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黃勇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調整產業結構提出了“依靠改革、進退并舉”的要求。對這個“進”字的解釋中,總理第一條就強調要“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示范建設,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保險、商務、科技等服務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決心可見一斑。從浙江看,2013年,服務業貢獻了全省64%的固定資產投資和54.3%的稅收收入,占GDP比重也提高至46.1%。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的融合聯動發展,服務業對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正在不斷增強。新的起點上,如何以改革為統領,進一步推動浙江服務業工作,我們有以下幾點思考:
要著力推進集聚區建設。落實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扶持政策,提升集聚區統計直報的準確性、時效性,繼續開展集聚區發展年度評估。支持各地結合實際開展服務業集聚區的培育扶持工作。支持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服務業集聚區與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各級各類工業園區和現代農業園區的聯動。
要著力培育優秀企業。積極支持省服務業突出貢獻企業、重點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企業等發展,加強對大中小不同規模服務業企業的培育力度,引導服務業企業創新發展、高端化發展,進一步做專做精、做大做強。
要著力推進重大項目。推進全省服務業投資項目庫建設,編制實施《2014年浙江省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完善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服務業重大項目計劃體系,充分發揮大項目對擴大服務業有效投資的引領作用。完善推廣領導聯系項目、部門聯合推動、責任分解落實、定期會商分析等行之有效的服務業項目聯合推進機制,加大項目推進力度。
要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服務質量建設工作機制,選擇1—2個重點行業,出臺服務質量建設工作實施細則。重點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認證工作,著力強化服務業質量政策和標準化工作的聯動。
要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應用好“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繼續落實現代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旅游、文化服務、房地產、社區服務、服務外包和電子商務等11個服務業重點行業“十二五”規劃和實施方案。啟動開展“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前期研究。指導和推動各地、各部門編制實施好各類服務業發展規劃。
要發揮政策扶持作用。落實國家各項服務業扶持政策,進一步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政策意見》(浙政發〔2011〕33號)等一批省級政策,加大對信息服務、環保服務、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等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出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要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立足產業基礎,著眼經濟轉型升級方向,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電子信息、軟件集成等生產性服務業。抓好生產性服務業政策研究、改革試點和項目建設。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力爭全省生產性服務業投資占服務業投資的比重再提高1個百分點。
要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文化產業、旅游業、社區服務業、家庭服務業、物業服務業、體育健身業等生活性服務業。增加服務業有效供給,積極促進消費。
要積極發展新興和高端服務業。圍繞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積極發展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環保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總部經濟等新興和高端服務業。
要扎實推進杭州、寧波兩個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堅持突破難點、以點帶面,根據試點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服務業發展特點,選擇明確一兩個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爭取政策、創新手段、尋求突破,為其他區域、領域的改革發展創造新經驗、探索新路徑。
要探索開展省級服務業改革試點。繼續深化推進金華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題的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在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中介服務業規范、集約節約用地、融資政策創新、人才要素保障、綜合管理體制等方面,通過競爭性的辦法選擇若干市縣,推出一批省級服務業專項改革試點并給予支持。
要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服務業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開展綜合性或專項性服務業改革試點,適時將成效明顯、可復制推廣的地方試點上升為省級試點。

圖/金川
要主動接軌上海自貿區。抓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契機,充分利用臨近上海的區位優勢,因勢利導,放寬服務業投資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以制度的活力帶動浙江服務業開放發展。
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把服務貿易作為浙江擴大出口的新領域,重點發展文化、技術、軟件進出口,提高服務貿易在進出口中的比重。
要積極開展服務業招商。支持和引導各地根據發展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業招商活動,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服務業大項目、好項目。加強與實力雄厚的央企、外企、民企的對接合作,吸引浙商回歸,鼓勵各類資本到浙江投資發展服務業。
要強化綜合管理。完善統分結合的服務業工作協調機制,服務業綜合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素保障部門要建立經常化的信息溝通渠道,在重點任務分工、重要規劃編制、重大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溝通、發揮合力。要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合力,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及時向全省總結推廣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
要強化目標導向。合理分解服務業工作目標和發展目標,及時通報、科學評價目標完成情況,強化目標的引領作用。
要強化分析統計。要特別注重通過服務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重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帶動工作,實現“以實促虛、以虛抓實”。堅持和完善服務業形勢分析制度,健全服務業統計、監測體系,按季度開展服務業形勢分析和服務業企業監測分析,形成服務業形勢分析報告、服務業企業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提高服務業運行監測質量。認真做好第三次經濟普查有關工作,進一步掌握全省服務業發展現狀。修訂服務業統計制度方法,加強部門統計管理,健全服務業統計數據審核和質量評估制度,加強統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