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兩面之詞—關于革命問題的通信》
【法】雷吉斯·德布雷 趙汀陽 著 張萬申 譯
中信出版社
2014年6月版
作為趙汀陽的資深、鐵桿讀者,讓我來對他的新書《兩面之詞—關于革命問題的通信》說三道四,還是比較合適的—他是深刻地影響過我的唯一中國哲學家。
當然,既然是通信,趙師只是作者之一。另一作者是法國哲學家雷吉斯·德布雷。德布雷同志當年是切·格瓦拉的革命戰友,并肩扛過槍在南美叢林里打游擊,不幸被俘。薩特等人曾為營救他而積極奔走。從玻利維亞的監獄回法后,他以筆為槍,繼續哲學上的革命,繼續和資本主義鬧翻,如今,已是74歲的革命前輩了。
“革命首先不是一種造反,而是一種哲學。”這句挺有哲理的革命話語是他的名言。
于是,一個是中國最具原創性的哲學家(在我的印象中沒有之一,其“天下體系”等理論頗受國際矚目),一個是法國從實踐到理論都對世事洞若觀火的哲學家,他們的通信典型地體現出了一種“中西對話”。換句話說,這并不僅僅是兩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而是現在的中國和西方的一種相互“理解”。《兩面之詞》隱藏著中國和西方要在對方面前確立自己的“存在”的密碼。
這本書的法文版在法國很暢銷。我認為,這并不僅僅是很多法國人具有閱讀思想類著作的能力和興趣(比方說,他們每年的高考作文似乎都志在提升一個民族的頭腦—進行哲學訓練,相比之下,我們每年的高考作文似乎只對培養不會思考而只會煽情的文青感興趣)。無法排除這種因素:法國讀者想從這本書中一窺中國的“軟實力”。這是對未來的預見性的閱讀,而有能力看到未來的人才可能把握未來。
這本書雖然是兩個思想精英的對話,但兩位哲學家都不是喜歡用晦澀術語這類“學術黑話”的人,敞開了直搗問題,字里行間都可以看出真誠、犀利、幽默,還有調侃(主要是德布雷老師在玩,趙師年紀小了21歲,主流姿勢是恭敬,且貫徹始終)。
好,兩位牛人的對話,能夠碰出些什么?又能對今天世界上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利益,甚至改變了我們,把我們變成了某種“存在”的很多東西—包括革命、媒體、國家、權力、市場、話語方式、民主、思維方式,等等—提出什么樣的真知灼見?
當討論到革命時,德布雷說:“唯一跳出星球運轉的循環意義外的革命不是政治革命而是技術革命,因為只有它們才是不復返的……互聯網和集裝箱比某某、某某、某某某(注:革命領袖)更實際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而在討論到現代社會的各種 “數字化管理”時,趙汀陽說:“現代建立了各種嚴密可靠的系統,但也有個缺點:脆弱。”又比如,當討論到中國土豪(肯定也有官家夫人、“官二代”)去法國買各種奢侈品時,德布雷老師毫不客氣地指出:“你們的旅游者成千上萬地來巴黎買路易威登包和愛馬仕香水,這可以理解,這是經過幾十年的貧窮和匱乏的后遺癥。”又比如,當討論到新的全球性權力時,趙師說:“‘服務就是力量,導致全面依賴的全面服務必定形成全面統治……哪里有自由空間,哪里就有新權力出現。”
這些洞察幾乎讓人絕望。這個世界很少是按哲學家們所推崇的“真”、“善”來運轉的,他們剩下的一件事情似乎就是揭露殘酷。而當兩位討論到,這個世界是由神話、烏托邦、謊言所“動員”時,讓人想到蘇格拉底和色拉敘馬霍斯關于“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的討論。世人都在夢中生活,唯有哲人掙扎著要覺醒過來。

《講學札記》
錢穆 講授 葉龍 記錄整理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4年7月版
1949年至1964年,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期間, 所開課程計有“論語”、“孟子”、“中國通史”、“中國經濟史”等十余種。1970年代,葉龍先生將其整理編寫,經錢穆先生刪改潤飾,所計百余條講學札記,分為思想與學術、歷史講論、文學評述、為學與做人、人物點評等五大類。

《經濟學就這么有趣》
梁小民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4年8月版
同樣是跟風制作同一部熱播過的日韓電視劇中主角穿過的服裝,為什么有的廠商賺錢有的不賺錢?為什么窮國的富人比富國的富人更愛打高爾夫球?……經濟學家梁小民以中外歷史、文學、新聞時事、社會現象為線索,講述了看似平常的日常現象背后包含的經濟學原理、商業運作規則及企業管理策略。

《給孩子的詩》
北島 選編
中信出版社
2014年7月版
57位不同國別的詩人,101首不同風格的新詩,北島親自甄別、挑選,將自己心目中的最適于孩子誦讀、領悟的短詩公布于世,“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實現詩人長久以來的夙愿。重繪新詩版圖,確立經典標準,詩人、篇目、譯文的擇選,都體現編者一以貫之、別具手眼的詩學理念與美學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