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冠 海藝臏
摘要:漆畫以漆為媒介的畫種,它從傳統漆藝中升華而來,在傳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漆藝技法的基礎上,與現代繪畫技法和審美意識相結合的新繪畫藝術。漆有著極強的包容性,所以,在漆畫的繪制過程中常常會結合綜合材料的應用,綜合材料的應用既充分利用了綜合材料豐富的獨特質感與肌理,又使得畫面極具表現力。而螺鈿與金屬由于其獨特的質感與肌理在漆畫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漆畫制作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關鍵詞:材料;螺鈿;金屬;鑲嵌大自然中的每一種物體材料都有其獨特的質感和肌理,這些不同的質感和肌理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而不同材料與物體的組合則形成了不同的景觀。例如,碧綠的湖水,堅硬的巖石,蔥郁的森林,鮮艷的花朵,他們之間的組合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生意盎然、五彩繽紛的森林。這些都是因為不同的材料與不同的肌理組合之后給人們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螺鈿、金屬、木條、石子等這些擁有獨特質感與肌理,在別人看來和繪畫沾不上邊的東西,在漆畫中往往能發揮令人難以想象的價值,常常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漆畫以大漆為主,因為漆的兼容性和粘黏性,使得漆畫的創作空間和創作自由都變得十分廣闊,并具有了其他畫種難以達到的視覺和觸覺感受,擁有了獨特美學品味。
1 螺鈿在漆畫中的應用
螺鈿是傳統漆畫中所特有的一種裝飾手法,經過加工后的螺鈿色彩光亮、色澤溫柔。在現代漆畫中也是被大量的漆畫家廣為應用于創作?!暗衿徨e鐫螺,識紋描金加鈿,金理鉤嵌蚌等”螺鈿鑲嵌與堆漆、雕漆、描金、填彩等工藝融合,可以發揮出螺鈿特有的如錦似霞、溫潤剔透而又神秘的特點,在一個合適的位置鑲嵌螺鈿,既可以彌補漆畫的色彩不足,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使畫面前后呼應,獲得更好的藝術效果,更是讓畫面具有了獨特的材料美。越是生長年齡長的貝殼,其質感與肌理就越是豐富細膩,這也使得他們更加利于在漆畫中的刻畫與制作。通過鑲嵌螺鈿制作的漆畫有著珍珠般的質感美,色澤誘人、光亮閃爍,特別是夜光螺,因為它可以在夜間能發出溫潤的彩色光澤而十分受人追捧。
在常用的螺鈿中可以分為“厚螺鈿”“薄螺鈿”,不同的螺鈿有不同的質感和肌理。厚螺鈿潔白如玉且微微泛黃,薄螺鈿色彩斑斕而絢麗,可以在青色上泛出紅色、粉色、藍色等美麗的光澤。厚螺鈿與薄螺鈿的應用方法也不相同,厚螺鈿一般都是嵌入的,而薄螺鈿在一般情況下都是用粘的,稱為“點螺”。點螺是螺殼經過溶液浸泡之后,使螺殼變得十分柔軟纖薄。然后趁漆在未干時利用漆的黏性,用鑷子一點一點地往漆畫上粘,這種技法被稱之為“點螺”。還有一種是將螺鈿研磨成粉直接撒在漆畫上,從而形成閃閃發光的彩色斑點。
厚螺鈿制作工藝程序:(1)選料:選擇色澤純凈、干凈、較為平整、無裂痕、堅硬細膩的蚌殼,去除角質層和石灰質層,用水砂紙或砂輪打磨0.5毫米左右薄片。(2)印稿:用復寫紙將畫稿拷貝到螺鈿片上。(3)刻片:用手弓將螺鈿片沿紋樣邊緣刻下。(4)貼片:將刻好的螺鈿片背面涂上黑漆小心地粘到漆畫板上,并拼成圖像。(5)涂漆:通體涂漆1到2遍,將螺鈿片蓋在漆下。(6)磨顯:等刷的漆徹底干透后,用細砂紙輕輕打磨,打磨的時候要十分小心以防磨穿。(7)推光、揩清。
薄螺鈿制作工藝程序:(1)選料:螺殼、海貝、珍珠貝、夜光螺、三角蚌、鮑魚螺、陣碟殼等各種優質螺貝,將角質層和石灰質層用砂輪打磨、沸油剝離或者電解等方法除去,留下色彩豐富而又堅實的部分打磨成0.1~0.3毫米的薄螺鈿。(2)割細片:根據圖案的不同,將螺鈿切割成適合的大小形狀。在切割的時候為了防止螺鈿斷裂最好先用溫水浸泡,再用順應不同彎曲的刀具進行切割。(3)粘貼:用黑漆做黏合劑,在切割好的螺鈿片背面涂上黑漆,再將螺鈿鑲嵌到漆畫上。(4)刷漆:通體刷上黑漆。(5)磨顯:等刷的漆徹底干透后,用細砂紙輕輕打磨,打磨的時候要十分小心以防磨穿。(6)推光、揩清。
螺鈿在漆畫中的應用為漆畫增添了絢麗的一筆,作為漆畫與螺鈿鑲嵌起源地的我們,未來的路還有很長,我們必須在不斷地探索中發掘一條屬于我們的嶄新道路,既不忘了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又不故步自封。
2金屬在漆畫中的應用
在漆畫中使用金屬箔料是在漆畫創作中很常見的一種技法,使用了金屬箔的漆畫作品經常能給人一種獨特而華麗富貴的感覺,使作品更加高貴而又光彩照人,金屬還有色彩穩定、光澤冷暖和與其他材料易兼容的獨特材質美。
在漆畫中金、銀、銅、鋁是運用得最多也是使用歷史最為長久的,金和銅被當作特殊的黃色使用,銀和鋁則被當成特殊的銀色使用。由于金屬種類繁多,其色澤與質感、肌理和軟硬程度的相互差異,使他們在運用方式手法上也是各不相同。而現代漆畫通過在金屬箔上的刻、劃、擦、染、磨等手法,從而獲得明亮、富貴、光彩奪目或者純潔、高貴等不同的質感與肌理。從而突破傳統漆畫平、光、亮的表現手法,創造出變化繁多、震撼人心的作品,為現代漆畫增添一筆靚麗的色彩。
除了金銀箔外,喬十光先生將金銀等材料磨研成金粉、銀粉、箔粉等材料。通過箔粉上涂漆的厚薄和研磨的方式營造層次、色彩豐富,質感、肌理變化多樣的畫面效果。箔粉除了本身自帶的色彩外與色漆調和后可以創作與眾不同的色彩與質感和肌理,經過飄、灑、揉、吹和干、濕變化,使它們在表現人物、植物、動物的時候有其他材料望塵莫及的獨特效果。除此之外,可以用聚氨酯將銀箔調和后做成銀泥,將銀泥拍揉到畫面上,即使銀色不那么光亮但畫面卻擁有了銀的閃亮效果。
除了金銀箔粉外,將金銀銅鋁切割成金屬絲纏繞鑲嵌紋樣的技法被稱為“嵌絲”。通過線條長短和研磨時間、力度的控制,既發揮了傳統國畫“鐵線銀鉤”的繪畫特點,又融入了西方繪畫藝術的文化積淀;既可以發揮國畫精勾細描的意蘊,更兼備了油畫的沉穩厚重。利用嵌絲還可以分割色塊,使色塊既獨立又相互影響,增強色彩的對比。嵌絲技法多變而豐富,如雕漆法、拓印法、漆液滲流法、漂漆浸漬法、裝飾漆膜法等,研磨后鑲嵌材料可以將不同質感、肌理和色澤的元素表現得更融洽,和諧生動。畫面線條的變化虛實、空間層次以及畫面的深厚度也會得到加強,進而使整個畫面更加沉穩,生動而又含蓄。
綜合材料在漆畫中的廣泛運用為現代漆畫創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綜合材料運用的水平也成了衡量一副漆畫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漆畫從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蛻變、升華而來。傳承了古典漆藝的渾厚沉淀,又結合了現代繪畫新穎的手法,還將琳瑯滿目的各式材料完美兼容。我們在學習漆畫的時候既要繼承已有的傳統文化,又要在繼承的同時去發現創新,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參考文獻:
[1] 喬十光.漆畫技法與藝術表現[M].湖南美術出本社,1996.
[2] 李蓓.透過材質探析漆畫中的設計語言[J].美術界,2010(01).
[3] 朱斌.金屬箔料與漆工基礎的研究[J].美與時代,2012(07).
[4] 長北.螺鈿漆器制作[J].中國漆業,1990(02).作者簡介:厲冠(1990—),男,湖南長沙人,湛江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在讀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
海藝臏(1975—),男,湖南邵陽人,碩士學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