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利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是近年來新興辦學模式,但其英語聽力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學生過分依賴課堂聽力教學內容,缺乏主動的英語聽力活動認知,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以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滿足其在國外生活學習的需求。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 英語聽力教學 元認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15-01
1.引言
基于全球教育理念的整合及教育資源的共享,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越來越受到關注,已日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多呈現為“2+2”或“3+1”,即在國內高校就讀2-3年,修得相應學分并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中外合作辦學培養目標是具有國際專業視野的綜合型人才。為滿足學生在外方院校生活學習的需要,學生應具有較高的“生存英語”及“學術英語”應用水平。鑒于此,聽說能力的培養在中外合作辦學班級極其重要。以英語聽力教學為例,僅依賴聽力課堂有限的聽力教學內容遠遠不夠,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策略培訓,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及元認知策略培養的重要性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聽力教學短期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順利通過雅思聽力測試,這與中外合作辦學招生生源基礎差、底子薄成為矛盾對立體。從學生方面來看,學生詞匯量偏小,發音不標準,往往聽到發音不能有效地認知處理并在心理詞庫中準確地定位所聽到的單詞。語法知識薄弱,背景知識匱乏,部分學生很難準確地運用語法知識、背景知識有效彌補聽力獲取信息的不足。此外,學生在聽力學習中過于依賴課堂內容,沒有系統的聽力學習計劃,大多學生以考試為導向,使得聽力學習枯燥乏味,無法滿足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英語聽力教學方面來講,中外合作辦學一種新興模式,亟待新的聽力教學理念的指導,課程設計應從內容教學轉向語言技能教學,重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而目前,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聽力教學大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主線,英語聽力教學大多是背景知識介紹—播放音頻─學生聽音頻完成題目─教師對答案,使得學生對聽力學習失去興趣,無法充分鍛煉學生聽力策略,形成自己的聽力學習方法。其次,英語聽力教學使用教材與培養目標相脫節。中外合作辦學有別于一般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對其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求更高,而目前大多中外合作辦學班級與其他非英語專業學生同等對待,使用教材、教學重點沒有國際化視野,無法滿足雅思聽力測試對學生的要求。鑒于此,在英語聽力教學上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將其轉變為學習的主體,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根據學習認知心理過程的不同,OMalley&Chamot 將學習策略的分為三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及社會/情感策略[1]。其中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監控、管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如何學習的策略。這一策略可以使學習者充分了解學習者個體,學習任務的特點、要求及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并對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元認知策略的運用是學習過程中高級的執行監控過程,是學習者利用認知知識對語言學習過程進行規劃、管理、監控及評估的手段。元認知策略的運用可以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為積極的探究者,將個人認知結構與學習過程、學習內容相結合,建構自己的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控學習過程、監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展,自我檢查評估,逐步發展[2]。由此看來,自主學習元認知策略相呼應,元認知策略的運用是自主學習的一方面,有助于學習者有目標的開展學習活動。自主學習的發展有賴于學習者認知水平和元認知水平的提高。
3.元認知策略的培養
元認知策略是影響英語聽力學習的重要變量之一,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管理、監控、評估整個學習過程,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首先,應培養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元認知意識。就聽力活動而言,元認知就是關于聽力過程、實質、策略等知識的認知和對聽力活動所實施的自我管理、自我監控、自我評價及自我調節的行為。元認知有助于學習者認識聽力活動,了解聽力活動的過程、實質、及聽力策略的運用在聽力活動中的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傳授元認知知識,什么是聽力活動,聽力活動的過程是什么及聽力活動的實質。學生只有具有了豐富的聽力活動元認知,才能有效發展聽力活動中使用的策略。
其次,協助學生制定和實行聽力學習計劃。中外合作辦學學生聽力學習缺乏系統性,教師應在新的學習階段指導學生進行聽力學習的完整計劃,包括聽力學習的目標、聽力材料的選擇及時間安排等。學生應在認真分析自身狀況后,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教師對其提供參考意見,監督其實行并給以評價。
再次,培養學生聽力活動中的自我監控和調節。學習者依照一定的標準對聽力活動進行及時評價、反饋聽力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修正調整策略。教師指導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準確判斷聽力材料難度、說話者的特征、任務的特征,并根據學習者特征使用相應策略,檢測聽力學習過程中思考的內容與聽力材料是否相符,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是否了解。
最后,聽力過程后的自我評價。教師應指導學生對照聽力學習計劃,及時評估學習效果。讓學生自我評估的基礎上改進學習策略,激發聽力學習熱情。
4.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聽力教學理念落后,學生基礎差并過分依賴聽力課堂內容。在轉變英語聽力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使其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生對聽力活動的認識,協助學生制定聽力學習計劃并監督其實行,同時培養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的自我監控、調節及聽力過程后的自我評估。教師及學生應積極地培養學習元認知策略,以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滿足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在國外生活學習的需求。
參考文獻:
[1]OMalley&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 2002(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