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摘 要:隨著現代化通信工程建設的不斷應用,在加強通信工程項目建設的綜合管理中,形成高效優質的管理渠道,加強通信工程建設的質量與效益,提升整個工程建設的綜合模式,將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文章將圍繞通信工程的管理特征以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從通信工程建設中的規劃、設計階段以及施工階段等進行整體的分析,形成全面化的管理措施,更好的構建通信工程建設的整體完善。
關鍵詞:通信工程;建設;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管理是一個綜合化、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渠道,在管理措施中,要形成多方面的技術創新、安全管理、質量控制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并結合通信工程的實際特點,展開多角度的技術控制、質量控制等,推動整個通信工程建設管理的先進性,推動整個建設的優化。
1 簡述通信工程全過程管理的特征與影響因素
1.1 整體特征分析
在通信工程建設的全過程管理中,包括有很多的方面,其中主要有規劃、年度投資計劃、理想、設備采購、技術運用、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對于項目建設中的工程施工、工程轉資以及工程終驗等,形成整體分析的管理方式,這些對于整個通信工程的綜合管理有很大的效用。其中,這個建設的全過程包括有很多的特征,一是特殊性相對強。與其他工程相比,通信工程具有更大的技術性特點,要求專業性相當強,只有經歷一定時間的培養與實踐鍛煉才能形成,需要高素質的專業技能等培養,能增強整個專業化的技術模式。二是差異性較大。在工程建設的整體管理中,由于在設備與性能上的不同,價格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要根據整個工程的需求來額定工程量等,形成不可避免的差異性分析。三是關聯性相對較強。在通信工程的項目建設中,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建設要求更細,與其他建筑過程相比,更加注重對整個過程的運用技能,因此,要求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強,是必不可少的。
1.2 影響因素分析
在通信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的相關影響因素,其中,人是一個重要的影響點。尤其是在人的主觀能動性不相同的狀況下,不同人對于工程建設的整體要求不同,會對主觀認識形成多種模糊的認識,不利于整個工程建設的整體進步。其次是材料控制的影響。在通信工程建設中,技術設備、電力設備等多種材料是關鍵點,要從多方面了解通信工程建設的器材特點、設備綜合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性能分析,突出在整個過程中的性能、特點以及技術參數的分析,尤其是在通信線路方面的器材,更要形成綜合因素的全面分析。三是方法控制的影響因素。采取如何的施工方式以及技術應用方式,對于整個工程的整體應用以及成本的控制、效益的提升等多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還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好機械設備和儀表等,根據不同的工藝特點、測試方法、技術要求,選用合理的機械設備和儀表,并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和儀表的校正。
2 分析通信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質量控制意識淡薄
在通信施工過程中,更多的注重施工進度,對質量的把控沒有形成思想意識上的整體認知,尤其是有些施工單位,在面對施工質量與施工經費的矛盾時,就會放棄對質量的嚴格要求,降低門檻,甚至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對施工的進度追求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表現上,進而忽視對通信工程質量控制的有效探索,造成控制意識缺乏的淡薄,沒有從思想上形成強烈的質量控制概念。
2.2 資金管理不嚴格
在工程建設的資金使用上,由于建設投資大、周期長、資金結存時間比較長,造成建設資金的管理比較混亂,并且在資金投入上難以把握,造成許多人為的管理弊端。尤其是在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上,缺乏嚴格的管理和約束機制,監管不嚴,造成資產的而嚴重浪費,企業資金的損失,特別是一些資金擠占、挪用等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對項目工程沒有一個可見性的預測,執行混亂,隨意擴大規模,腐敗行為時有發生。同時,還存在思想認識不敏銳的問題。
2.3 成本控制上不精細
在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上,沒有專業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存在管理上不精細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仍沿用陳舊、粗放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包代管、一包了之,使工程質量和安全沒有任何保證。對各種規定、制度以及規范不認真貫徹執行,施工中不按規范操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的嚴重存在著為搶進度、搶工期而忽視質量安全的現象。
3 探討通信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相關管理措施
3.1 通信工程管理的項目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的具體運用中,可以通過項目管理的措施,從整體技術、知識要求等方面把握,既有宏觀要求也有微觀技術的綜合安全管理,因此,通過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的整體運用,結合安全管理的整體需要,對時間要素、成本要素、人力資源要素、溝通管理、采購要素、風險管理等進行全面的優化,從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等多個方面進行管理,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并建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綜合性的對通信工程中的各種安全要素進行全面的細化,形成整體的良好運行模式。
通信工程安全管理項目管理的整體框架
3.2 接入網與PON的融合技術管理方式
下圖為ROF與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OpticalNetwork)融合的系統結構框圖。該結構中,無線和有線業務均在光纖上傳輸,其中下行信號在遠端接入點(RN)分別送到光網絡單元(ONU)和無線接入點(WAP),實現有線信號和無線信號的分離。在中心局端,中心基站(BTS)和光線路終端(OLT)分別進行信號的集中處理。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利用了目前FTTH已鋪設的光纖,降低了無線接入的成本并可以擴容。
3.3 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3.3.1 做好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圖紙熟悉和審查工作,做好項目建設地點的自然條件、技術經濟條件的調查分析,編制項目施工圖預算,施工預算和項目的組織設計等技術準備工作,其次做好器材,施工機具,生產設備的物質準備工作,再次要做好項目組織機構,集結施工隊伍,合理安排人員,對施工隊伍進行指導教育,編制好季節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現場管理制度等,組織好施工現場的各項準備,做到打有準備仗。
3.3.2 在通信工程開工前,由建設方組織設計人員、現場監理人員、設備廠商技術負責人、施工方等進行全面的技術交底。按工程的復雜程度,可按照不同的專業組織項目施工的交底工作。
3.3.3 現場環境是否同設計圖紙上標注的尺寸匹配,機房結構承重是否符合設備安裝要求,通信設備安裝配套設施(條件)如工程現場裝潢、電力、傳輸、空調、安全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設備安裝位置、走線路由設計是否符合安全、可行及美觀等要求。
3.4 嚴格質量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質量控制組織機構和制定質量控制措施,工程中標后,建立項目的組織機構由公司組建項目經理部,實行項目法施工控制。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項目質量部門職能人員齊全,老中青結合,年齡結構、技術程度結構、專業人員結構,文化層次結構比較合理。同時,強化質量責任領導制度,成立專項檢查領導小組。施工單位對工程施工質量高度重視,堅持把抓好施工質量作為第一要務來抓;落實懲治和預防質量問題工作規劃。制訂懲治質量問題實施方案,對責任分解、組織考核、責任追究等工作作具體規定。明確一把手為質量工作總責任人,各項目、技術等為直接責任人,并實行質量控制的首問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
4 結束語
通過采用多種綜合方式的管理措施,加強在技術控制、企業安全質量管理體系等多方面的運用,形成整體管理的綜合方式,在招投標管理、設計階段、技術控制等多方面的因素,退訂整個技術控制與質量體系的綜合模式,對于提升整個管理有很大的效能。
參考文獻
[1]張寶忠,施坤華.淺論通信工程的成本控制[J].信息系統工程,2010年第10期.
[2]干敏捷.電子通信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年第02期.
[3]李清明.淺談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年第11期.
[4]趙京勝.通信工程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任聰.配電網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J].無線互聯科技,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