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界玲
摘要:社區是構成社會的重要元素,對于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在所有社區建設中,小城鎮社區是尤為重要的難題,本文論述小城鎮社區文化建設的內涵及意義,分析當前小城鎮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小城鎮;社區;文化建設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本應與之同步發展甚至是超前發展的以社區文化為代表的城市文明卻相對滯后,特別是一大批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化社會縣域小城鎮的社區文化建設顯得更為重要。社區文化對于提高人民群眾素質,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養現代化市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城市化進程中小城鎮社區的特點
一是人口密度較低,人口素質參差不齊,社會結構多樣化,居民彼此之間聯系比較松散,社區認同意識比較差。二是各類組織管理機構漸趨健全,基礎服務設施有一定程度發展,但與較大城市成熟的社區仍有很大差距。三是生活節奏較慢、消費水平較低。
2社區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社區文化是一種特殊社會文化,是在社區這一特定的社會組織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城市社區文化是指城市社區居民在特定區域內、在長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具體來說,社區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物質方面,即該社區內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精神方面,即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起來的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感、歸屬感、新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審美情趣、人生樂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為保障社區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規章,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構成的規范結構。當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社區文化的引導和支撐,因而社區文化對于和諧社會、和諧社區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第一,社區文化是指以居民為主體,以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包括各種群眾性的文娛、體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等在內的一種群眾性文化形式。第二,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民心工程”,是當前實踐群眾性教育路線,加強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重要舉措。第三,社區文化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良好的社區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和歸屬感,有助于將社區居民團結起來,并方便通過業余活動宣傳祖國的政策方針,提高社區居民道德文化素質。因此,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由于科學技術和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建設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樹立城市品牌,已經構成了城市綜合競爭力中的重要內涵。
3小城鎮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困難
(1)資金缺乏,是對社區文化建設的首要阻礙因素。經費是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基本物質保證,沒有經費支持,社區文化活動很難維系。由于地方財政沒有對社區給予足夠的建設資金,有的社區活動場地都是臨時租借的,社區的各項硬件、軟件配套設施更是無法配置或配置標準太低。(2)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匱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政府在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培育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社區文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各類文化人才普遍較為缺乏,支撐社區文化工作的多數為年紀較大、專業層次偏低的非專業工作人員,這種情況嚴重地制約了社區文化活動檔次和水平的提高。(3)社區居民缺乏社區意識,對社區文化活動的參與度不高。駐區內的單位思想觀念落后,缺乏對社區的責任意識、歸屬意識和參與意識,對社區內舉辦的文化活動參與性不高,參加社區文化活動的人數不到四分之一。社區中的很多居民認為參不參加社區文化活動對他們來說沒有影響,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既是社區文化的創造者,也是社區文化的受益者,更沒有認識到社區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終取決于他們的認同感和參與度。由此看出,提高社區居民參加社區文化活動的認同感和積極性,也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關鍵。
4構建小城鎮社區文化的對策
(1)整合現有資源,加大公益性投入,多方融資保證社區文化建設所需經費。針對目前我國小城鎮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資金短缺的困難,堅持政府公益性投入為主導、市場化運作和社區資源整合為有力的補充,多發融資保證社區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在保證財政預算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礎上,進行市場化運作,與此同時,充分調動、整合駐區單位已有的文化設施資源,形成以社區文化中心為基礎,駐區單位文化設施聯動的社區文化活動陣地,實現資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發展。另外,還可以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利用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老年文化、家庭文化等為外延創造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促進社區文化事業的繁榮。
(2)以人為本,切實抓好社區文化隊伍建設。1)充分發揮三館一站(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站)的作用,使三館一站成為社區文化的骨干組織。經常性地開展工作,指導協調社區各項文化工作。2)首先要配備有文藝專長,熱心于社區文化事業的專職工作人員,參與團隊的管理工作。其次,要培育一批有一技之長的文化骨干隊伍,使之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和帶動人,在精神和物質上予以鼓勵,充分調動文化骨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文化骨干的“傳、幫、帶”作用,擴大社區文化的影響力,提高社區文化的品位和檔次。3)建立一批規范化的志愿者隊伍。對于志愿者實名登記,并且進行輪值排班,避免資源浪費,鼓勵閑職在家的退休職工、家庭婦女、寒暑期志愿者參與到社區工作中去,真正將社區氣氛搞活,而不單單是停留在表面上,并且能減輕社區管理者的負擔。
(3)與時俱進,努力探索社區文化建設新路子。1)內容上力求豐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園文化,也可以是企業文化、軍營文化;可以是文體活動,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傳統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現代的國際的。2)形式上應不拘一格。可以是宣傳窗、書報欄的宣傳,可以是廣場演出、卡拉OK比賽,可以是有獎征文、趣味體育競賽,也可以是模擬法庭辯論、專家授課等等。宣傳的方式可以設宣傳欄、黑板報、也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增加社區居民對社區建設的參與。
社區不僅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一個城市的細胞,一個有血有肉的大家庭,期待能夠有更多的人參與到社區工作中去,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文化建設對大多數縣級小城鎮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課題,我們應多探索其發展的規律,借鑒相關經驗,開闊視野,創新社區文化的活動方式,鼓勵文化骨干努力多出精品,多出優秀文化成果。讓我們的社區文化真正成為弘揚先進文化,培養現代城市新公民最重要的陣地。參考文獻:
[1] 威學森.城市社區建設思路與方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 郭學賢.城市社區建設與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42.
[3] 周容鈞.社區文化發展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中共太原學報黨委校,2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