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章
摘 要:時事政治即當前國內外發(fā)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聞。思想政治課教學結合時政教育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育效果,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同時,時事教育還是培養(yǎng)中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能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關心世界、關心國家、關心他人,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
關鍵詞:時事政治;興趣;探究;素養(yǎng);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82-01
眾所周知,時事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是透視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正確認識形勢的一種教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國內外重大時事、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社會生活實際,聯系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只有這樣,政治課堂才能與時俱進,才能顯示時代氣息和生命活力。我在時事教育方面進行了長時間的探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理論材料和實踐經驗。在實踐中收獲了不少寶貴的感性認識,對政治課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意義的理解。教學中我把時事教學作為政治課的主線,經過反復實踐,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大地提升了政治課教學實效。現在我就將時事教育的收獲總結如下:
一、多管齊下,激發(fā)興趣
時事教育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動力,它像磁石一樣能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首先來源于對學習的興趣。然而,學習的興趣并不是憑空產生的,現行教材由于多種因素造成部分內容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中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認為政治課是枯燥無味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針對此現象,我不斷地豐富教材內容,以滿足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以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初三(4)班的周友令同學,他是一名學困生,但政治科成績一直是他的強項,政治課上他深深被政治課中的時事內容所感染,對政治津津有味,每次大考小考,成績都在90分以上。對于他這類學生,除了給他適時鼓勵外,我還在問題的回答上多給他機會,并對他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肯定的評價,讓他對政治課始終保持熱度,給他信心,進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生成
時事教育能充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當代中學生關心天下大事,善于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對新知識和新事物好奇之余有自己的思考。近來,我在課堂教學中就一些熱點話題讓學生進行評述,如在講解“文明對話、平等包容”這一知識點中我就結合了“2012年倫敦奧運圣火點燃激情,傳遞夢想”這一熱點時事,有的學生馬上就回答了:“奧運會就是不同文化的的交流。”我便因勢利導:“那你們:不能給我舉個例子,你所了解的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學生答“如印度的泰姬陵、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俄羅斯的芭蕾舞、法國的香水……”并讓學生對自己所做的回答進行評析,緊接著我便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入今天的重點知識內容“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彼此溝通的橋梁”一個簡單例子,適時引入課堂就能激起思維碰撞的火花,進而引出知識要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時事新聞,讓學生們興奮活躍,如親臨其境,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獲取信息、總結歸納、分析說明等能力,還擴大了知識面,完善了認知結構,培養(yǎng)了綜合能力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關注時政,提升素養(yǎng)
時事教育能有效地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就在于通過教育和教學,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品德課對于學生品格、知識、能力和身心諸方面的提高,起著其他學科、其他渠道所不可代替的作用。時事政治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能幫助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能夠關心世界、關心國家、關心他人,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
在講解我國在環(huán)境方面的國情“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qū)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的環(huán)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這是我國環(huán)境形勢的總特點。”這一知識點中,我就結合了“南非德班氣候大會”,說明環(huán)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問題,世界各國正在加緊合作解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在此基礎上設置問題讓學生加以討論:“在我們校園中學生身破壞的行為;生活中人們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同時結合最近新聞報道的“淮河流域、云南滇池”等地的環(huán)境污染加以分析,對學生發(fā)起愛護環(huán)境的倡議,使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國家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職責,并在課后讓學生寫以“愛護環(huán)境”為主題的倡議書,提升了學生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激發(fā)了學生關心國家、關心社會的思想情感。從而有效實現教育教學目標。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不應該只是以傳播課本知識為己任,而要敢于突破課本的束縛,引進課外知識的教學。在教學中,我們既要充分發(fā)揮時事政策的教育優(yōu)勢;又要利用學科教學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時事政策教育中的熱點或疑難問題。這種將時事政策教育與學科教學活動緊密聯系的方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理論聯系實際,而且做到了以理服人,充分發(fā)揮了時事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政治教師應站在歷史的高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正確引導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生成,這是時代的需求,是政治課教育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 林翳星.思想政治課教育中時事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2] 王海平.利用“近距離效應”,提高政治課教學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