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婉芳 湯鵬
摘要: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藝術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體現出鮮明的湖湘文化特色。筆者作為服裝教學工作者,有義務、有責任引導學生將這些傳統藝術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來,也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和傳承。在教學中教導他們如何運用,既能提高服裝檔次又能贏得更廣闊的市場。同時也對服裝專業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專業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湘繡;苗繡;土家織錦;民族文化;教學應用1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具有濃郁湖湘文化的湘繡與張家界苗繡、土家織錦(西蘭卡普)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湖南人的心靈手巧及聰明才智。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把我們繪畫藝術的精華通過另一種形式展現出來,增強了美感,提升了藝術欣賞和實用價值。
1.1湘繡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湘繡的藝術特色。湘繡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它是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在宋代就有很多用于欣賞的畫繡,主要分為兩種:一是模仿繪畫作品的刺繡,先在繡地上畫上圖案,然后用針線進行刺繡。二是把刺繡和繪畫結合起來,相互搭配,共同構圖。這種基于國畫模板的刺繡工藝后來成為湘繡的重要題材形式。所以,融合繪畫藝術風格是湘繡最主要的藝術特色。(2)湘繡的材質與工藝。湘繡繡品主要材質是采用真絲絲線和真絲織物,常用的有素庫緞、素軟緞、硬緞、交織軟緞、透明尼龍等為底料,用各色真絲繡花線純手工精心制作的手工藝品。針法有70多種,一個繡品都是通過不少于七八種以上針法配以粗細、濃淡的各色的絲絨線繡制而成,如旋紋針、回旋針、花游針、齊毛針和摻針等針法。憑借針法的特殊表現力和繡線的光澤作用,使繡制出來的物象,不但保存著畫稿原有的筆墨神韻,而且通過刺繡工藝,增添了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起到了一般繪畫所不及的藝術效果。
1.2苗繡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苗繡的藝術特色。苗繡是獨具特色的一種刺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指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瑰寶。(2)苗繡的材質與工藝。苗繡的材料是布和線,它們的種類很多。有麻布、棉布、絲綢布、化纖布等,有工廠生產的布和苗族村民自己織的家蜀布。一般來說,要根據不同刺繡針法的要求,選用不同質的布料。繡花、插花要求用細薄的絲綢布或化纖布;挑花、串花則要求用較厚實的家織棉布、麻布或工廠生產的經緯紋路較明顯的布;其他的則要求不甚嚴格。繡線種類多,有絲線、棉線、麻線、毛線、金線、錫線和銅線等。麻線主要用于比較粗獷的繡品;毛線用在網絲格較明顯的粗麻布或毛線織的錦布上;金線、錫線、銅線除少部分單獨串花刺繡外,主要是輔佐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作捆花或灑花之用;棉線、絲線是供大面積的繡花、插花之用。
1.3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分析及材質和工藝的運用
(1)土家織錦的藝術特色。湖南湘西土家織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粹,它以豐富的圖紋形式講述著古老文明的歷史進程,被稱之為“寫”在織物上的土家歷史。土家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土家語稱為“西蘭卡普”,意思為土花鋪蓋。目前流傳下來的西蘭卡普傳統造型圖案多達200多種,大多以大寫意的手法設計出豐富飽滿的紋樣,配以均衡對稱的構圖。土家族自古以來就長于織錦,這種純手工的織造技術已經擁有了幾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已達到了技藝精湛的水平。這項技術不僅是在土家族甚至是整個民族工藝中都占有主要的地位。(2)土家織錦的材質及工藝。土家織錦的主要材料是絲線、棉線、麻和毛絨線。它的織作方法是,沿用古代斜織機的腰機式織法,把經線全拴在腰上,以觀背面,織出正面。這種織法織出來的產品美觀整齊,結實耐用,光澤永存。它的畫面多姿多彩,用色常借鑒艷麗的鮮花、鴛鴦的羽毛、天空的晚霞和雨后彩虹,色彩秀麗,自然生動;也有的受宗教繪畫的影響,具有素雅、古樸、沉著的特點。作為一種手工藝,充分展示了土家族人們的勤勞與智慧。
2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1)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應用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目的和意義。高職的學生設計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于民族文化的學習及理解還有待加強,在服裝設計的作品中,對民族元素的運用還很缺乏。所以,將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應用在服裝設計教學中,不僅可以傳承與發揚湖湘文化,同時還可以將當前時尚的文化與傳統民族文化相結合,使設計出的作品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有強烈的時代感,這樣具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占據國內及國際市場。
(2)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應用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方法與手段。將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運用到服裝教學中,首先就要收集大量相關的作品圖片,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民族文化產生興趣,讓他們知道民族文化就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傳承與發揚。只有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內涵及深深喜歡上了這些民族藝術,才會很好地將其中的元素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其次采用講授教學法教導學生了解這幾種民族藝術的特點,了解相關的材質及工藝制作方法,理解各民族圖案的文化內涵,掌握相關元素的運用技巧。1)湘繡是采用絲線及真絲料繡制而成,其特點是給人一種富貴、高雅、脫俗的感覺,那么運用在服裝設計中時,就要考慮設計為高檔次的服裝,如禮服等。2)苗繡的材質有麻布、棉布、絲綢布、化纖布、苗族村民自己織的家蜀布等。在服裝設計運用中相對要廣泛些,可以是民族特色的制服,也可以是民族休閑服、也可以設計成時尚民族服等。3)土家織錦主要材料是絲線、棉線、麻和毛絨線。它的織作方法是腰機式織法,其制作效果相對粗狂,手感較厚、硬,目前一般都運用做配飾及一些較有野性、粗狂、大氣的服裝局部。如果在材質及工藝制作上進一步研發,保持其粗獷的效果,但手感適當的柔軟較薄一點就可以很好地運用到服裝上來。當然,也可以引導學生多做一些嘗試。
(3)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應用對服裝專業建設的作用和長遠影響。湘繡、苗繡與土家織錦運用到服裝設計教學中,通過這樣有創新和針對性的教學,我們的學生不但學到了更豐富的知識并且提高了素養,還會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敬仰自己的祖先,也是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學生的就業也將會有更明確的方向,就業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那么對我們服裝專業的建設也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設想將來可以設置“民族服裝專業”,我們是多民族國家,把我們民族文化發揚光大。所以,通過這樣的應用教學,對我們的服裝專業建設將會產生更長遠的影響。參考文獻:
[1] 許凡,徐青青.湖南湘繡藝術特色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6).
[2] 唐思敏.湘繡的藝術特點及審美價值[J].東京文學,2011(9).
[3] 王式竹,苗勇.苗繡的藝術形式與特色研究[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2 (6).
[4] 嚴茅.淺談湘西土家織錦傳統民族圖案的藝術個性[J].美術大觀,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