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榮懺悔錄
編者按:周光榮服刑期間,在獄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寫下了這篇懺悔錄,現在讀來,足以讓人警醒,讓人引以為戒。現摘錄原文如下: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雖然家境不好,但父母對自己要求很嚴格。16歲那年,參軍入伍,后來因為表現好,被部隊推薦到軍醫大學深造。從部隊專業回地方后,我開始在成都市第三醫院工作。從這里開始,憑借著自己的踏實努力,慢慢地走上了領導崗位。我在工作上的成績成為全家的驕傲,然而現在,我卻愧對了組織和關心我的人,成為了階下囚。
我的老師曾經告誡我,要專心從醫,不要走行政這條道路。現在我真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要走上行政崗位,而不專注于醫學技術?
2006年以前,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可以說從來不收受紅包,不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身邊的任何人牟利。兒子大學畢業后找工作,我沒有利用自己的關系幫他解決,他有三年時間都待業在家。在工作上,我也是全力投入,盡職盡責。無論是在“非典”肆虐期間,還是在“5.12”地震期間,我都奮戰在工作一線。
我的墮落其實是一個漸變的過程。2006年以后,我開始收紅包,但5000塊錢以上的紅包我都不收,我深知收紅包是不對的,是違反政策紀律的。但在我看來,平時朋友之間禮尚往來,有些紅包是推不掉的,戰友、好朋友有時候給個兩三千塊錢的紅包你不收的話反而面子上抹不開,誤會很深,所以收下也就無可厚非。慢慢的,收紅包也就心安理得起來。
現在看來,收紅包是溫水煮青蛙。看起來是小節,但小節守不住,就很難守得住大節。從收第一個紅包開始,我就已經開始在逐步“蛻變”了。
反思自己,我為什么會晚節不保?根源是我放松了對個人的要求,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忘記了黨的宗旨,弱化了理想信念。在臨近退休前,我滋生了貪圖享樂思想和驕奢意識,脫離了組織、群眾和法紀的監督,產生了僥幸心理和居功自傲心理。
常言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愛與恨都是有目的的。
我在衛生系統這么多年,培養和認識了一些“朋友”,成都市醫管局原副局長何杰就是我一手培養的。何杰曾經是成都十大杰出青年,兼任過成都四家醫院的院長,后來又擔任成都市醫院管理局副局長。
2005年之前,通過朋友介紹,我又認識了比我小17歲的許左。許左跟了我很多年,幾乎天天接我下班。長期交往,心理上接近了,很信任他,覺得他年輕人,還是有點那種講義氣。2008年地震的時候,我的駕駛員不敢到龍池、虹口去,都是許左開車送我去的,那次我們差點被石頭埋了。久而久之,我們甚至有了“親如父子,情同兄弟”的感情,從一開始的接我上下班,到帶我去看名車豪宅,慢慢地,我從接受許左最初的關心體貼,變成慢慢接受他給的物質享受,甚至開始心照不宣地接受許左送上的車子和房子。
2007年,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一期工程即將上馬,許左對我說,如果這個預算近兩個億的工程能交給他的朋友做,那么他可以給我“掙一筆退休后的養老錢”。當時我沒有什么存款,當他說這些的時候,的確打動了我。他跟了我這么多年,我還是得講“義氣”,這樣無論是對他還是對我都有好處。面對金錢的誘惑,我多次親自給時任該項目建設負責人的何杰打招呼,希望能在工程招標時“關照”許左。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何杰也“專門”召開醫院黨組會議,以惠民工程的名義將競標企業的資質由“一級”提高到“特級”,這樣,工程招標還沒開始我就用手中的權力,替許左的朋友將競爭對手排除出局。
現在想想,他們之所以和我建立那么深厚的“感情”,是因為看中了我手中的權力,看中了我的地位。有了我做后盾,他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經濟利益。而我和他們交往久了就放松了警覺,不再考慮應不應該的問題,反而沉醉于他們的“甜言蜜語”“哥們義氣”之中,最終滑向了犯罪的深淵。
古人說得好,有菜有酒多兄弟,遇難何處見一人。當你手中沒有了權力,還會有人送給你錢,還會有人來關心你嗎?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切,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個國家干部,必須嚴守行為規范,遵守黨紀國法。他要求我們在思想上、行動上,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政治身份,都要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黨員義務,正確行使黨員權力。因為黨的紀律是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基本保證,這也是做官最起碼的“底線”。
然而,我卻放松了思想改造,這也是我走向犯罪的根源。特別是當了領導之后,立過功、受過獎,聽慣了來自各方面的贊譽之聲,我變得有些飄飄然,開始忘乎所以了,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作為領導干部,自我要求不嚴不慎,就容易犯大錯誤,出現嚴重問題。當今流傳著一句話:“你改變不了社會,你就要適應這個社會。”正因如此,我放松了自己主觀世界的改造,慢慢地順應了“潮流”,走向了犯罪。與此同時,臨近退休,我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看到有的老同志退休后人走茶涼的情況,覺得自己在位的時間不多了,該為今后多考慮一下了。
法律意識不強是我走向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更應該加強法制學習,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然而,這些年來,我忽略了法律的學習和運用,沒有做到依法辦事,不知不覺陷入了泥沼。
我在交友上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多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淡泊明志的朋友,更要多交些常常給自己提出忠告的朋友。我今天的失足落馬,就是因為無原則的交友,然而世上沒有后悔藥,一失足成千古恨。
今天我才明白,自由是最可貴的,名譽、地位、金錢都是身外之物。珍惜自由,就是要遵紀守法,就是要守住做官的“底線”。如今我身陷囹圄,就必須面對現實,走從寬之路,就必須面對未來,重新做人。我也將不斷地懺悔自己,用真誠地悔過去洗刷心靈深處的污濁。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
結束語
周光榮腐敗案,折射出一些干部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扭曲權力觀,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作祟,導致領導干部貪腐的“59歲現象”頻頻出現。正所謂: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待周光榮的,將是長達14年的牢獄生活。反腐倡廉,應該時刻在每名黨員和干部心中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