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百變天后”梅艷芳,40歲;“中國最漂亮女演員”李媛媛,41歲;阿根廷前總統(tǒng)妻子貝隆夫人,33歲……三位風情萬種的魅力女人,生命卻因宮頸癌而過早地終結。當這些美麗女性的臉龐從眼前掠過,我們除了感嘆命運無常,更對宮頸癌的兇險有了最為直觀的認識。
全世界每年約有52.8萬宮頸癌新發(fā)病例和26.6萬死亡病例,全球的死亡率約為50%。其中約85%新發(fā)病例和87%死亡病例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每年約有13.1萬新發(fā)病例,發(fā)生率高達發(fā)達國家的6倍,每天約有93人因宮頸癌而死亡。與此同時,宮頸癌又是當前唯一明確病因、可以通過疫苗有效預防并有望被完全消滅的癌癥;達到這個目的的關鍵在于阻斷宮頸癌的誘因——HPV的感染和傳播。
遺憾的是,當下國內大多數民眾對HPV本身、HPV與的宮頸癌的關系的知曉率并不高,在預防方面更是知之甚少。
“起底”HPV
HPV(Human Papilloma Virus)的中文名為“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組病毒的名稱,主要引起人類皮膚和黏膜的增生性病變。它是全球范圍最常見的一種性傳播感染因子,已經有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幾乎每個性活躍的人,在一生當中都存在感染HPV的風險。
HPV共有130余種亞型,按照導致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及致癌的可能性,可劃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尖銳濕疣、扁平疣等良性病變,高危型不僅能導致低度或高度癌前病變,還能誘導癌發(fā)生,尤其是宮頸癌。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婦幼與兒少衛(wèi)生教研室副教授史慧靜介紹說,高危型HPV感染不僅被確認是生殖器疣、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的致病因子,也被認為是大多數外陰、陰道、陰莖、肛門直腸部位癌變的重要原因,并可能與皮膚、咽喉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相關。此外,還能造成女性不孕癥。
從宮頸持續(xù)感染高危型HPV到引起宮頸疾病到發(fā)展成為腫癌,平均有6-8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潛伏10余年;相比之下,生殖器疣一般在感染后數月就出現。高危型HPV感染后,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清除作用有限;并且大多數感染者都是無癥狀的,只有在進行檢測時才被發(fā)現。
HPV的傳播途徑有三類:一是皮膚直接接觸,這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二是性接觸;三是母嬰傳播,母親生殖道的HPV可以通過陰道分娩傳播至嬰兒的口腔和咽喉中,導致嬰兒反復發(fā)作的呼吸道乳頭狀瘤病。
通常認為,青少年是性接觸感染HPV最危險的人群。研究數據證明,近年來,國內的宮頸癌發(fā)病人群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史慧靜整理的數據顯示:在美國,雖然青春期人群僅占性活躍人群的25%,但約50%的性傳播疾病發(fā)生在這個年齡組。HPV在青春期和年輕女性中的累積感染率可達到82%。對女大學生進行追蹤調查發(fā)現:約 30% 入學時HPV陰性的女大學生在性接觸開始后12 個月內感染HPV,而 4 年內 HPV 陽性感染率達到50% 以上。在英國,每年可出現50萬-100 萬生殖器疣新發(fā)病例,高峰患病年齡組為青春期的年輕人群。
史慧靜表示,在中國,雖然暫時未能收集到HPV的相關數據,但可以參照HIV數據看到青少年人群的性活躍趨勢,判斷經性接觸途徑感染HPV的風險:據原衛(wèi)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衛(wèi)組織聯合發(fā)布的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的報告,2006年至2011年9月,每年新檢測發(fā)現的HIV感染者、患者中,職業(yè)報告為“學生”的,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0.96%升至2011年的1.64%;感染的學生,經同性性傳播比例從2006年的8%升至2011年的55.5%,經與異性性傳播比例從4%升至19.3%。
疫苗與篩查
現在已知的人類癌癥有100多種,大多數癌癥的危險因素、致病因素都是非常復雜的,包括遺傳、個人的行為方式、環(huán)境狀況,甚至整個社會的因素都有影響?!暗菍m頸癌比較特殊,它跟HPV感染的關系已經研究得非常透徹?!鄙虾J屑膊☆A防控制中心腫瘤防治科主任鄭瑩表示。
據了解,目前全球上市的HPV預防性疫苗,有默沙東公司的四價疫苗和葛蘭素史克公司的二價疫苗兩種,所謂“幾價”,指的是能預防幾種HPV高危亞型。不過HPV疫苗只能起到預防作用而無法治療已有的感染,因此疫苗接種的主要目標人群是尚未發(fā)生性行為的青少年人群。根據美國相關的研究數據,接種疫苗后,被調查的14-19歲的青少年人群的HPV感染率下降了一半。
HPV疫苗2006年起在美國上市,目前在全球132個國家獲批,在52個國家納入強制免疫范圍。不過,疫苗尚未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獲批上市。
關于對HPV和宮頸癌的預防,鄭瑩提出:篩查和疫苗要并舉,疫苗是一級預防,篩查是二級預防?!皼]有感染HPV的人應該接種疫苗,感染之后可以做早期篩查,現在在臨床上有很好的方法來檢查是不是感染,或者說是不是持續(xù)感染,因為最危險的是高危型持續(xù)感染。早期發(fā)現后,采取臨床治療,就不會轉發(fā)成癌癥。”她說,除了專門做HPV檢測外,還有一般都包含在常規(guī)體檢項目中的巴氏涂片可以篩查宮頸癌。只要認真參加體檢不去逃避,基本上適齡女性都有機會得到篩查。
戰(zhàn)勝和教育
在全球范圍內,HPV相關知識的傳播率并不高,媒體的傳播缺位是重要原因。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系教授孫少晶舉了一個實例:他在最近的兩年中一直講授一門健康傳播的課程,聽課的學生來自全球十幾個國家。他有意識地多次在課堂上向學生詢問他們是否知道HPV是什么,是否了解相關知識。兩年來的觀察發(fā)現:來自美國的學生對HPV都知道,而且對HPV的預防知識也有一些了解;但是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哪怕是來自歐洲的學生就不一定了,有的只是零星知道一點。了解HPV知識的學生說,他們大多是從媒體上獲得知識的。
孫少晶觀察到,美國的媒體,例如《紐約時報》,出現關于HPV的報道是非常多的,有些報道還上過頭條,但其他國家媒體的相關報道就沒有這么多了?!恫t望東方周刊》上海新聞中心主任黃琳做了一項粗略的查詢:2013年4月16日至2014年的4月16日的一年中,國內紙質報紙期刊上關于HPV的學術研討文章有743篇,然而相關新聞報道只有11篇。這11篇中,還有10篇都是制藥公司的相關信息通報,“這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情”。國內媒體對HPV相關知識的傳播力度之弱,可見一斑。endprint
不僅是媒體學者和從業(yè)者,專業(yè)的健康教育機構也看到了教育在HPV和宮頸癌預防中的重要性。國際知名的非營利性健康教育機構“世界健康基金會”(Project HOPE)在過去的3年中為全國范圍內的1200多名環(huán)衛(wèi)女工做了免費的宮頸癌篩查,檢出率達10%;但他們發(fā)現,在某些經濟落后地區(qū),他們?yōu)楫數嘏蕴峁┟赓M的宮頸癌篩查機會,但她們不愿意去。而醫(yī)務人員對此的認知也不容樂觀?;饡虾^k公室項目經理周佳雯發(fā)現:“國內的醫(yī)務人員對HPV的認知度,并不是像我們想象中那么高。普遍情況是,做??频娜诉€知道一些,不做這個專科的人對此就不感興趣了?!?/p>
4月23日,世界健康基金會與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聯合主辦的“HPV與青少年健康專題研討會”暨“宮頸癌/HPV預防教育項目”啟動儀式上,該基金會總裁兼CEO約翰·豪威爾說:“新項目充分體現了基金會應對宮頸癌的核心戰(zhàn)略,那就是教育?!?/p>
這是一項為期5年的項目,將于上海、北京、廣州、武漢、沈陽等14個城市開展,主要針對醫(yī)務人員(婦科和兒科醫(yī)生、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人員)、青少年家長、學校衛(wèi)生老師、媒體、普通公眾這五類人群開展關于HPV和宮頸癌預防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活動,預計接受教育和培訓的總人數超過15萬人次。
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所長傅華說:“大眾現在對HPV和宮頸癌這方面的了解還很不足。當然,公眾接受知識教育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希望各界相關人士共同攜手努力,為青少年們護佑未來?!?/p>
關于HPV的誤區(qū)
1、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感染HPV
HPV的傳播途徑,除性行為外,還可通過直接接觸感染:比如手接觸了帶有HPV的物品后,在如廁、沐浴時有可能將病毒帶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觸到帶有HPV的浴巾等物品,都有可能被感染。
2、如果年紀還小,沒有性生活,就不需要關注HPV
HPV不僅通過性行為傳染,同樣也能經口和接觸傳染。
3、中老年人與性絕緣,不用擔心HPV和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潛伏期一般長達十幾年,如果40歲左右感染上HPV病毒未能及時消除,又從沒有做過宮頸篩查,即使到50歲不過性生活了,病毒可能在宮頸繼續(xù)存在。
4、沒有出現癥狀就說明沒有感染HPV
HPV感染后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因此很多人感染了卻不知道,但沒有癥狀并不代表沒有感染。
5、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有能力清除HPV
HPV感染有低危型和高危型感染。如果感染的是低危型HPV,那么將來導致尖銳濕疣、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的可能性相對小一些。而高危型HPV感染后免疫系統(tǒng)的作用有限,持續(xù)感染比較容易導致宮頸癌,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6、男性不會感染HPV
男性也有機會感染HPV,而且感染的幾率達到50%,這與女性感染率十分接近。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莫菲特·李癌癥中心的研究表明,男性感染HPV的生理機制與女性類似,而且男性通過自身免疫系統(tǒng)清除病毒的能力弱于女性。
7、感染了HPV就會得宮頸癌
大多數HPV感染者在初次感染后都會自愈,不是所有的HPV都可以導致癌癥。不同類型的HPV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同的:
高危型HPV是16和18型:導致75%宮頸癌,70%陰道癌和50%外陰癌。
中危型如HPV-31,HPV-51型:有一定致癌可能,但致癌性弱于高危型。
低危型HPV是6和11型:導致男性和女性約90%的尖銳濕疣病例。
(來源:《HPV媒體健康傳播指南》,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編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