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星
摘 要:數學科測試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必須對出現的各種錯誤找對原因,及時處理,以保證今后不犯或少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這樣做不僅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更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教學;提高學生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10-01
數學科測試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必須對出現的各種錯誤找對原因,及時處理,以保證今后不犯或少犯同樣或類似的錯誤。這樣做不僅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更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測試中常見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基本概念理解不深。
2、基礎知識應用錯誤。
3、應用知識時的邏輯錯誤。
4、知識掌握不牢固,抓不住問題的實質和要害,憑經驗主觀臆斷,導致錯誤或漏解。
5、定義、公式的變形、性質等方面應用意識差,解題方法不靈活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下面重點談談解題錯誤的處理策略:
一、習慣性錯誤的防止策略
此類錯誤包括:審題不嚴,計算粗心;只有計算而沒有論證,有了論證,但推理不完整,關鍵步驟遺漏,表達不清,邏輯混亂,沒有條理,推理能力差;心中認為正確就不加證明,或認為沒有必要證明;該寫的步驟省略;書寫格式不規范,作圖隨意,對圖形觀察不細、不全等等,導致解題過程整體錯誤或部分錯誤。
防止策略:課堂講評中,對這類“不應該”的錯誤采取善意的公開點名的方式,對學生形成有效的直接的大腦刺激,以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平時訓練時應注意論證能力的培養,做完題后,要主動思考,引伸結論,總結方法;要注意論證的嚴謹性訓練,每做一題要做對,做全面,避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錯誤發生;課堂通過教師板演、學生板演等方式培養規范化解題的習慣——即書寫可靠式規范,解題過程條理清晰,嚴謹完整。同時針對學生形成的不良思維定勢,培養學生全面、縝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二、知識性錯誤的防止策略
此類錯誤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對概念、公式、定理理解得不深不透,似是而非,造成死搬硬套公式、定理時出錯;或者由于知識遺忘而對有關的性質不熟;或者題目的條件未搞清楚,而亂湊結論;或者沒有正確理解所給的條件,把一般情況作為特殊情況處理;或者沒有正確理解所給的條件,把一般情況作為特殊情況處理;或者沒有注意隱含條件的存在,擴大或縮小了變量的范圍;或者該檢查時不檢查等等,這些都會導致出錯。
處理策略:
①平時多督促、多檢查、多交流,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并做相應處理。
②教學中對模糊點主動示錯,暴露出錯的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形成健全正確的知識體系。
③幫助學生把握知識本質,培養良好的推證、演算、驗算和解題后進行反思的習慣。
④審題時要仔細把握好題設條件,精心聯想,溝通聯系,既不隨意增加條件,也不能遺漏條件,使題設條件不受題設之外條件的干擾,遇到未證明的結論或條件時,應先證明,再應用,不能想當然,應養成全面地、變化地、嚴謹地思考問題的習慣,當一種辦法行不通時,可考慮另外尋求解法,以求得正確的結論。
⑤看清題意,弄清條件,加強計算準確性的訓練,同時要提倡一題多解,因為這是防止錯誤的有效途徑。
三、思維缺陷的防止策略
此類問題包括:弄不懂題意,造成數學語言轉化上的困難;對隱含條件分不清,導致遺漏條件;分類不當或不分類造成邏輯上的混亂;思路不清晰造成計算或推理上的漏洞;方法不當而無從下手,動了筆卻做不下去,甚至主觀臆斷;思維上消極思考而誤入歧途等等。
處理策略:精心輔導、強化訓練,認真分析出錯原因,采用套題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的思維過程。多重訓 練,防止以后出現類似錯誤。
四、心理障礙的防止策略
此類問題包括:對題目“似曾相識”而產生了求易心理,情緒松弛而淡化思維;由于畏難而半途而廢;由于情緒過度焦慮而思維受阻等。
處理策略:教育學生去掉求易心理,嚴格思維,做到步步有理有據,以免“想當然”;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和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遇到困難多角度多方位加以分析,持久思考;對情緒上的過度緊張、恐慌,可以通過放松法、暗示法、轉移法使之回到正確思維上來。
五、創造性解題中錯誤的處理策略
解題中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對一些較復雜、較生疏的問題,常常采用一些非常規性、遷移性、探究性的創新方法分析解決,導致出現各種錯誤或解題過程不完整,對此,教師應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同時指出其不足之處,幫助其完整解法。只有這樣,才能將他們的思維引向深入。
總之,解題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改正錯誤,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簡捷的分析方法,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更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