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觀看2010年羅馬大師賽決賽納達爾對費雷爾的比賽,運用數據統計法對比賽中的技術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納達爾在發球、接發球、截擊、底線、放小球、高壓球技術方面相對費雷爾占有優勢。從而得出關于網球運動的比較全面的、系統的資料,從結果中看出現代網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即“積極進攻、快速、全面”。
關鍵詞:羅馬大師賽 男單技術 發展趨勢
納達爾在ATP的最新排名為第1名,是一名防御型底線型球員。他利用強而有力的上旋球、快速移動的腳步、堅強的意志力,持續壓迫對手,迫使對方失誤。他在紅土球場的表現格外優異。納達爾最厲害的武器,是左手正手的強烈上旋球,他以球拍隨揮繞過自己頭頂的動作,賦予球極大的旋幅。
費雷爾在ATP的最新排名為第11名。費雷爾曾把自己稱作為最差的世界前100,但在2007賽季,他成為最讓人眼前一亮的球員。在奧克蘭和東京,他證明了自己可以在任何場地上奪冠。在上海,他證明了自己不單單是“穩定男”,還是世界上接發球最出色的球員之一。
因此通過本屆羅馬大師賽的比賽,可以從以上二者的技術及打法上看出現代網球運動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即“積極進攻、快速、全面”。
本文通過對羅馬大師賽男單決賽的技術分析和發展趨勢的預測,為網球運動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和參考,且對網球運動的訓練、比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達爾和費雷爾
表1 球員基本情況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收集、整理男子單打技戰術特點、手段等相關文獻資料,全面了解該領域的發展狀況、趨勢和研究的最新動向,為本文研究提供文獻依據。
1.2.2 錄像觀察法。所有錄像及技術統計資料均來源于2010年羅馬大師賽男單決賽——納達爾vs費雷爾。
1.2.3 數理統計法。通過觀看錄像資料所得的發球、接發球、底線、網前截擊、高壓球技術以及主動進攻和非受迫性失誤等數據進行統計學的處理分析并得出結論。
2 結果與分析
2.1 發球技術的統計分析 與硬地球場上網球選手很重視發球不同,在紅土場上發球技術是一個相對次要環節。因為在比賽中,即使發球的技術優勢十分明顯的選手也不能占到很大便宜,當然這和土場球速慢有著直接和決定性的關系。但就發球技術本身而言,所有選手都在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技術,以期望在對決過程中,通過發球達到先發制人的效果,使對手陷入被動,或者在多拍來回球中,使自己處于較有攻擊力,較為主動的一方。
2.1.1 發球效果的統計分析
表2 2010羅馬大師賽納達爾對陣費雷爾的發球技術統計表
■
從表2可以看出,在一發成功率方面,納達爾的一發成功率為80%,相對于費雷爾的71%,要高出9個百分點;在保證較高的一發成功率的基礎上,納達爾加強了發球的進攻性,其一發得分率達到77%,而費雷爾的一發得分率為62%,從一發的環節不難看出,納達爾明顯占了上風。納達爾的二發得分率為63%,ACE球為3個,費雷爾的二發的得分率為39%,ACE球為1個,可以看出,雙方的差距較大,費雷爾在二發保證成功率的同時,其發球的質量明顯下滑,這也是費雷爾在以后的訓練中所要提高的地方。
2.1.2 發球落點區域統計分析
表 3 納達爾與費雷爾對陣時發球落點區域統計表
■
2.2 接發球技術的統計分析 接發球是網球技術中最難掌握的關鍵技術之一。說它難掌握是因為在比賽中,發球方處在主動地位,對方發過來的球會結合自己的站位以及技術漏洞來讓接發球一方還擊一個菜球或無法碰到球,進而再讓自己直接得分,使接發球一方一直處于被動挨打的處境。網球比賽中,發球局一般是發球方獲勝,但是如果接發球方要想在比賽中獲得勝利,就要通過高質量的接發球破掉對手的發球局。
2.3 網前截擊技術統計分析
表4 納達爾與費雷爾比賽中的網前截擊成功率對比統計
■
可以看出在比賽中雖然費雷爾的截擊次數比納達爾多但是成功率很低,納達爾在有限的兩次機會中都把握住了機會,這也側面的說明了在比賽中費雷爾面對不是很好的機會冒然截擊,導致了無謂的失分。
2.4 底線技術統計分析 底線技術主要包括:底線正手上旋、底線反手上旋和底線反手削球。底線技術是整個網球運動技術中的一項重要進攻技術。對于任何優秀網球選手而言,扎實的底線技術是不可缺少的。
表 5 納達爾與費雷爾底線技術得分對比統計表
■
正手上旋球優點在于既具有進攻性又具有穩定性,易于發大力,落地后,球體給地面一個向后的摩擦力,加上球體本身的重力對地面的作用力是向后方的,而地面給球的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上旋球具有一定的前沖力,是重要的進攻手段之一。由上表可知,納達爾在比賽底線對攻環節中,使用底線正手上旋技術119次,其制勝分達87.4%。費雷爾在與納達爾的底線對攻中,使用正手上旋68次,制勝分率為86.8%,與納達爾相差無幾,但是在正手上旋球技術使用的次數上,卻比納達爾少了近一倍。
2.5 高壓球技術分析 高壓球指的是不等來球落地,在空中就將其扣殺回去,此種球殺傷力極大但擊球者需具備良好的空中定向、判斷能力及熟練而精準的腳步移動能力。落地高壓則相反,一般是來球較高但飄忽不定,在很難取到最佳點將其凌空擊回去的情況下,讓球落地反彈后再尋高點扣殺。
3 結論與建議
①發球是比賽的關鍵技術,必須重視和提高發球質量,才能在比賽中達到最佳戰術效果。納達爾的發球質量要遠高于費雷爾,在第一盤結束之后,納達爾的二發得分率高過費雷爾25個百分點,這也是他能夠破發得手的關鍵所在。
②在接發球方面雙方剛開始都表現的很好,尤其是費雷爾在10局比賽中共破解了對方的五個破發點。由于中斷比賽,費雷爾進入狀態比較慢在第11局的時候丟掉了自己的發球局,在關鍵的時候也沒有把握機會破發。
參考文獻:
[1]張奇.影響網球攻擊性發球的環節[J].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體育部.
[2]陳艷.現代網球技術風格發展的趨勢[J].中國體育教練員.
[3]張奇.網球接發球技術方法之我見[J].科技信息,2008(1).
[4]Richard Schonborn.現代網球技術要點和改進辦法球技寶典[J].2003.
作者簡介:
申亮(1984-),男,助理講師,陜西寶雞人,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畢業,教育學學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體育課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