和實踐。
一、優化選題設計,實現科學選題
嚴格畢業設計選題是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基礎。根據“卓越計劃”工程教
育的相關精神,選題應緊密結合實際工程,做到“真刀真槍”[10],這不但有利于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其工程素質,還可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選題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選題多元化與自主化
畢業設計選題可多元化,如建筑結構設計、基坑設計、施工組織與概預算及論文等類型。盡量選擇與學生將從事工作相關的題目,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題,一方面使學生盡快熟悉工作性質和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增加設計的目的性,激發學生對畢業設計的熱情。
需注意的是,畢業設計選題多元化、自主化不等于簡單的崗前培訓,應避免急功近利。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設計選題應具有一定的“全局觀”,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也要掌握相關的結構基本概念。近幾年結構設計類課題選擇框架結構還是剪力墻結構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論,實踐證明,選做框架結構更能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二)選題團隊化與合作化
一項工程需要多專業分工合作或需要多方的比較優化,如一棟建筑的完成需要建筑、結構、暖通動力等專業人員的參與。采用團隊化課題,可讓相關專業學生都參與,模擬一個真實的工程環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工程實踐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組織溝通能力。針對此類選題,應注意制定科學靈活的考核方式。
(三)教研結合,相得益彰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多數專業都需要教學和科研“雙肩挑”。科研項目一般都反映了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好奇心、創造性和工作熱情 [3]。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教研結合將更好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實踐環境,有利于學生職業目標的設定和實現。同時,結合科研選題還可解決應用型本科院校研究生少、科研人力不足的問題,從而可以讓專業教師擁有更多的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學院近幾年針對結合科研項目的畢業設計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反響熱烈。
二、優化教學內容,注重結構概念
對結構設計類題目,手算設計效率不高,且目前設計單位均采用PKPM、ETABS或盈建科等專業軟件進行設計出圖。同時,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大多面臨到工作單位實習而畢業設計時間不足等問題。鑒于此,筆者建議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可在手算為主、電算驗證的傳統模式基礎上,適當提高電算比例,并注重結構概念的培養。如對框架結構畢業設計,可按圖1建議方式進行,其中單榀框架結構在豎向荷載和水平作用下的內力分析可直接借助SAP 2000等軟件完成,相比“分層法”和“D值法”可節省不少時間,專業理論知識得到工程實訓的同時,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可讓學生從紛繁復雜的計算中抽身出來,擁有更多的時間去鞏固和提升結構概念設計能力。近幾年的畢業設計教學實踐證明,該種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需注意的是,電算比例的提高應以不影響結構概念掌握為原則,且利用專業軟件進行輔助設計的前提是對其計算原理、過程及參數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對其結果進行可靠的評判。近幾年,在答辯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完全依賴PKPM等軟件電算完成畢業設計,而對相關參數意義和設置一知半解,遠未達到畢業設計的教學目的。
三、建立創新機制,提高教學質量
畢業設計創新機制的建立,符合“卓越計劃”創新教育相關精神,可從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學生優化分組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學質量。
(一)導師小組聯合指導模式
一個教師帶幾個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師生之間能充分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4]。但由于每位教師專業技能、指導方式的差別,難以保障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由青年教師與富有教學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組成聯合指導小組,既保證了每位學生得到全方位、高水平的專業訓練,還可彌補部分教師工程經驗不足的問題,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二)雙導師合作指導模式
聘請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與校內指導教師合作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不僅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提高校內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 [9]。目前,學院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比例占總數的近60%,畢業設計質量明顯改善。
(三)優化學生分組
通過網絡雙向選擇的選題管理形式,雖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要求,但在師生溝通不充分的情況下,易出現優良學生相對集中情況,不利于整個院系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院系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通過合理分組,保證在同一導師或同一組下存在多層次水平的學生,有助于畢業設計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實踐教學基地
通過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借助社會力量辦學,是開拓畢業設計實踐性教學和綜合素質與工程能力培養的有利途徑 [3]。通過“產學研”渠道,與熱心支持學校教學的設計、施工和企事業單位建立機制靈活、優勢互補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可有效地解決畢業設計選題和指導與工程實際脫節的問題,對提高和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大有裨益。目前,學院已與上海華東發展城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實踐教學基地。
四、加強實踐訓練,提高教師素質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大部分就業于施工單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側重于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除應有較深的專業理論功底之外,還應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工程閱歷。學院近幾年通過以下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指導教師的工程素質。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建設部組織的執業資格考試。目前,土木工程系60%以上的教師具有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建造師及注冊監理師等專業執業資質。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工程實踐,并把工程實踐的成果納入教師考核體系。目前,教師參加橫向項目的比例達到100%。
(3)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并納入教師職稱評定要求。土木工程系每年派出1~2名教師去大型設計單位掛職實踐,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
五、強化監控管理,科學靈活考核
畢業設計整個過程包括確定指導教師、選題、查閱和收集資料、開題、中期檢查、結題驗收、評閱答辯及歸檔等各個環節。自2011年學院通過畢業設計系統實行網絡統一管理,嚴格控制各階段的時間節點,并成立畢業設計指導委員會對各環節進行階段性檢查,實施嚴格質量控制,如每周師生需有1~2次的見面交流機會,且相關記錄需及時上傳畢業設計系統。
從論文質量、平時表現、創新能力、答辯成績等多方面對畢業設計進行全面考核。根據不同類型選題及團隊課題,制定科學靈活的考核標準。若畢業設計中出現抄襲他人成果、編造數據等現象則從嚴處理。近幾年,學院聘請校外專家參與畢業設計的答辯工作,請專家從實際工程的角度檢驗畢業設計質量,畢業設計質量逐年提高。
六、提升安全理念,促進安全土木
近年來,土木工程領域安全事故頻發。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城建學院針對建筑業安全技術人員缺乏的現狀,充分利用土木工程與安全工程交叉學科的優勢,以培養“能分析、會檢測、懂施工、知處置的從事土木工程領域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專業特色 [1]。畢業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指導教師時刻結合畢業設計內容給學生灌輸“安全土木”理念,使其日后成為土木工程領域中合格的安全技術人才。
七、結語
基于“卓越計劃”工程教育的相關精神,在客觀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的基礎上,文章從選題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優化、創新機制建立、教師素質提升、管理考核制度、安全土木理念等方面對畢業設計教學進行諸多探索和研究。通過近幾年改革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還有待進一步的系統研究和完善。參考文獻:
[1]彭大文,丁文勝,孫雨明. 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考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4):1-5.
[2]石春香. 交通土建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21-24.
[3]舒贛平,盧瑞華,吳京,等.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2):105-112.
[4]彭亞萍,李云蘭,謝群. 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與實踐 [J].高等建筑教育,2009, 18(5):132-134.
[5]李偉,王曉初.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 [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09, 11 (2):63- 65.
[6]焦楚杰,張俊平,吳珊瑚,等.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大學為例 [J]. 中國建設教育,2010, 5(9-10):24- 28.
[7]周林聰,邱建慧.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與改進措施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124-126.
[8]雷學文,龔建伍. 畢業設計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1):135-138.
[9]鄭文靜,吳輝琴. 校企合作模式在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的實踐與推廣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139-14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 [EB/OL]. 教高[2011] 1號文.[2011-01-0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二)雙導師合作指導模式
聘請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與校內指導教師合作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不僅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提高校內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 [9]。目前,學院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比例占總數的近60%,畢業設計質量明顯改善。
(三)優化學生分組
通過網絡雙向選擇的選題管理形式,雖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要求,但在師生溝通不充分的情況下,易出現優良學生相對集中情況,不利于整個院系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院系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通過合理分組,保證在同一導師或同一組下存在多層次水平的學生,有助于畢業設計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實踐教學基地
通過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借助社會力量辦學,是開拓畢業設計實踐性教學和綜合素質與工程能力培養的有利途徑 [3]。通過“產學研”渠道,與熱心支持學校教學的設計、施工和企事業單位建立機制靈活、優勢互補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可有效地解決畢業設計選題和指導與工程實際脫節的問題,對提高和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大有裨益。目前,學院已與上海華東發展城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實踐教學基地。
四、加強實踐訓練,提高教師素質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大部分就業于施工單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側重于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除應有較深的專業理論功底之外,還應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工程閱歷。學院近幾年通過以下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指導教師的工程素質。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建設部組織的執業資格考試。目前,土木工程系60%以上的教師具有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建造師及注冊監理師等專業執業資質。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工程實踐,并把工程實踐的成果納入教師考核體系。目前,教師參加橫向項目的比例達到100%。
(3)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并納入教師職稱評定要求。土木工程系每年派出1~2名教師去大型設計單位掛職實踐,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
五、強化監控管理,科學靈活考核
畢業設計整個過程包括確定指導教師、選題、查閱和收集資料、開題、中期檢查、結題驗收、評閱答辯及歸檔等各個環節。自2011年學院通過畢業設計系統實行網絡統一管理,嚴格控制各階段的時間節點,并成立畢業設計指導委員會對各環節進行階段性檢查,實施嚴格質量控制,如每周師生需有1~2次的見面交流機會,且相關記錄需及時上傳畢業設計系統。
從論文質量、平時表現、創新能力、答辯成績等多方面對畢業設計進行全面考核。根據不同類型選題及團隊課題,制定科學靈活的考核標準。若畢業設計中出現抄襲他人成果、編造數據等現象則從嚴處理。近幾年,學院聘請校外專家參與畢業設計的答辯工作,請專家從實際工程的角度檢驗畢業設計質量,畢業設計質量逐年提高。
六、提升安全理念,促進安全土木
近年來,土木工程領域安全事故頻發。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城建學院針對建筑業安全技術人員缺乏的現狀,充分利用土木工程與安全工程交叉學科的優勢,以培養“能分析、會檢測、懂施工、知處置的從事土木工程領域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專業特色 [1]。畢業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指導教師時刻結合畢業設計內容給學生灌輸“安全土木”理念,使其日后成為土木工程領域中合格的安全技術人才。
七、結語
基于“卓越計劃”工程教育的相關精神,在客觀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的基礎上,文章從選題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優化、創新機制建立、教師素質提升、管理考核制度、安全土木理念等方面對畢業設計教學進行諸多探索和研究。通過近幾年改革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還有待進一步的系統研究和完善。參考文獻:
[1]彭大文,丁文勝,孫雨明. 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考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4):1-5.
[2]石春香. 交通土建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21-24.
[3]舒贛平,盧瑞華,吳京,等.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2):105-112.
[4]彭亞萍,李云蘭,謝群. 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與實踐 [J].高等建筑教育,2009, 18(5):132-134.
[5]李偉,王曉初.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 [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09, 11 (2):63- 65.
[6]焦楚杰,張俊平,吳珊瑚,等.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大學為例 [J]. 中國建設教育,2010, 5(9-10):24- 28.
[7]周林聰,邱建慧.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與改進措施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124-126.
[8]雷學文,龔建伍. 畢業設計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1):135-138.
[9]鄭文靜,吳輝琴. 校企合作模式在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的實踐與推廣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139-14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 [EB/OL]. 教高[2011] 1號文.[2011-01-0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二)雙導師合作指導模式
聘請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與校內指導教師合作指導學生畢業設計,不僅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提高校內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 [9]。目前,學院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比例占總數的近60%,畢業設計質量明顯改善。
(三)優化學生分組
通過網絡雙向選擇的選題管理形式,雖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培養要求,但在師生溝通不充分的情況下,易出現優良學生相對集中情況,不利于整個院系畢業設計工作的開展。院系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通過合理分組,保證在同一導師或同一組下存在多層次水平的學生,有助于畢業設計整體質量的提升。
(四)實踐教學基地
通過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借助社會力量辦學,是開拓畢業設計實踐性教學和綜合素質與工程能力培養的有利途徑 [3]。通過“產學研”渠道,與熱心支持學校教學的設計、施工和企事業單位建立機制靈活、優勢互補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可有效地解決畢業設計選題和指導與工程實際脫節的問題,對提高和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大有裨益。目前,學院已與上海華東發展城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合作指導畢業設計實踐教學基地。
四、加強實踐訓練,提高教師素質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大部分就業于施工單位,工作在生產第一線,側重于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除應有較深的專業理論功底之外,還應具有豐富的工程經驗和工程閱歷。學院近幾年通過以下措施,進一步提升了指導教師的工程素質。
(1)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建設部組織的執業資格考試。目前,土木工程系60%以上的教師具有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建造師及注冊監理師等專業執業資質。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工程實踐,并把工程實踐的成果納入教師考核體系。目前,教師參加橫向項目的比例達到100%。
(3)鼓勵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并納入教師職稱評定要求。土木工程系每年派出1~2名教師去大型設計單位掛職實踐,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
五、強化監控管理,科學靈活考核
畢業設計整個過程包括確定指導教師、選題、查閱和收集資料、開題、中期檢查、結題驗收、評閱答辯及歸檔等各個環節。自2011年學院通過畢業設計系統實行網絡統一管理,嚴格控制各階段的時間節點,并成立畢業設計指導委員會對各環節進行階段性檢查,實施嚴格質量控制,如每周師生需有1~2次的見面交流機會,且相關記錄需及時上傳畢業設計系統。
從論文質量、平時表現、創新能力、答辯成績等多方面對畢業設計進行全面考核。根據不同類型選題及團隊課題,制定科學靈活的考核標準。若畢業設計中出現抄襲他人成果、編造數據等現象則從嚴處理。近幾年,學院聘請校外專家參與畢業設計的答辯工作,請專家從實際工程的角度檢驗畢業設計質量,畢業設計質量逐年提高。
六、提升安全理念,促進安全土木
近年來,土木工程領域安全事故頻發。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城建學院針對建筑業安全技術人員缺乏的現狀,充分利用土木工程與安全工程交叉學科的優勢,以培養“能分析、會檢測、懂施工、知處置的從事土木工程領域中的安全技術人才”為專業特色 [1]。畢業設計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指導教師時刻結合畢業設計內容給學生灌輸“安全土木”理念,使其日后成為土木工程領域中合格的安全技術人才。
七、結語
基于“卓越計劃”工程教育的相關精神,在客觀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現狀的基礎上,文章從選題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優化、創新機制建立、教師素質提升、管理考核制度、安全土木理念等方面對畢業設計教學進行諸多探索和研究。通過近幾年改革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畢業設計教學方案還有待進一步的系統研究和完善。參考文獻:
[1]彭大文,丁文勝,孫雨明. 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考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4):1-5.
[2]石春香. 交通土建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21-24.
[3]舒贛平,盧瑞華,吳京,等.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2):105-112.
[4]彭亞萍,李云蘭,謝群. 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與實踐 [J].高等建筑教育,2009, 18(5):132-134.
[5]李偉,王曉初.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 [J].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 2009, 11 (2):63- 65.
[6]焦楚杰,張俊平,吳珊瑚,等.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以廣州大學為例 [J]. 中國建設教育,2010, 5(9-10):24- 28.
[7]周林聰,邱建慧.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與改進措施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124-126.
[8]雷學文,龔建伍. 畢業設計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1):135-138.
[9]鄭文靜,吳輝琴. 校企合作模式在土木工程畢業設計中的實踐與推廣 [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5):139-14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 [EB/OL]. 教高[2011] 1號文.[2011-01-08]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