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仙子
【摘要】小學英語教育是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初始階段,如果“教”和“學”的方法不夠科學,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現象”或“啞巴英語”。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陶行知先生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分析了小學英語教育中運用“教學做合一”教育理論的必要性,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了這一方法論思想在實際中的應用。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 小學英語教育 陶行知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22-02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教育的開拓者,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研究總結了一系列教育原則和方法,特別是他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學主張,對小學英語教學非常適用[1]。
小學英語教育是英語課程的基礎學習階段,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正確,容易導致學生厭學、甚至失去英語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容易出現“啞巴英語”或“聾子英語”現象,并且直接影響初中乃至后續的英語學習。因此,需要改變傳統“教”和“學”的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
本文結合實際教學過程,對小學英語“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
1.小學英語教育中引入“教學做合一”教育理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認為[2]:傳統教育只注重機械灌輸,死記硬背,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教和學都脫離了“做”。他要求教與學都要與實踐相結合,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英語是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與世界接軌的語言工具,因此學好英語尤為重要。小學英語更是啟蒙階段、基礎階段,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基礎語法、具備基礎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學會英語課程學習方法等。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一般都具有強烈的學好英語的愿望,如果在此階段,教師采用機械的講解、模仿和背誦的教學方法,一方面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學生僅僅學會了模仿,沒有學會英語語言的實際交流能力。這種情況一旦在小學階段形成習慣,必然影響后續階段的英語的學習。據統計,當前國內大學生中,能夠正常進行英語交流的學生比例不足兩成。因此,我們必須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練,“學用練合一”,以適應英語教學的要求。
2.如何實踐小學英語教育的“教學做合一”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述:“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因此,“教學做合一”實際上是把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書本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中心,突出強調了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3][4]。那么,小學英語教育中應該如何做到“教學做合一”呢?
(1)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營造真實語言環境
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的定義中說到:“先生拿做來教, 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 方是實學”。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使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這樣才是“真教真學”。
評價一節英語課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教師能否在課堂上使用英語自如地進行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所用英語用語的難易程度,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而定。對于小學生來說, 他們的語言功底還很薄弱,使用的英語課堂用語應該以簡單易懂的句子為主, 最好輔以相應的動作、手勢加以解釋。
(2)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采用的是“講解+練習”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享有絕對的權威,而學生只能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完全是消極的、被動的接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忽視,主動求知的精神也受到嚴重壓抑,所以,教學過程中幾乎沒有什么民主可言。陶行知先生主張: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合作、開放、平等、愉快的朋友關系,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這正是“教學做合一”的前提。
(3)創設生活情景,實現實踐教學
陶行知先生“行知合一”理論認為:“行是知之始”,即:行(做)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創造的基礎,身臨其境,動手常識,才有真知,才有創新。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重視實踐,只有在實際的生活情景中,才能學會真正的英語交流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經常使用且效果較好的情景有以下兩種:
特定場所情景:通過在課堂上設置一些場景,假設學生置身飯店、超市等場所,然后進行這些特定情景中發生的英語對話教學。
人物關系情景:通過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或朋友,得到運用語言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構建不同的人物關系,進行相應的對話。
3.總結
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鄉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創造教育”、“教學做合一”、“愛滿天下”等教育思想對過去和現在的教育都有著實際的指導意義。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從“利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創設實踐情景教學”三個方面探索了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小學教育任重而道遠,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學英語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曹列文,沈鎮.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再認識[J].生活教育,2013, 8:88-89.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諶安榮.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內涵及教學論意義[J].云夢學刊,2004,11:91-93.
[4]程瓊.排除消極心理因素提高英語教學成績[J].生活教育,2009,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