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音樂體育美育專項課題《地方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現狀及對策——以河北省為例》研究成果 課題編號:1250301摘要:隨著我國大力發展幼教事業以來,許多幼兒園等機構開始著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音樂能力,但培養出來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音樂素質以及音樂實踐能力離用人單位的要求卻相距甚遠。就現實情況來看,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呈現出了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造成了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差、音樂技能基礎不扎實等狀況,不能很好地勝任幼兒園一線的教學工作。此外,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音樂技能零基礎,招生時又缺少音樂類的考試,學生的這種情況令人擔憂。筆者調研了河北省各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現狀,后對目前這種音樂教育現狀的策略展開研究,目的在于推動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革。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教育現狀;對策1河北省各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現狀
1.1音樂類課程設置
各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主要:音樂理論基礎、視唱練耳、鋼琴、聲樂、幼兒音樂教育、合唱指揮等。
1.2音樂類課程內容
(1)音樂理論基礎。音樂理論基礎是學習音樂基礎中的基礎,是系統地講授有關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課程。其中主要學習的內容有:五線譜、簡譜、音符休止符、音程、和弦、西洋調式、民族調式等。(2)視唱練耳。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過程中非常實用且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對于視唱練耳的學習,可以加強音樂學習者對其音樂專業的實踐能力,對學習其他的基礎課程以及自身專業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視唱練耳主要就是由視唱和聽音所組成?!耙暢本褪悄玫揭环輼纷V看譜即唱的技能,一般分為簡譜視唱和五線譜視唱兩種,需熟練掌握各種譜號,區別不同音之間音高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長短時值,認識各種升、降記號,判斷各種調式與調性等等,演唱時要求達到音準、節奏準、有表現力地完整唱出來。練耳是聽覺的訓練,通常是對鋼琴上彈奏出來的音進行聽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視唱內容主要是單聲部旋律視唱練,練耳主要以單音、音組、節奏、旋律、音程、和弦等,從而鍛煉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3)鋼琴。鋼琴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必修課程之一,鋼琴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鋼琴基礎彈奏方法,為彈奏幼兒歌曲做基礎。第二個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即興伴奏跟自彈自唱的能力,這些是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最基本的音樂技能。鋼琴課程的內容主要就是鋼琴基礎教程、即興伴奏教程。(4)聲樂。聲樂課程的設置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教師良好的音準、節奏、音樂情感,培養幼兒教師甜美的音色,為幼兒教授兒歌打下基礎。聲樂內容主要是以國內外小型聲樂為基礎,此外再加入一些兒童歌曲的自彈自唱。(5)幼兒音樂教育。此課程主要是培養幼兒教師的音樂教學綜合能力。音樂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對于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內容包括學前音樂教育的基本問題、學前兒童歌唱活動、學前兒童韻律活動與游戲、學前兒童音樂欣賞活動、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課程理論等。(6)合唱指揮。合唱指揮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合唱比起其他音樂表演藝術,更容易掌握。合唱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綜合素質。合唱指揮的學習既是音樂創造,又是音樂欣賞。其中內容包括:合唱訓練、合唱指揮法、合唱指揮基本技術訓練等。
1.3音樂教師師資
河北省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的教師普遍為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所以音樂專業教學理論水平普遍較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匱乏、教師隊伍年齡普遍年輕、教師職稱普遍為中級,沒有豐富的幼兒園音樂課程實踐類的經驗。
1.4音樂類課程配套設施
經筆者走訪調研發現,河北省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類課程配套設施類問題比較嚴重。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金缺乏使得很少有學校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專門琴房,有條件的學校配備了數碼鋼琴教室,大多學校是一個大教室里面有幾十架鋼琴,學生練習時噪音大往往聽不到自己彈奏的旋律。沒有提供專門的音樂教育課程的實訓教室,教室中配備應有多媒體、奧爾夫樂器,這樣一來很多音樂教法的實踐課沒法實施,學生僅停留在理論水平,實際操作的經驗幾乎為零。音樂課程類學時少,許多學校往往重視學前教育類理論課的培養,忽視了音樂類課程,學時時間短,許多學生還未掌握扎實的音樂基礎,便已結課。
1.5學前教育專業生源情況
河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生源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高中經過高考升入大學的學生,另外一種是“3+2”學生,即三年中專加兩年大專。這兩種生源的學生對于音樂類的水平是不一樣的。(1)普通高中參加高考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點是音樂技能零基礎。因為考入大學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沒有任何音樂類的考試,許多普高在高中三年未設有音樂課,這樣一來普高學生的音樂基礎幾乎沒有,而學前教育專業對音樂類的技能需求較高,所以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音樂類課程較為吃力。筆者在走訪各高校了解到,有些學生簡譜、五線譜都不認識,唱歌也存在“跑調”問題等,這樣一來,高校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類課程更為重要。一方面學生沒有基礎,另一方面社會需求對音樂類課程較高。因此,這個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2)“3+2”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點是在中專學習過相關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但是由于中專師資水平等有限,學生音樂類課程基礎不牢固,需要在大專期間繼續鞏固深造。
2幼兒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師資要求現狀
筆者調研了幾所不同條件的幼兒園、國際早教機構,了解目前幼兒園最需要的音樂類教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往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
2.1音樂理論、技能基礎不扎實
音樂理論方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因為課時少等原因,并未真正學透音樂理論,在幼兒園早教機構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部分學生在教授幼兒兒歌、歌曲的時候音準跟節奏節拍不夠準確,復雜一些的節拍打擊時還有一定的問題。例如,附點節奏的打擊,音樂書寫時符干上下的規范等一系列細小而基本的知識點沒有掌握到位。音樂技能方面,鋼琴彈奏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夠連貫,時常斷,即興伴奏通篇僅僅會使用主和弦編配,自彈自唱能力較差等,對于幼兒園、早教機構一些關于音樂活動的組織能力差,如小型合唱、歌舞類節目的編排等。
2.2音樂教學法使用不到位
在音樂課程的教學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重視教授幾首兒歌、幾個聲勢律動活動等,在學校學習的奧爾夫、柯達伊、達爾克羅茲等著名音樂教育家的教學方法并未準確地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例如,奧爾夫主張的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動作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等,很多學生沒有真正理解,一些幼兒教師認為奧爾夫教學法應用起來就是隨音樂跺腳或者拍手,整個課程沒有章法,課堂氣氛亂成一片,根本沒有做到基本的教學目的。我們對于幼兒音樂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教授歌曲或者樂器,而是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情感體驗能力、審美能力,幼兒音樂教師在做音樂課程設計的時候既要注重音樂教學法的理論,又到努力做到把這些先進的音樂教學法融入實際的課程中去。因此,幼兒對于音樂技能的學習僅僅是一個手段,根本目的是使幼兒理解、熱愛音樂,從而促進幼兒對音樂的審美能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3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
3.1明確培養目標,建立實訓基地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應該突出“師范性”,培養學生一專多能。因此,需要改革陳舊的教學模式,著重音樂類課程基礎訓練,加強音樂類課程的實踐。注重音樂類課程基礎訓練是指在音樂類課程教學中強調音樂基礎的學習,其中包括樂理細小知識的掌握,帶領學生多做習題以便鞏固加深知識點,多唱譜多聽譜。鋼琴技能類的課程應多加強鋼琴基本彈奏方法、基本技巧訓練等,教材的選擇應該更具有本專業的針對性。音樂教法類課程應多多帶領學生分析幼兒各年齡段特點,根據幼兒年齡段特點制定合理教學內容,并且為學生準備各種音樂類活動課例進行大量分析。聲樂類課程的學習應帶領學生唱微型的中外歌曲以及大量的兒歌,并且在歌唱的過程中著重培養甜美音色和豐富表情。加強音樂類課程的實踐是指多制定實踐教學,建立實訓基地。例如,鋼琴課程,在教學中要注重鍵盤課內容的實際應用,即興伴奏能力和自彈自唱能力。鋼琴為兒歌、歌舞伴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常見的手段。因此,即興伴奏能和自彈自唱能力是每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從教材上我們開始可選擇有伴奏的兒歌進行彈奏、彈唱練習,有一定量之后,可以加入即興伴奏的教學內容。幼兒音樂教法類課程可以舉大量音樂課程案例,讓學生學習模仿、創新,可以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對一個主題制定教學方案,然后再全班進行講授,全班同學可以一起參與討論等。僅僅有上述的實踐學習還是不夠的,需要學校為學前教育專業建立實訓基地,讓學生們多去基地實習,參加幼兒園音樂類課程觀摩,以便掌握幼兒園對于音樂類課程的需求,再把這些需求與理論結合起來,制定出更合理的音樂類課程內容。
3.2提高課程內容創新改革
(1)教材選擇改革。合理科學的選擇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的教材是達到良好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選用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和實用性的教材。既要打好音樂類課程基礎,又要注重實用性。音樂理論類教材,可以選擇專門為學前教學編寫的專業教材,這類教材往往深入淺出,基礎知識點詳細便于掌握,并且這類教材以音樂基礎理論為根本,強調實用性而不是專業性。聲樂類課程教材可首先選用微型中外歌曲,再加入兒歌教材。鋼琴課程的教材首先應選擇為學前教育專業編寫的鋼琴基礎教程,此類教材注重基礎練習,同時加入不同時代不同體裁的中小型鋼琴小曲,可以使學生了解各時期各樂派的音樂風格,擴大知識面。鋼琴基礎經過學習之后,可加入兒歌彈唱,選用當代較為流行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要涉及廣泛,有了一定量兒歌彈唱基礎之后,可選擇學前教育專業類的即興伴奏教材,這類教材往往簡單易懂,在實際的幼兒園音樂類課程中也能夠勝任,學生學起來很容易接受掌握。(2)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改革。以鋼琴課程為例。從課堂組織模式來說,傳統鋼琴課程多采用獨奏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嘗試改革,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比如齊奏,選擇一部分同學同時彈奏作業,演奏完畢后可大家一起討論,齊奏這種形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們的節奏感,因為在齊奏過程中如果出現節奏的偏差學生會自行調整。再如嘗試輪奏,對于一首鋼琴作品,可以劃分幾個部分,不同的部分由不同組學生彈奏,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培養學生旋律的連貫性以及彈奏過程中的應變能力。還可以嘗試多多練習重奏,主要教學內容為四手聯彈,這是學生們最喜愛的一種形式,因為四手聯彈的音樂作品和聲極為豐富,音響飽滿動聽,學生在兩人配合中也能體會到音樂的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傳統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教學方式與內容基本是以集體課和一對一教課為主,集體課講鋼琴理論知識,作品重點難點的講解等,一對一教課主要就是針對學生作業練習情況進行指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進行改革,可以嘗試集體課、小組課相結合的形式。集體課還是以講授鋼琴基礎技能,重點難點的分析示范等,小組課可采用每個班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教課,小組課后由組內成員談論每個人的優點與存在問題,及時改正不足。在上即興伴奏課時,也以小組課為主,每個歌曲由小組成員共同談論完成,如用什么和弦、采用什么織體等。這兩種方式相結合,意味著鋼琴課由封閉式教學改成開放式教學,課堂上可以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積極性,可以發現每個學生的問題并且有效地解決,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鋼琴教學中去。
3.3加大硬件設施建設
筆者調研了解到,許多院校存在資金不足對于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設備比較落后。(1)建立音樂理論課程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教室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入音樂歌曲案例、視頻案例使學生們從各個方面提高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類的紀錄片、音樂會、音樂劇等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2)建立數碼鋼琴教室。數碼鋼琴教室與傳統鋼琴教室相比有很大優越性,如占地空間小,成本費用少,學生練琴不干擾等,更重要的是數碼鋼琴教學效果遠高于傳統鋼琴,數碼鋼琴功能多,如有節拍器、伴奏配旋律功能等,提升了學生們鋼琴課基礎的學習,也給教學帶來趣味性等。(3)建立奧爾夫音樂教室。奧爾夫音樂教室主要用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在幼兒音樂課中的應用,奧爾夫教室應配備奧爾夫樂器,學生在上課過程可以配合音樂,利用奧爾夫樂器、聲勢律動、身體動作等來完成相應的幼兒音樂課。
3.4提高教師待遇,加強教師理論與實踐學習
筆者調研河北高校了解到,許多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的教師較匱乏,應大力提高教師待遇,使更多的優秀教師加入到學前教育專業中來。此外,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教師普遍年齡偏低,應加強年輕教師的理論學習,多去有經驗的高校進修,多去幼兒園早教機構調研,掌握用人單位需要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將這些再融入音樂教學中去,使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更加成熟、完善,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而努力。參考文獻:
[1] 王懿穎.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
[2] 李坦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9.
[3] 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4.
[4] 袁善琦.兒童趣味音樂教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8.
[5] 陳朗秋.鋼琴教學法[M].成都: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39.
[6] 馬辰雪.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組織形式與內容設計[J].商情,2009:2.
[7] 葉熙熙.淺談幼師鋼琴教學改革的思考[J].麗水學院學報,2009:1.
[8] 鄭玉魁.中職學校學前教育音樂理論課教學淺談[J].中國西部科技,2008:35.作者簡介:閻妍(1983—),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石家莊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和作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