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恒
摘要:國產動畫一直以來,久久不能振興的一大原因就是國產動畫的原創性太差,翻開我的動畫史,不難發現我們那些成功的動畫片,大多數是按照經典名著、歷史故事而制作的,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等,我們引以為豪的《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豬八戒吃西瓜》等等幾分鐘的短片也只是動畫史上的小菜而已,和美日的動畫大片相比,簡直是弱爆了,我們真正比較好的原創動畫少之又少。本文旨在探討提高動畫原創的方法,希望對動畫的原創有所裨益。
關鍵詞:動畫原創;思維方法1積累廣博的文化知識
原創動畫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很強的創造力,然而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需要創作者有廣博的文化知識作為其堅強的后盾,如果缺乏文化知識,想象就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宮崎駿的作品想象力奇異,畫面唯美,意味深長,享譽全球,其許多動畫片的靈感來源于科普書,宮崎駿的動畫有很明顯的兩個烙印“飛行”“冒險”,而“飛行”“冒險”的這些靈感就是來自他的科普知識,從《幽靈公主》到《龍貓》,再到《千與千尋》,我們都能感覺到,他的影片里融合了很多的科普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無處不體現他博大廣闊的文化知識,人與自然的解讀和人文主義情懷。美國的很多動畫片也是如此,《飛屋環球記》中的氫氣球、《天降美食》中的空中機器、《冰河世紀》中的雪崩和火山等等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科普知識的存在。
2追憶童年的夢想
童年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年齡階段,少年兒童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真實和幻想的邊界很模糊,有時候會讓你大吃一驚,每個少年兒童都有自己的夢想和不切實際的想法,而這種夢想和不切實際的想法往往正是很好的動畫題材,因為動畫正式一門想象的藝術。同時,少年兒童感情真摯,很少有雜念,思想比較單純,這剛好符合動畫片的特征。創作者可以以自己或者他人的一些兒時的想象為切入點,不斷地去升華,去創造。創作者也可以以兒童的視角去創作故事,比如時下風靡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很多劇情就是以兒童的思維方式去創作故事的。
3體驗生活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與生活,動畫藝術也不例外,也需要主創人員長期的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翻開宮崎駿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他的作品和其生活經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由于他的小時候家族經營一家飛機廠,屬于軍工企業,后來“飛行”成為其動畫作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同時“反戰、主張和平”也成了他動畫電影的一大主題。《天空之城》中海盜婆婆的原型則是對他有很大影響的母親。1947年宮崎駿的母親患上了肺結核,臥床不起長達9年,動畫片《龍貓》生動地展示了他這段灰暗的時光。在他事業愛情都處于低谷的時候,他選擇去鄉下體驗生活,后來通過作品《喜歡碰碰》表達了這一時段的思想感受。20世紀60年代,為了拍攝《草原英雄小姐妹》,該片的主創人員多次到蒙古草原去采訪、寫生、體驗生活,經過精心創作,《草原英雄小姐妹》橫空出世,畫面優美、色彩鮮艷、故事感人細膩,成為國產動畫的一個經典。
4借鑒傳統文化
原創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上藝術的更新與發展,只有繼承了傳統文化底蘊,才能胸有成竹的去創造。中國的歷史悠久,傳統文學極為豐富,可以說是浩如煙海、不計其數,《詩經》《山海經》《搜神記》等諸多佛經都可以作為我們動畫創作的靈感源泉。許多經典動畫片就是借鑒傳統文化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就取自于《西游記》;動畫片《九色鹿》的劇情是根據佛教故事改變而來;迪士尼動畫《花木蘭》取材于我國的北朝民歌《木蘭辭》;《功夫熊貓》的創作則是基于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成功的案例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在借鑒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一定要和當今時代的審美結合起來,一定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再一步升華。
國內外許多經典動畫就是在借鑒原有傳統故事的基礎之上加以升華。動畫片《三個和尚》取材于民間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但是動畫片對這句諺語卻進行了大膽地升華,在三個和尚沒水吃之時,一場大火讓他們變得同心協力,更加團結,由原作中的沒水吃變成了有水吃。借鑒了傳統但又顛覆了傳統,給觀眾一種新的解讀。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改編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個悲劇,結局是:王子的愛人溺水身亡,母親也中毒而死,王子在殺死仇人之后也中毒死去。而創作者把《獅子王》的結局做了很大的調整,使故事有個完美的結局:仇人墜崖而亡,王子解救了母親和其他動物,并且和心愛的人終成眷屬。這樣的結局變得很完美,非常符合時代的審美。因此,在我們參照傳統文化,進行動畫藝術創作時,也需要把動畫原創與整個當下的審美特征結合起來,絕不能照搬照抄傳統,那樣的作品容易使觀眾感到乏味。
對于我們的民族動畫而言,原創性是其生命力,關乎我國動畫產業的興衰成敗,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簡單的移植海外的動畫技術、藝術風格,乃至人物形象,甚至故事情節,只追求技術更新和視覺美感。我們應該把動畫的原創力與中國當下的文化、觀念、審美結合起來,這樣創作的作品才是鮮活的,受世界歡迎的。參考文獻:
[1] 孫立軍.關于動畫創作中的原創性[J].浙江工藝美術,2008(5).
[2] 胡泊,劉海蘭.中國動畫原創觀念與內涵的探析[J].美術觀察,2012(1).
[3] 佐藤忠男.中國電影百年[M].錢杭,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