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菁菁
摘 要:小學生從字詞句的認識到作文的過程是能力的一種飛躍。作文涵蓋了小學過程所要實現的聽說讀寫幾種能力培養的目標。所以尤為重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強調平時作文素材的積累,注重觀察,以及注意作文后的認真修改,都是搞好作文教學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小學作文;方法;教學;興趣;觀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74-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們語文老師關注的焦點和難點。在整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水平可以說能作為衡量小學生整體語文能力的主要標準,它涵蓋了語文教學所要實現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所以小學作文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只要留心,只要用心,這個教學難點就一定會突破的,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淺顯的認識。
一、 從興趣入手,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低、中、高年級標準要求中,分別強調了樂于寫作,自由寫作和學會寫作的要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興趣的培養,自信心的樹立,是寫好作文的前提。
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應把握好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即使是一篇錯別字、病句特多的習作,我們也要肯定習作中的優點,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在最初寫作時,不要有太多的條條框框,更不要把成人寫作的“中心要明確,立意要新穎,用詞要豐富,思路要清晰”等要求作為衡量的標準套在孩子們的身上,使孩子還沒有邁步就感覺渾身沉重。有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的寫作哪還有興趣可談。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時,我們要善于捕捉到孩子們習作中細小的亮點。比如,一個優美的詞語,一個妥貼的句子,一段通順流暢的文段,都要隨時摘錄下來,在評講習作時展示,或者歸類貼在《課內外生活》的習作欄目中,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將優秀的習作發表到班級主頁中,或者推薦到校報上發表,然后組織學生閱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給學生以激勵,樹立學生敢于以我手寫我心的信心。他們的作文有了展示的機會,心里充滿了喜悅,自然而然寫作的興趣就會培養起來了。
二、注重積累,提高寫作水平
杜甫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句,這里的“萬卷”,是一個量的積累,只有閱讀了一定的量,寫作水平才會有質的飛躍。積累“萬卷”有很多渠道,身邊的渠道就數不勝數。小學生各年級的教材中,優秀的篇目枚不勝舉,可以說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例如:閱讀課文《桂林山水》一文中優美的詞語就幾十個;還有中華古詩詞是文學寶庫的精品,多積累,多品味,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修養,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再者,積累中外名著中的名句精華也對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當然,積累多了知識就成了一座大倉庫,必須指導學生把倉庫中的知識進行歸類,這樣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遣詞造句才能得心應手。積累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有了積累才能自然流暢的傾吐,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積累多了,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積累多了才能夠量變到質變,時間長了,寫出好文章自然會水到渠成,才會“下筆如有神”。
三、認真構思,列舉提綱挈領,或打好腹稿,提倡開展作文前的說文活動
巧妙地構思,合理地構建文章的提綱挈領,突出層次,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因素。一篇好的文章,從布局謀篇到納思成文都需要精心設計。小學生寫作能力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強調讓他們先構建作文的提綱,然后逐段地圍繞提綱來寫。魯迅先生說過:“我手寫我口。”說文即口頭作文,能說便能寫。在說文的過程中,學生自覺地會打好腹稿,或邊想邊說,或邊說邊想。因為說文的章法與文章的做法同出一轍,口頭語言亦潛移默化地表現出文章語言的熏陶影響。同時,說文也是書面作文的前提和操練,教師應充分明白這一點。
四、培養觀察能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作文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認識客觀世界,并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情感和思想的途徑。在這一系列個人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學會觀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培養學生其它能力的基礎。這里所說的觀察,就是讓學生學會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地對自己周圍事物產生知覺活動,也可以看成是他們體驗生活。如何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正如文章前面所說那樣:當一個人心情愉快時,他對任何事都會很感興趣,這時讓他做一件自己平時不愿意做或沒有做過的事情也會表現得十分認真、出色。小學生容易受個人情緒的影響,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被關注事物上。他們會產生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念頭,并會通過多種方式實現細心觀察,如:看、聽、聞、嘗、摸、想……從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時教師最應該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讓他們產生愉悅的心情,以實現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寫出有特色作文的教學目的。
五、參與批改,提高寫作水平
新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提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中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在階段目標中也提出: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文流暢,書寫規范、整潔。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我當教師,改過的作文不計其數,得到深切的體會,無自修自改便徒勞無益,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己的修改能力,教師只加以引導和指導,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決定,這是終身受用的事情。”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指明了作文批改的方向,學生自己學會修改作文,充分體現了學生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習作教學不能機械地走老路子,要解放自己,更要解放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只要我們肯用心,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提高很快,相信我們只要有愛學生之心,勤奮耕耘,鍥而不舍,學生一定也會不斷地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更多的精彩佳作。
參考文獻:
[1] 王淑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反思》《基礎教育論壇》,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