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春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與結構、思維方式與方法、數學思想與觀念。而這些應該在每堂課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因而,我們的每一堂課就必須都實現有效教學。怎樣才能較好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我根據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認為:必須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數學機智教學。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49-01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思維學科,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與結構、思維方式與方法、數學思想與觀念。而這些應該在每堂課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因而,我們的每一堂課就必須都實現有效教學。怎樣才能較好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我根據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經驗認為:必須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數學機智教學。
教學機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使教學機智從有痕到無痕,從偶然性到常態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瞬息萬變,錯綜復雜,課堂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它需要教師正確而迅速地做出判斷并妥善處理,從而促進精彩的生成。下面,本人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機智這一問題進行了嘗試。
一、確立目標,主動參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創設自主學習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1、精心指導,自主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討論、爭論、辨析,讓學生自主獲取信息。例如:學習“零指數冪與負整指數冪”一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原來已經學過了冪的運算法則,現在指數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全體整數,那么,原來所學的冪的運算法則現在是否還成立呢?在此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辨析,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知識上相互補充,思維方法上相互啟發,情緒上相互感染,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此時學生已經完全投入到對知識的思考和探究之中,促使他們進一步去思考。這種不斷激活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斷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引導啟智,自主探究: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是為傳授知識而設計的,雖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少教例是“教師嚼爛了喂給學生吃”,唯恐學生“噎”著,“教師搭好梯子讓學生爬”,唯恐學生“摔”著。新課程要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創造能力,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以“探索嘗試”為核心來設計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練中悟”。
這種教學,通過學生自主研討、自主分析,使學生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領悟到了數學中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可見,只有把數學課的課堂定位于探索科學思維的實驗室,建立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的基地,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師生合作,才能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課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學習活動是學生能否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明顯標志。只有學生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因此,學生能否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難點。要解決這一難題,在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作為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以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通俗形象。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像語文的描述性、美術的直觀性、體育的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以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程標準也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因此,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生活實際的問題,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問題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是構成學習動力的前提,無疑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積極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需要和興趣。
我們知道,引入新課一般有開門見山的直導式,有觀察規律的發現式,有實驗操作的演算式,有具有誘惑力的問答式等,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創設與課本有關的問題或通過誘導的方式提出問題。例如:在引入“過三點”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出打碎了的圓形玻璃鏡,然后提出問題:
總之,教學機智要求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精深的思維能力、敏捷的反應能力,還要求教師有樂觀的情趣、開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豐富的閱歷等品質。只有擁有優秀的教學機智,并讓它時時閃爍智慧的光芒,才會將課堂演繹成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小世界 ——有和風細雨,有涼風習習,有浪花點點,有激流滂湃,這才是真正充滿活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