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全利
摘 要:技術、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的建設,而城市的建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隨著建筑規模的不斷壯大,在施工的整體過程中,無論是技術還是施工方式、施工設計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但是對建筑的影響卻極其深遠,因此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技術會對建筑物質量造成直接影響,良好有效的建筑物應用技術能夠有效的縮短建筑施工的工期。
關鍵詞: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混凝土
技術的開發應用中,現代的建筑體系不斷的被完善,而這些新興的工程技術為我國的建筑施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針對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體系中所應用到的土方工程、混凝土以及低碳建筑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分析。
1 土方施工技術
土方工程包括建筑施工中一些有關于土的施工環節,例如:挖掘、填筑以及土的運輸等,其中還包括準備工作以及工程輔助,例如:排水、土壁支撐以及降水等。常見的土方工程包括基坑的開挖、場地的平整以及填土和基礎的填筑等。一些大型的項目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對場地進行事先的平整,這是對設計平面的確定。所謂的平整場地即將自然地面進行改造,令其成為人們所需要的平面場地。場地的標高應當滿足排水、最高洪水水位以及生產工藝和規劃的要求,盡可能的控制土方施工的工程量,平衡挖填量。
設計標高在實際中的應用需要考慮到實際的需要,若現場的場地較為平緩,那么標高的設計并沒有其他的要求,在設計上可以按照土方挖填等量的原則進行標高的設計。實際的操作中,對設計標高還應當充分考慮到以下的因素:需要考慮土的性能,例如最終可松性,需要對設計標高進行相應的提高或者在一定的需要下予以降低;而施工中所使用的棄土施工或者場外取土施工,應當以經濟比較作為基礎,并考慮是否因為施工方案會影響到土方變化,并據此調整設計標高。場地的平面調整任務十分繁重,例如對設計標高進行修改,就必須對土方工程量進行重新的計算。
2 混凝土施工技術
現代施工中,若地基較好,那么多層建筑大多會在地基建筑中采用天然的淺基礎,該種方式施工便利且造價較低。若天然淺土層強度不高,可以采用預壓以及夯實、加固等措施,除此之外深層攪拌也是最有效的人工加固方式,通過上述方式能夠形成較為穩定的人工地基。在打樁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首先將施工場地以及場地以下會妨礙到施工的雜物清除干凈;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其次進行定位放線,然后對供電系統以及供水系統予以設置;最后將打樁機安裝好。應當在不會受到打樁影響的位置設置樁基軸線的水準點和定位點,并且應當設置大于兩個以上的水準點。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據此對樁位偏差以及入土深度進行檢查。
打樁機就位后,將樁錘和樁帽吊起,然后吊樁并送至導桿內,垂直對準樁位緩緩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然后固定樁帽和樁錘,使樁、樁帽、樁錘在同一鉛垂線上,確保樁能垂直下沉。在樁錘和樁帽之間應加彈性襯墊,樁帽和樁頂周圍四周應有5~10mm的間隙,以防損傷樁頂;打樁開始時,錘的落距應較小,待樁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穩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錘擊。用落錘或單動汽錘打樁時,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錘時,應使錘跳動正常。在打樁過程中,遇有貫入度劇變、樁身突然發生傾斜、移位或有嚴重回彈、樁頂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等異常情況時,應暫停打樁,及時研究處理;如樁頂標高低于自然土面,則需用送樁管將樁送入土中時,樁與送樁管的縱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拔出送樁管后,樁孔應及時回填或加蓋;多節樁的接樁,可用焊接或法蘭錨接。目前焊接接樁應用最多。接樁的預埋鐵件表面應清潔,上、下節樁之間如有間隙應用鐵片填實焊牢,焊接時焊縫應連續飽滿,并采取措施減少焊接變形。接樁時,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1‰樁長。打樁的質量控制:打樁的質量檢查包括樁的偏差、最后貫入度與沉樁標高,樁頂、樁身是否打壞以及對周圍環境有無造成嚴重危害。樁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1%之內,平面位置的允許偏差,對于建筑物樁基,單排或雙排樁的條形樁基,垂直于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00mm,平行于條形樁基縱軸線方向為150mm;樁數為1~3根樁基中的樁為100mm;樁數為4~16根樁基中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樁數大于16根樁基中的樁最外邊的樁為1/3樁徑或1/3邊長,中間樁為1/2樁徑或邊長。
3 低碳施工技術
所謂的低碳建筑主要指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建造所用的材料以及使用的設備、石化能源的使用量均很低,并且建造以及建筑使用過程中使用的石化能源也較少,且能效較高,CO2排放量較少。目前的國際建筑主流產品為低碳建筑,這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建筑的建造施工中逐步的開始采用各種低碳技術,這不僅僅可以降低能耗,在C排放量上能夠使建筑降低50%。主要的低碳建筑技術形式主要有:外墻節能技術、門窗節能技術、屋頂節能技術以及新能源的利用。其中外墻的節能技術主要有附著保溫層的方式,分別在內層、外層或夾心層設置保溫層。在我國夾心保溫的方式使用較為頻繁;而在歐洲,保溫層多位外附結構,德國保溫層外附的建筑占到總建筑量的80%,其中使用泡沫聚苯板作為保溫材料的有70%;而低碳建筑中應用到的門窗節能技術則是采用了各種新型的節能材料,包括中空玻璃、鍍膜反射玻璃、鍍膜吸熱玻璃、高強防火玻璃以及智能玻璃,其中智能玻璃最為特殊,具有其他材質的玻璃無法比擬的優勢;而屋頂節能技術的應用則是結合了生態技術以及智能技術兩種技術來實現建筑節能,例如通風屋頂的利用,通過可控的通風技術對自然中的空氣流動加以利用;太陽能集熱屋頂可以有效利用太陽能。而一個建筑,其主要的能耗便產生在照明以及制冷中,通過采用新型的技術對能耗予以降低,例如水源熱泵系統以及地源熱泵系統的應用,置換風系統的應用以及地面輻射的利用等;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指通過新型的能源利用裝置以及技術對一些新型的能源予以開發利用,例如太陽能熱水器的利用,光電屋面板、外墻的應用,光電窗間墻以及遮陽板和玻璃幕墻的應用等等。新型能源的利用能夠有效降低建筑在使用過程中C的排放量,達到低碳環保的作用。
4 結束語
環保是當代的主流話題,無論是什么行業都會涉及到環保這一話題,而同環保相伴隨的便是低碳。現在,低碳生活、低碳出行、低碳建筑等,一系列的低碳理念開始深入人心,人在建筑施工建設中如何把握低碳這一概念還需要科技的支持。科學技術不斷的向前發展所帶來的便是施工技術的進步,并且在建筑領域中將會有更多的先進材料以及技術被應用到工程施工工作中去。在新型的社會建筑要求下,必須堅持創新思想,堅持以新科技作為施工動力,更好的完善施工技術體系,開發新的建筑技術,為我國的城市建設做出貢獻。在新技術的開發過程中要注重低碳思想的開發,將環保深入到建筑體系中。
參考文獻
[1]劉軍.對建筑施工常見技術的要點分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2(6).
[2]俞柏南,馮利平,呂夏洪.淺論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0).
[3]李志躍.在城市化進程中建筑裝飾工程功能作用的再解析[J].大眾科技,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