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野
“健康期待”,法律會保護嗎
文/田野
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正因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對健康期待的美好愿望,而定期的體檢則成為人們實現這種愿望的主要方法。那么,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體檢報告未對受檢者重要指標異常作出提示和建議,此后受檢者因疾病發展嚴重最終導致死亡。病發期間,受檢者以醫療機構出具的體檢報告對重要指標異常情況沒有作出提示和建議,使其喪失了在疾病早期發現并治療的最佳時機,侵害其“健康期待”利益等為由,要求醫療機構予以賠償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受檢者索要的“健康期待”利益,法律會保護嗎?
2009年8月的一天,時年53歲的林耀輝,在單位的統一組織下,來到南京某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醫院)進行例行的身體體檢。2009年9月10日,南京醫院出具體檢報告。在體檢報告的腫瘤標志物欄內,甲胎蛋白的檢測結果為陰性、癌胚抗原測定CEA(以下簡稱CEA指標)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在該報告的“感染免疫”項目和“腫瘤標志物”項目的檢查環節,卻只提供了檢查結果,未在檢查結果后列明“參考值”。在“總檢結論”中,南京醫院對林耀輝的身體狀況給出了結論,包括高血壓、空腹血糖偏高、過敏性鼻炎等五項指標有異常,報告中還根據這五項疾病或亞健康結論,給出了生活指導以及就醫建議,但是對CEA指標未作出任何檢查或復查建議。
拿到體檢報告,林耀輝見“總檢結論”提示的都是一些小毛小病,也就寬心了。因為體檢沒有什么大的疾病,平時感覺自己的身體也不錯,此后的兩年多,林耀輝也就沒有對身體進行任何檢查或復查。
2011年8月,林耀輝因呼吸不暢到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經全面的檢查,2011年8月31日,該醫院出具診斷證明書,確認林耀輝患有肺癌,并已至肺癌第四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晚期,并且出現了腦轉移,已經失去了寶貴的手術時機。檢查結果就像個晴天霹靂,讓林耀輝全家都崩潰了。
此后,林耀輝只能進行保守治療,在進行了十多個療程的化療后,林耀輝的身體已是極度虛弱,不適合繼續化療,只能使用極昂貴的全自費的進口藥盡可能延續生命,林耀輝家為此也花光了家中幾十萬積蓄。
在治療中,林耀輝突然想起兩年前曾做過全面的體檢,只是在他的印象中,體檢結論里完全沒有提到自己有患癌的征兆。于是,他翻出當時的體檢報告,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了一跳,腫瘤標志物檢查項中CEA的結果赫然寫著:陽性!CEA指標陽性代表著什么意思?經向一些醫學專家請教,林耀輝及家人得到的答復是:CEA指標陽性并不能就確定有癌癥,但這至少說明他有比較高的患癌風險,如果當時積極檢查治療,癌癥完全有治愈的可能。
假如當初南京醫院在“總檢報告”中對這一異常作出提示,我就能夠發現自己有可能已經患有早期癌癥,及時復查和治療,有極大可能已經完全康復了。正是由于南京醫院這一嚴重過失,直接導致我錯過了采取治療的最佳時機。為此,病中的林耀輝決定通過法律途徑,在有生之年,為自己討還一個公道。他于2012年2月22日來到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一紙訴狀將南京醫院推上了被告席,請求法院判令南京醫院賠禮道歉、支付已發生醫療費、交通費等23.6萬余元,并賠償精神撫慰金5萬元及承擔訴訟費。
對這起江蘇首例因體檢服務引發的涉及患者“健康期待”利益的醫療糾紛案件,法院極為重視,指派該院民三庭庭長親自主審,于2012年3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法庭上,南京醫院辯稱:根據相關的診療規范,CEA指標并不是診斷癌癥的依據,本院在考慮林耀輝膽囊息肉和長期吸煙的情況下,提示結論為膽囊息肉并告知定期復查膽囊,符合診療規范;林耀輝體檢是在2009年8月,距林耀輝確診肺癌已相隔兩年半的時間,已超過了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依法駁回林耀輝的訴訟請求。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南京醫院雖認為自身并無過錯,但提出從人道主義出發自愿補償林耀輝3萬元。但因雙方分歧較大,最終未能達成調解。
建鄴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林耀輝在南京醫院體檢,南京醫院應按約定為林耀輝提供相應的診療服務。南京醫院已經測出CEA指標的檢測結果呈陽性,雖在總檢結論中作了相關建議,但建議的內容未能涉及該項檢測結論,未能盡到應盡的告知義務,存在一定的過失。南京醫院的過失,延誤了林耀輝進一步檢查的時機,使林耀輝遭受了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故林耀輝要求南京醫院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符合法律的規定,法院酌定支持。但由于林耀輝所患疾病與南京醫院之間的過失行為并無因果關系,故其要求南京醫院賠禮道歉、賠償其相關的醫療費、交通費等主張,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2012年10月15日,建鄴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耀輝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5萬元,駁回林耀輝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林耀輝及南京醫院均不服,向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訴。在上訴中,林耀輝提出:南京醫院沒有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規范,未能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出現了完全可以避免的操作失誤,給林耀輝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南京醫院應向其賠禮道歉。因南京醫院的過失,導致林耀輝不能及時做早期檢查,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機會,直至肺癌晚期才予以發現,南京醫院的過失與林耀輝的肺癌不能治愈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南京醫院應賠償的損失不應限于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南京醫院在上訴中提出醫院的診療行為規范,告知義務完善,林耀輝肺癌的發生、發現與醫院無任何聯系,醫院不存在過失。原審法院已認定林耀輝的疾病與本院的診療行為無因果關系,判決本院賠償林耀輝精神撫慰金缺乏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在二審期間,林耀輝因病去世,南京中院依法通知林耀輝的法定繼承人林海波、吳莉參加本案訴訟。二審中,就CEA指標與肺癌的關聯性,南京中院法官分別咨詢了有關醫療專家。有關專家答復稱:“兩肺紋理增多說明肺部有炎癥,也會引起CEA指標升高。CEA指標并不是診斷肺癌的特異性指標,只是一個參考指標,身體所有部位的炎癥都會引起CEA指標升高。所以不能僅僅依據CEA指標呈陽性就認定是肺癌。在CEA指標呈陽性的情況下,患肺癌的可能性有多高,無法判斷。”
南京中院經審理認為,南京醫院為林耀輝出具的體檢報告中對CEA指標呈陽性在該體檢報告總檢結論中未作出專門提示,也未提示林耀輝就此做進一步的檢查,南京醫院的體檢行為存在過失。CEA指標不是診斷肺癌的特異性指標,只是一個參考指標,該指標升高的影響因素很多。林耀輝體檢時CEA指標呈陽性,不能以此即推定其當時已患有肺癌。但南京醫院的過失行為侵害了林耀輝對延續自身健康和提高生存可能性的期待利益,對此期待利益的侵害,實際是侵害了林耀輝的人格利益,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原審法院據此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耀輝精神撫慰金人民幣5萬元,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
2013年12月6日,南京中院依據法律的規定,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海波、吳莉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駁回其他訴訟請求。
法博士點評
一起因醫療機構體檢行為不規范導致受檢者治療機會喪失而引發的損害賠償案件,隨著二審法院的判決,已塵埃落定。體檢服務中的“健康期待”利益能否得到法律保護的問題,有關法律人士指出,公民進行體檢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疾病或影響健康的異常因素,在現代醫療水平下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延續身體健康或提高生存的可能性。這種對延續身體健康或提高生命質量的期待,是健康權和生命權保護的內在要求,具有人格利益,法律對于這種利益應當予以保護。
醫療機構沒有按照規范在體檢結論中做出應有提示和告知,使存在疾病風險的受檢者喪失進一步檢查的時機,侵害了受檢者對延續自身健康和提高生存可能性的期待利益,從而侵害受檢者的人格利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自然人因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