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趣華
摘要:青少年是我國的未來,青少年在社會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多,因此加強青少年社會工作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實現他們個人價值的體現。本文通過廣泛的社會工作經驗,系統分析了關于青少年工作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青少年 社會工作 原則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青少年社會工作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發展,降低青少年社會犯罪率,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1 青少年特點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青少年呈現出不同于其它年齡段人的特點:一是具有多變性。青少年的心理還不成熟,他們的獨立決策的意識還不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當他們做出某個決定或者行為時,可能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導致他們對自己的決定與行為進行否決。二是具有創新性。青少年處于思維活躍期,他們思想比較前衛,敢于大膽想象,敢于突破傳統的束縛,同時現時代的青少年具有不服輸的特性,他們不怕失敗,因此他們的創新能力比較強。三是具有叛逆性。青少年正處在叛逆時期,他們自我意識比較強,他們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的忠告持反對態度,越是社會認為正確的東西,他們就越反對,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出現犯罪的直接原因。
2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策略
2.1 發展性服務策略。發展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指能夠發展社會資源和青少年潛能,使青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強。發展性服務主要是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發展而開展的社會服務工作,這也是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比如在社區服務中開展的“陽光助成長,潛力無極限”,就是通過對青少年的個人能力進行分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提高他們的自決能力。
2.2 預防性服務策略。預防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指通過社會工作的各類服務,對一些潛在的,阻礙社會功能有效發揮的條件和情境進行早期發現和控制。預防性服務是避免青少年產生不良問題的關鍵,因此要積極開展預防性服務活動。比如,在社會活動中,積極組織即將出現問題的青少年參與到社會工作活動中,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講解、心理輔導、圖片宣傳等,讓他們參與到志愿者組織的活動中,并且幫助他們宣泄心中的不滿,釋放他們的壓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3 治療性服務策略。治療性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指運用各類專業方法,協助青少年恢復處于崩潰邊緣的社會功能。筆者在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遇到過一名問題青少年“小豪”,其因為家庭原因,早早退學,之后與社會不良人員交往后,進行偷竊,后來被判刑,出獄后,自己想從新改過,但是感覺社會對其是采取異樣的眼光,感覺自己已經被社會拋棄了。根據“小豪”的描述,筆者認為其內心的品質是良好的,因此筆者通過與其父母、同學朋友溝通,通過定期幫其進行心理輔導、法律宣傳,并且為其積極尋找工作,實現其個人價值,樹立他的信心,讓他成為一名社會有用人才。
3 如何開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會主義管理體系中,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樹人的功能,加強對青少年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實用人才。
3.1 對青少年進行人生價值觀教育。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由于每個青少年所經歷的社會歷程不同,他們都對社會的認識存在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會影響青少年的社會行為,而且這些觀點帶有很大的誤區,心理學認為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階段中心理最消極的時期,大多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都認為自己不快樂,因此,他們的人生觀往往也是消極的。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幫助青少年(特別是社區青少年)在形形色色的人生觀中分辨真偽,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2 對青少年進行理想教育。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在青少年群體中普遍存在,這些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常常引發青少年對社會的不滿,進而會導致各種社會犯罪的出現,因此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合理引導青少年敢于面對現實,結合現實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發展規劃。當然理想目標要高于現實,但是也不能毫無依據的設定理想目標。
4 提高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措施
4.1 把握青少年需求,提升服務理念,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要注重體現優勢視角,引導和幫助青少年以更加積極和正向的方式面對成長中的困難、問題和挑戰。
4.2 拓展青少年服務的領域和范圍,一方面,要推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發展。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農村地區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重點關注農村留守兒童以及流浪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4.3 積極開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整體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是畢竟青少年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其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家庭、學校、社會應該建立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強保護青少年的權益和立法工作,為青少年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
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發展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關注社會明天的發展,因此以青少年健康發展為主要目的,正確認識和引導青少年,并運用專業社會工作的各種價值觀念、方法和技巧,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自由發展,以幫助他們與社會達成一種良好的適應狀態。
參考文獻:
[1]莊曉蕓.香港青少年社會工作的經驗及其啟示[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2]陽佳星.兒童青少年社會工作中桌面游戲的應用初探[J].青年與社會,2014(5).
[3]郭鈺.犯罪青少年矯正社會工作的個案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