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潔



2000 年,我大學畢業。身邊的女孩獨自一人去了西藏,那時她坐火車硬座從武漢到成都再轉飛機到拉薩,幾天幾夜,站在布達拉宮前面拍下的照片,青春的臉龐在高原的陽光下閃閃發光。她是我一直羨慕的女子,灑脫、勇敢。我從不曾活得如她那般率性,我那么羨慕她,羨慕她獨身走西藏。于是,從那時起,我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去西藏,如她那般完成對自我的肯定。
2 0 0 6 年,我在上海。麗江已成小資青年的聚集地,西藏更成了骨灰文藝青年的朝圣地。我已經有足夠去西藏的錢和時間,但是我仍然沒有動身。也許,西藏之于我,不僅是旅行, 而是在這途中尋找另外一個自我。
2 0 1 2 年,我經歷人生的一些事情,在起落與紛雜里,我終于去了西藏。我希望看見一片新的天地,遇見未知的自己。
大昭寺的陽光啊
請允許我對你匍匐而行
抵達拉薩已是夜晚11 點,高原凜冽的空氣刺激著人的神經。吸氣再呼氣,是的,這是我要的空氣,雖然有些稀薄但是那么甘醇,空氣里也能聞到原野的氣息。
拉薩是一座具有1 300 多年歷史的古城,布達拉宮、大昭寺等世界文化遺產使這座古城聞名于世。大昭寺是次日早上就要去的。站在大昭寺廣場上仰望, 陽光在藍天里毫無保留地傾瀉下來,第一次,感覺自己和天離得那么近,身體和大地在一起。
在西藏有“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薩城” 的說法,因為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演化成為今天的“拉薩”。寺內不大的天井里, 匍匐著從各方來的信徒。他們或手持轉經筒虔誠祈禱,或在大昭寺的活佛前三拜九叩,一步一行,在我前方的一名女子因為磕頭,額頭已經紅腫。
從天井可直達后面的回廊,回廊后面的墻壁上都是古老的壁畫,因畫滿了佛像被稱為“千佛廊”。由于時間久遠, 有的地方已經剝落了, 壁畫所用的顏料是天然的綠松石和紅珊瑚, 至今還保持著鮮艷的色彩。 大昭寺的主殿是坐東面西。長明酥油燈后是大昭寺主殿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從正門開始;外院是后來修建、擴充的,而主殿是1 400 多年前的建筑。主殿周邊有很多小的佛殿,面積也就二三十方平方米,里面都是來朝拜的藏民。
從大昭寺出來,轉經的信徒越來越多了,手中的轉經筒不停地轉動,口中念念有詞。他們無怨無悔,所有美好的愿望在經筒轉動的瞬間得到寄托。
瑪吉阿米
你會在月光下等我嗎
八廓街的瑪吉阿米對于城市人而言并不陌生。從大昭寺出來,沿八廓街順時針向里東北方向走,就能看見“瑪吉阿米”,這是一個小酒館,也是當年倉央嘉措和他心愛的姑娘約會的地方。
這個藏式的小樓還保持著300 年前的模樣,土黃色的墻體,黑白相間的窗戶。從窄窄的門里沿陡峭的樓梯旋轉而上,仿佛剎那間穿越了時光隧道。身后是充滿力量的大昭寺,前面是自己心愛的姑娘。
瑪吉阿米的三樓是個天臺,坐在拐角處可以看見整條八廓街。各種不同的人在這里駐足。翻開留言本:
拉薩,我來了,騎行一個月。朵兒,成都。
曉曉,我在這里,想你。ALEX,深圳。
我祈禱我身邊的朋友都能快樂:) 小白,北京。
許多年過去了,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漸漸地走遠了,但是他們的故事還在, 也留給了人們懷念愛情的地方。東山之山的瑪吉阿米,已經成為城市人在拉薩的精神驛站。
西藏美食
【藏紅花松茸湯】
瑪吉阿米的一切飲食都印證了“文藝”二字,小資而且有氣質。松茸湯用小小的金邊骨瓷碗裝著,淺淺一盅, 泛著金色的光,煞是好看。湯上漂著兩三絲細碎的藏紅花把湯映襯得格外精致。
【魯朗石鍋雞】
魯朗是距拉薩不遠的林海,因海拔不高且有森林覆蓋,所以盛產菌類。這里有種特制的石鍋,形狀如同青銅器般,厚約3 ~ 4 厘米。用火燒很久水才會沸騰,相應的,湯也很久才會冷卻。用這種鍋煲山雞,加入各種菌類, 堪稱人間一絕。雞湯入口醇香而不膩, 異常滋補。
【川香冷鍋魚】
在拉薩生活久的人,因為高海拔, 味蕾需要強刺激才能敏感,因此川菜店在西藏特別多。當然這也是四川與西藏鄰近的緣故。拉薩河里的魚都非常肥美,自然生長。川菜的冷鍋魚用野生魚做原料,將魚通過爆、炒、熬等工序,先后放入各種佐料, 魚烹調好后才連火鍋料一起裝鍋, 端上桌時,魚已烹熟,鍋卻還是冷的。這種冷鍋里的魚,肉質鮮美入口即化,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