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菊紅
【摘要】藝校的學生大多具有性格外向活潑,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具有很強的興趣等特點。然而因為年齡還小、人生經歷所限,從而自身心理調控能力不強。如何提高藝術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走出校園時能很好的與社會融合,最終培養成德、藝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建構愉快政治課堂,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充分利用藝校學生性格外向,思想活躍的特點,這樣才易于讓藝校的學生們接受政治教育。
【關鍵詞】政治;藝校;課堂;愉快
1引言
藝校是主要是培養藝術人才的地方,因而大部分藝校學生認為只要學習好本專業課程就夠了,卻忽略了一個優秀的人才是需要全面發展,德、藝兼備。尤其對政治課的學習缺乏熱情,存在嚴重的“重專業,輕文化”情況,缺少學習政治的積極性,輕視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把絕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藝術專業課。對校內外、國內外發生的大事可謂毫不關心,以致于有不少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政治參與熱情總體不高,導致有些學生在道德認同上以及道德實踐上存在較大反差。有些學生由于受到形形色色的社會環境影響,無疑是給藝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雪上加霜,再加上存在少數學生不能嚴格律己,這就可能導致一些學生做出極端行為。這種思想狀態不僅影響了藝校的學習管理還耽誤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這就需要打破傳統政治教學思路,將死寂的政治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使學生樂于學習政治,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
2如何建構愉快政治課堂
愉快教育是由于學生學習負擔較重以及缺乏學習興趣等實際的教育現象而提出的,具有中外樂學思想的精髓及目前藝校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大量課堂案例表明,愉快的課堂可以擺脫學生對政治的反感,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易于學生接受政治教育。如何建構有藝校特色的愉快政治課堂,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而愉快的學習氛圍顯得至關重要。然后在愉快的政治課堂上啟發學生的心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進而提高藝校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2.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活動,若想使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就需要做到樂教,只有兩者互相補充,進而相得益彰,方能產生情感的共鳴,這樣就能使教學做到事半功倍。大量課堂案例表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常帶著深厚的感情色彩。如果學生喜歡這個老師,學生就會“愛屋及烏”的認真聽這個老師講課;反之,課堂上則會出現“身在東吳心在漢”的情況。若想學生“親其師,才信其道”,樂于學習政治課,老師則需放下師道“架子”,和學生建立朋友般的情誼,但同時不忘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只有和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在課堂上才會聽老師的話,才會對政治教學產生興趣,才會以老師為榜樣。然后老師再以身作則,欲想學生做到,老師必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要做的事,老師也不去觸碰。這樣學生才會以老師為榜樣學習政治,常言道一個光輝的榜樣勝過十“打”教科書。
2.2打造貼近生活的課堂氛圍
根據心理學研究,如果學生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生活中場景相近或者學習的內容能用于生活,學生就會很容易產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樂于學習。政治書本上大都是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很難與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交集,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很枯燥。如果將政治賦予在實際生活之中,就能夠使學生不經意間在生活中發現政治、學習政治。進而使學生對政治產生親切感,以改以往不敢興趣的狀況,在課堂上樂于汲取思想政治知識。
因此,教師要嘗試有效的方法將政治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發現政治具有很強的生活性與實用性。例如,在課堂上將時事政治與我國人民幣升值、青奧會、中國申辦2022年冬奧會等掛鉤,通過身邊的大事,激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此外,政治課可以從課堂走出去,將政治課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用課堂上學習到的政治理論來分析討論生活生產中的現象,因而促進學生的興趣及增強學生對政治的理解。比如可以利用藝校學生大都比較外向的特點,組織學生參觀工廠、走進農村、為革命烈士掃墓、到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課外形式,是對政治課堂教育的深化。
2.3優化教學語言
語言是課堂教育時情感交流與知識傳承的主要媒介,故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教學語言的使用上。若要使枯燥政治課充滿藝術魅力,教師就需要發揮語言的感染力,打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建構愉快課堂。首先,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須做到通俗易懂,形象具體,深入淺出,如此方可被學生接受從而產生繼續深入學習的興趣。然后,可將課堂語言盡量打造成幽默風趣的風格,進而創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學生在笑聲之中更易于接受知識。此外,教師盡量在不同的教材主題下穿插一些相對應小故事,幽默笑話或趣聞軼事來調動課堂氛圍。
2.4充分利用多媒體
教師在課堂中可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幻燈片等教學方法,使用這些現代化儀器可將抽象的書本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盡量將藝校學生的專業課知識通過多媒體與政治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既樂于觀看多媒體又能使學生認識到藝校生不僅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多媒體可將學生從抽象的書本知識中走出來,變抽象為具體,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書本知識,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打造一個愉快的政治課堂?,F在的學生接觸的新科技很多,學生樂于手機、電腦等,教師可適當“投其所好”利用在這他們喜歡的東西去引導學生學習,他們感興趣的事更容易調起其積極性。
2.5靈活提問
提問是任何一門課課堂教育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新的教育體制下,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早已不適合現如今的政治課堂教育。身為一名政治老師,不僅要掌握教育理論知識,還要結合政治學科的獨特性,摸索新的教學模式,靈活使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用巧妙地提問開拓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僅營造了愉快的政治課堂,還能使學生學習的更加深入。比如教授關于情緒的問題時。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范進中舉》中范進發瘋的視頻引出新課,接著向學生提問:范進為何在中了舉之后還會發瘋呢?學生的答案很自然地會引出接下來的課程。
藝校學生具有性格外形,思想活躍、表現欲望較強的特點,很希望自己的觀點及想法得到老師與同學的認可。教師要充分發掘這一點,引導學生討論發言,使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政治知識,進而打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
3結語
目前,藝校的政治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不斷摸索課堂教學的新方法,改變以往政治學習枯燥無味的局面,打開思路,營造輕松愉快的政治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政治課堂教育樂于被學生接受,從而提高政治教育的效率,為藝校學生的德智教育增添上濃厚的一筆。
參考文獻:
[1]甄秀娟.四大因素讓政治課堂更高效[J].才智,2012,(15)
[3]覃根喜.運用愉快教學法提高政治課堂效率[J].教育界,2011,(14)
[4]羅展.小議增強政治課堂的趣味性[J].華人時刊(中外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