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海麗 黃國華

提 要 文章分析了江西境內的礦業遺產類型和特點,并提出了要依托當地其他旅游資源進行整體旅游規劃,以及做好目標市場定位,并進一步針對江西旅游地方特色和礦業遺產特點進行了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的深入分析。 關鍵詞 江西礦業遺產旅游;整體規劃;市場定位
作者簡介涂海麗1979— ,女,湖北孝感人,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中心,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信息管理研究;黃國華1981— ,男,江西九江人,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中心,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旅游管理研究。江西撫州 344000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L1205),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開發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GL04)
一、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現狀
目前,江西境內長期以來遺留的重要礦業遺址有11處(見表1),這些礦業遺址及相關標本、采礦資料和文化等具有重大保護和科考價值,它們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采礦文明發展的見證,對這些礦業遺產進行研究不僅可以還原前人的采礦歷史,更可以成為后人礦業開發的借鑒,以及成為礦業遺產保護的基礎資料。如何對這些礦業遺產進行長期保護的同時又可以實現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達到可持續的良性發展,礦業遺產旅游資源開發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
提到礦業遺產旅游的開發就不得回避礦山公園的建設。實際上,礦山公園的建設是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的主要存在形式。江西境內景德鎮高嶺國家礦山公園已建成并對外開放,德興國家礦山公園和萍鄉安源國家礦山公園兩處正在建設中,瑞昌銅嶺銅礦國家礦山公園在籌建中。而江西省內其他礦業遺產地大部分還處于自然的開采廢棄狀態,迫切需要進行保護與利用規劃。
二、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的思路
江西省一直在努力打造旅游強省,其向著促進旅游資源由分散開發向整體開放開發推進轉型,這一戰略目標也是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的重要契機。不管是礦山公園還是有觀光、科考、教育價值但尚處于開采廢棄狀態的礦山,都可以與當地其他旅游資源進行整體旅游規劃,利用各自的特色,進行資源互補,形成主題鮮明、旅游資源豐富的地方旅游特色,提供給旅客自由選擇旅游路線、旅游景點的個性化服務。
景德鎮的高嶺古礦遺址與自然風光、休閑度假等主題結合,形成了汪湖生態游覽區、瓷茶古鎮游覽區、梅嶺休閑度假區、高嶺土礦遺址園區和繞南瓷器主題園區五大景區和數十處景點的瑤里旅游項目。萍鄉建設中的安源國家礦山公園可與安源國家森林公園、毛家灣文化村、橫龍寺甚至武功山景區整合,形成融礦業遺產、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旅游為一體的萍鄉特色旅游項目。德興市不僅有建設中的國家礦山公園,還擁有煉銅礦、金礦、銀礦等一大批工礦企業,可以發展集古礦遺址景區觀光和現代化大型采選礦工業的觀光旅游。籌建中的銅嶺銅礦國家礦山公園可以與青山自然景觀互補,形成礦業遺址-自然景觀帶。上高縣蒙山銀礦遺址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完整的銀礦遺址。另外,上高縣有豐富的硅灰石、石灰石等地質資源,常年不斷的優質溫泉,氣候宜人,上高縣可以結合這些獨特的旅游資源,建設地質遺產旅游休閑區。于都縣鐵山垅、全南縣大吉山、盤古山和大余縣西華山都是贛州有名的鎢礦集中遺址,具有重大的史料、人文和旅游開發價值。而贛州素有千里贛江第一城、紅色故都、世界橙鄉等美譽,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各獨具特色。將這些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開發出不同的旅游主題線路,將更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宜春鉭鈮礦遺址可以融入宜春著名的明月山溫泉,以及瀑布、溶洞等生態旅游資源。上饒縣金礦遺址蘊含金礦開采歷史,遺址周圍風光秀麗。并且,上饒有美麗的婺源風光村、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龜峰和靈山、鄱陽湖候鳥保護區以及特色獨具的饒幫菜。可開發自然-人文景觀旅游和農家樂。
三、礦業遺產旅游目標市場定位
2013年,江西省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全省旅游人次超過2.2億,旅游收入過千億。但礦業遺產旅游還沒有形成規模和特色,僅有的涉及礦業遺產旅游的景區是高嶺瑤里,但高嶺國家礦山公園只是作為旅游線路上的一個景點而已。因此,礦業遺產旅游開發要做好兩點:一是依托現有旅游資源,進行資源整合,先打開市場;二是準確進行目標市場定位,找準目標顧客群,做好目標客戶服務。
礦業遺產旅游在市場導入之初應該鎖定三大目標顧客:第一,旅游、礦產資源、考古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實習生。各高校的這些專業學生都有幾周的專業實習或畢業實習,有些高校會與相關單位以實習基地的形式建立合作關系,定期或不定期派學生前往實習基地參觀或實踐。作為礦業遺產旅游產業,吸納這些學生參觀或實踐,有助于聚集人氣和培養潛在旅游群體。第二,礦業單位或礦產資源、旅游、考古等相關專業科考人員。這類人員參觀礦業遺產地主要是要探究前人礦產加工工藝,礦產加工歷史,或進行礦業遺產旅游規劃的前期考察。第三,礦產或礦業愛好者。這類人雖沒有很強的目的性,但也對礦業遺產地有很強烈的觀賞興趣。以上三類人對礦業遺產旅游的訴求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希望了解礦產冶煉工藝,相關歷史事件。不同的是,大學生參觀或實踐是為學習,專業人員是為研究,愛好者是為好奇。
四、結束語
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做好礦業遺產旅游的前提是做好礦業遺產的保護和旅游規劃。礦業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是矛盾的統一體,過渡保護將不利于開發,不利于當地經濟的轉型。而過渡開發將破壞原有的歷史原貌,不能還采礦歷史以真相。所以礦業遺產旅游要實現保護與開發的統一,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要依托當地其他旅游資源為切入點,打開市場,同時要做好目標市場定位,這樣將有助于江西礦業遺產旅游開發的較快發展。
參考文獻
1瑞昌銅嶺礦冶遺址EB/OL.2010-6-9.http//www.jxta.gov.cn/News.shtmlp5=39351#1.
2瑤里景區-高嶺國家礦山公園.2012-8-10.http//www.jxta.gov.cn/News.shtmlp5=49860#1.
3王猛.本溪湖中國近代煤鐵工業遺址保護性旅游開發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4戚紅年曹榮林趙宏偉時成九.工業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研究J.小城鎮建設2010(9).
5游紅軍.礦山城市廢棄地工業遺產旅游開發評估問題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6).
責任編輯:劉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