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青 汪進芳
基金項目:本文系賀州學院教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園林藝術設計專業‘產學研與‘項目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hzxysd201302)階段性成果之一;賀州學院2011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景觀設計課程開放式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hzxyjg1037)摘要:景觀設計是一個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專業。當下許多高校通過實踐性教學改革,努力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將教學與實踐環節相互整合。例如,通過啟用“項目制”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項目制”教學并未達到預想的效果,仍存在高校課程與社會脫節,畢業生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等問題。本文主要對“項目制”教學進行分析,研究其在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項目制教學應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景觀設計;項目制教學;應用型人才;雙師型人才景觀設計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方向之一,隨著學科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他主要“以研究和設定建筑、綠化、公共藝術、公共空間和設施諸要素關系為目標”。目前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有:(1)以基本技能培養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教師言傳身教,傳授給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基本軟件操作技能等。(2)注重應用的實踐性教學,如“項目制”教學。通過整合專業基礎知識,完成真實的或虛擬的項目為目標,培養將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項目的能力。兩者各有所長,相輔相成,為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提供了保證。
1景觀設計所采用的“項目制”教學模式
(1)“項目制”教學模式。“項目制教學”是西方高職教育最成功的教學模式改革之一。它通過引進真實的項目為載體,組織學生深入地參加一個完整的項目,融合一門或多門課程的理論知識,經過教師共同參與、系統訓練,由學生完成項目,最后根據學生完成項目的質量來評定教學成果。“項目制”教學改變了傳統封閉的、被動的教學模式,打造出學生自主參與、協作、探索的新型教學模式。此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目前在國內各高校設計教育中也得到了普遍推廣。
(2)項目制教學模式的特點。“項目制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特點:1)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2)打破了傳統沉悶的教學環境,提升了學生的成就感、積極性、自主性。3)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項目實踐中透徹地理解書本中空洞的設計原理等。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5)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項目制”教學在景觀設計實際教學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1)多采用虛擬項目,脫離了項目制教學的真諦。“項目制”教學開展的首要條件是要有充足的項目以及項目儲備,高校作為教育機構,項目來源不足;項目內容單一、滯后,不能與專業前沿同步;多數采用虛擬項目替代,假題假作,虛擬項目雖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但往往因為各類數據來源憑空想象,學生只能坐在教室,紙上談兵,多數想法不切實際,僅停留在設計構思、設計創意方面,而在施工內容和施工程序方面,如實地測量、勘察地形地貌和項目的管理、市場運作、與客戶的溝通、服務以及項目的成本控制、資金的使用等知識與技能得不到鍛煉。
(2)師資能力不平衡。目前,國內高校對專業教師有較高的學歷要求,一般在碩士學歷以上,景觀設計專業教師均畢業于藝術院校的設計專業,教師學歷高、理論能力強,但缺乏實踐經驗。“項目制”教學模式需教師對項目的流程有整體的把握,具備較強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高校急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雙師型”景觀設計課程教師。
(3)高校課程周期短,不利于跟進項目的整個過程。一般高校教學安排周期較短,課時較緊湊,教學任務重。例如,實習實踐,考察采風等課程安排的時間在一周或兩周以內,多數是到施工工地、企業內部、優秀的景觀園區走馬觀花的參觀,無法安排實踐項目讓學生參與,或者由于時間的原因只了解了整個項目的小部分,無法跟進一個完整的項目設計及施工建設周期。
(4)高校基礎設施達不到實踐教學的條件。高校可通過設置實踐基地或創建“工作室”等方式保障實踐教學的完成。但多數高校對實踐基地建設投入不夠,設施設備陳舊,管理不到位,嚴重制約課程的教學效果。“工作室”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帶頭,確保項目的來源充足,項目覆蓋范圍廣,項目深度符合教學大綱,能符合以上條件的較少,甚至以上條件都不達標。
3“項目制”教學應具備的條件
(1)項目來源。項目制教學得以正常的維系,必須有充足的項目儲備,項目內容也要最大幅度地覆蓋教學大綱,項目的完成周期要與教學周期相一致。一是校企合作,利用高校在專業上的優勢吸引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由企業引入的“項目”往往是設計一線的課題,代表了專業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市場最前沿的信息,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獲得最實用的專業技能和應用知識。二是創建校辦公司,高校不缺乏高素質人才,利用高校的優勢培養自己的設計公司(或工作室)。專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工程項目。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采用符合學習深度、有社會價值的、過往已完成的項目,保證教學的項目資源。
(2)師資能力。“項目制”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除具備景觀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擁有豐富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一是聘請企業高素質、實踐能力強的專業人士到學校任教,或者聘請為客座教師,定期來校講課,豐富學生實踐知識。二是學校自主培養“雙師型”人才,學校對教師的培養和管理要有所改變,既要培養理論水平高的高學歷知識分子,也要培養理論和實踐能力相融合的“雙師型”人才,優化教師隊伍層次,提供相應的傾斜條件,鼓勵教師去公司企業掛職鍛煉,培養出自己的項目制教學導師。
(3)課程安排。實行項目制教學要打破以往的教學計劃,根據項目的完成時間制定課程時間。由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人才擔任項目導師,聘請校外專業人士做教學顧問,由項目導師負責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實施,最后由教學院系、項目導師、教學顧問共同考核、評估教學成果。
(4)學校投入。項目制教學成功與否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支持。企業化的辦公環境、專業的設施設備能保障教學任務的順利執行,規范高效的企業管理制度能保障優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總結
景觀設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想得到市場的認可,需在教學中融入實踐技能的訓練,建立教學與實踐之間的融合是培養高水平景觀設計人才的重要環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學校資金、設備、政策上的支持,以及企業的共同協作可以為項目制教學提供保障,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與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模式達成互補,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就業技能,增強自主創業能力。因此,在高校教學中應予以大力支持,積極有效地開展。參考文獻:
[1] 張衛偉.設計教學中如何運用項目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4):150.
[2] 王鋼.庭院景觀項目制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大舞臺,2013(7):189.
[3] 趙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式教學法探索[J].美術大觀,2012(02):179179.
[4] 萬蕾.項目式教學在《景觀設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3(4):110111.作者簡介:馬艷青(1984—),女,山東濱州人,設計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園林藝術設計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