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教師專業化是新世紀教育的重要標志,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結果.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達到藝術水平。周蘭老師是我校的財經專業教師,2008年畢業于南通大學,現為蘇州大學在讀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經過六年的專業化發展訓練,已經由一名剛出校門的青年教師成為我校財經系國示范建設會計專業負責人的培養目標,財經系教學干事,校優秀班主任,2013年度校教科研先進個人,蘇州市“十二五”科研規劃立項課題《中職一年級會計專業學生適應性學習指導策略的研究》主持人,參與蘇州市職業教育學會課題《職業學校學生責任感教育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獲得蘇州市職業學校師生技能大賽教師組點鈔項目一等獎,2011年蘇州市職業學校會計教師基本功(會計電算化)比賽一等獎,2012年蘇州市職業學校單招教學“財經商貿類”專業命題比賽二等獎,2013年吳中區職業學?!罢f課程”比賽一等獎,2013年蘇州市財經商貿類評優課一等獎,2014年蘇州市職業學校師生技能大賽(教師組)會計電算化項目三等獎,多篇論文發表并獲獎,受到學校領導一致好評,在我們青年教師中起模范領頭作用。
一、良好職業道德和教師素養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前提
教師的專業精神和專業道德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首要問題。教師要堅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突出強調教師的專業精神。教師的專業精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專業責任感。沒有責任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尊重和關心每一名學生,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在實際教學中把握住師生交流的必要性及師生交流的主動權100%掌握在教師的手中。愛護每一個學生,不是愛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是他家的財富,而是他這個人本身。二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教師要對每一項工作都精心,對每一個環節都精細。讓教師用精心的態度,通過精細的過程,產生精品的教育成果。三是發展的意識。教育的前瞻性要求教師有發展的意識,提倡教育教學中少教一些一時有用的東西,多教一些一生有用的東西,注重習慣的養成和方法的傳授。有“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基,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為了祖國的末來而教育”的意識。我校通過“新老教師師徒結對”“青年教師培訓班”等活動,積極鼓勵青年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努力爭當教改排頭兵。周蘭老師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
二、終身學習是青年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會計知識革新周期不斷縮短,信息化特征明顯,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更加注重開發人類自身資源,潛力和價值的時代。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一旦教師停止學習,教師的工作如同機械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喪失人的本質,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因此,學習本身還在拯救教師自己,與時俱進,使學生親和你,使教師永葆青春活力。我們青年教師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揚優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
三、教學反思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渠道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課堂是數學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應當從教學中學教學。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其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也就是一個新手型教師走向勝任型教師,再從勝任型教師走向技能型教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學行為的深刻反思。教學反思可解釋為教學回顧與思考,它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重要環節,教學經驗的積累主要在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階段“教學反思”的過程中獲得。在會計專業教學反思過程中,不僅要反思有關知識、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更要反思一開始是怎么引入的,走過哪些彎路,產生哪此錯誤,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彎路和錯誤等。這些帶有規律性的經驗都是今后教學的行動指南。我校長期堅持“一課一反思”,把教學反思作為教學科研的基本方式,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持續提高。周蘭老師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上課前寫一遍,叫備課;下課后寫一遍,叫反思。得益于長期的反思,周蘭老師教學能力快速提高,教學科研如魚得水,迅速成長起來。
四、夯實專業技能,促進專業發展
1.在專業課中加大行為導向課程模式的比例,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色,適應項目式、任務式等教學方式的改革需要。在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將會計技能訓練與講授相結合,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同步進行,將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創設了兩條路子,理論知識較強的學生可以從理論方面入手,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從技能方面入手。如小鍵盤,通過看效果,學生一目了然。這樣把技能教學自然地滲透到理論教學中,把學生帶進了輕松、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這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理念問題。與傳統的教學思路完全不同,這種理論中有實踐、實踐中有理論的行為導向教學打破了原有的課程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教師們難以接受。另外,還要考慮到由課程教學模式進入到行為導向教學模式學生能否完全接受。
(2)教學手段問題。行為導向教學模式采用的教學手段需要場地、設備的支撐,需要有較完善教學手段,才能做到邊操作邊講理論,其經費投入較大,對教師的要求也比原來的更高。
2.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更要提高技能水平。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近年來,會計從業資格通過率不是很理想,要使學生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重視技能訓練。由于學生認識水平的局限,技能教學不可能一步到位,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分階段實施。根據技能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制定訓練計劃,每一個階段都采用如下方式訓練:
(1)技能操作練習和反復練習相結合。例如:小鍵盤和點鈔的使用,如何熟練掌握小鍵盤和點鈔技巧,那就是反反復復的練習,要用心去練,熟悉指法,只要熟練程度提高了,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包括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財經法規,只有多練多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專項技能測試和比賽結合在一起。以賽促學,在訓練中穿插比賽和資格認定,提高學習積極性。比如:百人珠算比賽、崗位技能比賽、校技能節等活動形式的技能測試,保持學生練習的持續性和持久性。
不管在哪個訓練階段,都應強調反復地練習,即“多練”。多練不是操作練習的簡單重復,而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反復的實踐,以達到鞏固知識,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目的。鞏固是提高的基礎,在反復的過程中,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對學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多練是逐步提高要求的過程,是強化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操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逐步達到培訓目標的要求。
周蘭老師的成長經歷,是我校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縮影,廣大青年教師和周蘭一樣,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周蘭只是他們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一個代表。我堅信,只要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我們的教師隊伍會更優秀,我們的教學模式會更切合職業學生實際,吳中中專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更加巨大的進步!
項目基金: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3~2014年度職業技術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