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黔
摘 要: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中往往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動得少,學生難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英語是一門語言實踐課,其需要達到的語言技能是要靠學生個人的積極參加和反復實踐才能達到熟練的境界,這就需要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生;主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351-01
新課標中關于“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部分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要使學生掌握語音、詞匯和語法的基礎知識、具有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培養他們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活動。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者,是教學的中心,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有獨立思維的空間與時間,在課堂上增加學生的活動比例,給學生充足的語言實踐機會,以挖掘其學習潛能。教師要認真從學生的經驗興趣出發,組織形式多樣的語言交際活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角色不再是被動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可以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自己檢測學習效果。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遞知識,而應注重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讓學生自覺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學生不只是被動地聽教師講,死記硬背書本知識,而是要學會利用所獲取的知識主動與小組成員交流和溝通,在共同探討中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景感,更有利于學生的主體參與??傊處熞獮閷W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消除學生的緊張和拘束感,使之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
二、讓學生積極嘗試合作學習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合作學習就是強調學習活動的交往性、協作性和互助性,強調合作的態度和表現,強調交流、溝通和討論等群體互動活動的內在意義與價值。合作學習是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和監控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有個人的獨立學習,又在小組中扮演“專家”或“教師”的角色,與小組同伴共享學習資料,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問題,并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共同努力,以實現小組目標。合作學習可以產生很多積極效應,如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能培養其合作能力,溝通能力,主動探索與研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組織活動的能力。
三、提倡自主學習,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選擇和確定發展方向和目標,積極主動地獲取語言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去發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自主學習的顯著特點。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充分體現其創新精神,要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要讓學生根據對自己行為的反饋信息,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形成自我監控、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和自我反饋的學習能力。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成功的英語學習過程,是一個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所以英語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極為重要。英語自主學習的基本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教師應對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學習活動中的出色表現,以及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習態度,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這不但能刺激學生的進取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四、要滲透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指導
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法。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認真聽講的習慣;培養學生勤于思考,不怕出錯,大膽說英語的習慣;培養學生模仿英美人士的錄音,大聲朗讀、背誦的習慣;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規范,適當記筆記的習慣;培養學生適當查閱生詞的習慣;培養學生適應教師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的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有助于養成學生的學習獨立性,提高學生自覺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良好習慣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有機的進行統一,才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只有以學生為主體,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積極學習,達到耳聽、眼看、動腦、動手、提高自學能力,發展智力,從而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從而達到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