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曉琴
摘要:文章探索運用互聯網云技術教學空間,將項目制、預約制教學有所繼承又有所發展的從課程標準、課程設計、課程優勢與特色等方面探尋現代藝術設計“履約制”教學改革新模式。使藝術教育從內容、內涵到管理完全職業化,實現深度的工學結合。
關鍵詞:云技術教學空間;履約制;工學結合0前言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地方經濟支撐人才的前沿陣地,其教育與行業市場、職業崗位需求須緊密結合,履約制是設計行業市場運行模式的課堂借鑒。教學與行業崗位能力、行業工作流程、職業從業規范直接對接,深度工學結合,培養職位要求零距離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1云技術教學空間為履約制教學改革提供技術支持和科學管理手段
互聯網“云技術”時代,大學生空間教學平臺如網絡細胞,師生人手一個,既私有又能無限制分享資源,為藝術履約制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撐。空間的課程資源儲備與展示功能,實時或延時交互功能,單獨和群組交互功能,使用管理實時記錄功能,便捷訪問查詢功能,圖文并茂展示兼容功能,讓藝術設計教學通過云空間這個平臺實現個性化、針對化、信息化;為履約制教學提供可靠課內外實時管理支持,促進了教育過程的職業化,“四化”的突顯有效激勵學生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2什么是履約制教學
履約制教學指:在項目制教學前提下,將每一位學生或設計小組所執行的項目內容,按照學習目標要求進行分析,擬定出與教學目標對接的項目合約條款,學生將合約條款,上傳學生個人空間,通過空間平臺管理和合約內容約束,結合教師面授及課外預約輔導的方式,師生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在履約制中,教學標準和合約是執行教學的核心,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所在。履約制教學,讓學生在項目基礎上,完全通過個性化、具體化的履約合同展開充滿個性化、精細化的課程設計,教學直接與公司項目管理執行方式對接,從形式到內涵充分實現職業化,教師針對不同項目特性出發,針對性授課。在履約制中學生是乙方,教師或教研組是甲方,教學設定課程標準,通過空間為推進平臺,通過項目合約強化學生職業概念和工作執行力,從而實現教學與職位要求零距離的對接。
3云技術空間平臺下藝術設計專業履約制教學設計要點
(1)項目制教學是基礎。藝術設計專業履約制課程教學設計首先要明確,它是以項目制為基礎展開的,項目制強調教學環節要符合設計流程職業化規律,履約制則在此基礎上更強調教學目標、項目執行、教學管理上的職業化模擬創新,并通過一項目一合約的方式推進教學與課程管理。
(2)解構并重構課程內容,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標準是履約制實施關鍵。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履約制教學中,為了合約條款能更好地與教學目標一致,在授課前教師則要將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評價標準,學生的考核標準在原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打散細化重新分析。即解構;然后,再根據履約制的授課要求及特點按課程標準將教學內容重構成新的更具職業特征的標準體系。使教學的目標都能在個性化的項目條件下,充分而科學的呈現為合約條款的內容,合約內容即是履約制教學的實訓內容,又是指導履約制教學的有效指導藍本。
(3)制定項目合約是履約制藝術教學的特色。前兩點為基礎,我們的教學目標和內涵方向得到保證。教師便可在此基礎上結合每一位或每小組學生設計項目的性質、特點、具體設計內容,開始按照制定合約的方式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指導,將授課的項目內容、要求、設計周期、參與人員,責、權、利,均充分的通過合約文字擬定出來,學生教師雙方認定簽署。“合約”指導課程進程。
(4)依托云空間,建設精細化履約制課程管理與考核。在藝術設計專業履約制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按照合約約定開展教學,學生將合約上傳到空間課程欄目,方便師生雙方隨時查閱,參照執行。教師則在自己的空間課程欄目中以學生花名冊表格為模版建立與每位同學的空間鏈接表。如此則學生教師可以隨時登陸對方空間查閱合約與學習進程,單獨或群體交流,了解教學執行進度,空間的應用更便捷教師課堂點到、課外督促與指導、空間學習、教學實時記錄。通過空間,學生更方便于課后垂詢、預約教師指導。空間作為課程教育媒介,為履約制教學的實施、管理和考核提供了最佳平臺。
(5)建設課程交流平臺。空間中有多層面的可圖文并茂展開交流的互動功能,其保障了履約制教學的有效執行和教學效果。1)空間留言板:留言板的及時或延時交流作用,便捷了教師和學生的思維不受時空約束隨時對接,利于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接受單獨指導的效果提高。2)創建班級學生空間鏈接表:便于教師隨堂點到;隨時查閱合約及學生進度,精細具體了解指導每位學生的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難以詳盡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態,學生一對一交流指導,保證了精細化履約制教學的有效實施。3)創建班級課程教研苑:實現班級群管理交流平臺,方便教師課前,課后管理班級、群發信息、群體交流和討論,更方便引入行業專家共同研討課程,提升課程內涵職業化建設,使教學隨設計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更好的實踐履約制教學的工學結合。
(6)以預約制教學為履約制授課的執行助手,完善履約制課內外教學體系。依托空間執行履約制教學,可以在合約之下充分將預約制教學結合。課程進入設計方案策劃與表現階段,根據項目以及合約條款的差異性,通過空間學生預約教師,師生雙方在課內外均可實現預約輔導,時效性、針對性強,提升履約制教學效果。
4履約制教學中項目的選擇原則
在教學中,項目的引入立足市場,由教師從工作室帶入設計項目;學生自行接洽與課程內容對接的項目;應征網上征稿、邀標的相關項目為來源。教學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是第一要務,因此我們的項目選擇及合約內容要堅持從教學目標出發,每項條目均能對應教學標準分析設定設計內容和設計難度,注明具體設計要求,讓課程從項目引入開始就充分服務于教學主旨,不論是內容、難度、性質、特質都能達到教學的高度要求和數量要求。相對教學要求,教研組老師或任課老師與學生可以根據教學標準,補充約定設計內容為合約內容,展開教學,確保實現教學目標。
5履約制合約條款的設定原則及內容要點
職業化、市場化、真實性原則。教學引入“合約”就是要以行業合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學習和約束管理學生,讓學生零距離的了解藝術設計的市場運作模式提升職業素養。因此,合約必須嚴格按照市場真實合同、協議為藍本擬訂。按項目合同要求,網絡項目征稿、邀標相關要求為藍本,結合教學目標指標擬訂。達到內容具體、條目清晰、要求明確,涉及藝術設計和合同法規的內容表達規范、清晰,增強學生的職業規范素養。合約一般包括:項目名稱、性質、內容、造價、資金支付方式、執行日程約定、文化內涵設計要求、交稿時間、違約責任等內容,教師與學生分別以甲方和乙方的身份擬定簽署,雙方認可方上傳空間,作為教學實訓指導、考核評定依據。合約制定過程中教師是主體,一定要把握實際項目內容與教學補充內容相結合原則,模擬真實項目合同制定。對于學生學習執行即設計內容效果驗收不達標的一定要有市場化、法律范疇內的處置約定。這樣有助于學生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培養設計責任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這也是履約制教學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