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紅
【摘要】目前,對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幼兒閱讀能力的教育和培養。但由于幼兒受到年齡小、自控力差、理解力低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對他們的早期閱讀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提高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界中重點問題。本文就當前幼兒園中小班幼兒在閱讀時存在的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并就如何在新視閾下提高幼兒小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以期更好的提高幼兒閱讀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視閾;幼兒小班;閱讀教學;有效性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幼兒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早期幼兒教育問題的關注不斷上升,要求幼兒園加強對幼兒在語言、閱讀、思維、行為等方面的早期教育,這也導致幼兒早教成為近幾年來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然而由于幼兒自身成長發育的限制,使得對他們的閱讀教學必然難于對大齡兒童、青少年、成人等的閱讀教育。且由于當下家庭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幼兒在生活中大多存在我行我素、不聽管教等不良習慣,這就使得對他們的閱讀教學存在更大的挑戰。下面,文章就當期小班幼兒的閱讀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研究和探討如何在新視閾下加強幼兒小班閱讀的有效性教學,從而有效培養小班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幼兒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
一、小班幼兒的閱讀情況
幼兒園小班的幼兒因為年齡小,其對閱讀的關注點和效果同大齡兒童、成人等有著很大的區別。具體表現為:
1、專注度情況。小班幼兒由于正處于成長的好奇階段,其對事物的注意力容易被轉移,因而在進行閱讀時的專注度不高,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響。
2、關注點情況。小班幼兒在選擇閱讀圖書時,更多的是選擇看一些動物、玩具、飲食等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生活類圖書。
3、閱讀內容順序方面。大部分小班幼兒因其不認識太多的文字,且對影像較為敏感,使得他們在進行圖書閱讀時,首先關注的是書中一些色彩鮮艷、生動的圖片、圖像以及人物造型等,而后才會對書中的一些認識的漢字、詞語等進行閱讀,并對與之相連、相關的陌生詞句有較大的閱讀興趣。
4、語言表達和理解方面。大部分小班幼兒在閱讀時,喜歡一個人對圖書中的內容邊看邊說,但通常其語句之間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不高。且由于幼兒年齡太小,對圖片、文字等的理解力不高,早表達時往往只能記住一些明顯的、典型的特征,而對詞句、內容這間的關聯性關注不大。
二、新視閾下加強幼兒小班閱讀有效教學的措施
根據小班幼兒在閱讀時呈現的諸多特點,在進行小班幼兒的有效性閱讀教學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提高和加強小班幼兒的閱讀教學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1、著重對幼兒閱讀興趣的激發。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尤其是對幼年期的兒童來說,其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等還處于啟蒙階段,使得他們對圖書的閱讀大多是依靠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進行的,不具備青少年或成年人對閱讀的自覺性和目的性。因此,在小班幼兒的閱讀教學中,幼兒教師必須要首先激發和培養他們對圖書閱讀活動的興趣。一般情況,幼兒教師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幾種,例如:選擇有趣的圖書,通過書中色彩鮮艷、內容簡單、構架明確的小故事等,提高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能夠安靜下來認真閱讀;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領讀、幼兒朗讀等方法,讓閱讀活動動靜結合,從而在滿足幼兒好動需求下,提高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聯合家長共同作用等方式方法,不斷激發小班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循序漸進的增加他們專注閱讀的時間。
2、加強對舒適閱讀環境的營造。舒適、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能夠有效的讓小班幼兒安靜下來,延長他們專注閱讀的時間。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要為小班幼兒營造一個舒適、良好的閱讀氛圍和環境,以確保幼兒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每天設置充分的閱讀時間,并帶領和指導幼兒進行相應的實質閱讀,從而有效培養幼兒每天閱讀的習慣;設置班級圖書角,將一些班內學生喜歡的幼兒讀物放置在書架上,并鼓勵幼兒進行隨時的自由瀏覽和閱讀;將一些相對應的拼音、文字等彩色卡片黏貼在班級的門窗、墻壁、桌椅以及其他物品上,讓幼兒在看到實物時不自覺的關注卡片上的信息,從而將兩者進行對應學習,以獲得相應的文字知識,為閱讀更好的圖書打基礎。此外,還可以在班與班進行定期的圖書互換活動,以便于保持幼兒對圖書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從而主動進行瀏覽閱讀。
3、選擇適合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材料??茖W、合適的幼兒閱讀材料是保障小班幼兒閱讀教學能夠順利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小班幼兒的閱讀圖書挑選時,必須要本著以下幾個要點進行,即:
1)圖書色彩艷麗,且以圖畫為主,篇幅多為單頁多幅或單頁單幅;
2)圖書中的圖片內容和背景簡單,人物造型鮮明;
3)圖書厚度適中,內容以動物、玩具、自然等為主;
4)圖書中的文字對話簡潔,情節簡單,且重復性語句較多。
4、加強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小班幼兒還處于好動的生長時期,他們的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在一個事物上,因此,對青少年、成人的那種單一、刻板、安靜的閱讀方式無法讓幼兒有效的安靜下來進行圖書閱讀。所以,幼兒教師必須要采用多種方法,動靜結合的對小班幼兒進行閱讀教學。其主要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畫面展示教學法,即通過投影儀、電視等多媒體器材,將抽象的圖書文字轉化成幼兒容易看懂、理解的圖像,并將文字信息同圖像進行比較和統一,時幼兒在觀看圖像的同時,也記住了相應的文字信息。
2)教師領讀教學法。即幼兒教師將圖書信息對幼兒進行充滿情感的反復誦讀,讓幼兒在重復印象的作用下,記住其中的兒歌、小故事、詩歌以及生活常識等,而后讓幼兒自行對照圖書進行比照,以加深對其中不認識、不理解的圖片內容和文字信息的記憶和理解。
3)暗示教學法。即幼兒教師通過在閱讀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連續性、長期性的語言、環境、行為等方面的暗示,讓幼兒在潛意識中形成閱讀意識,并自覺的將之付諸實際行動,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結語
幼兒教師在進行小班幼兒的閱讀教學中,要牢牢抓住幼兒閱讀的特點,通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帶動他們進行主動閱讀,并注重言傳身教和印象教學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班幼兒的良好閱讀意識和習慣,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賴玉珍.依托主題活動開展小班幼兒早期閱讀[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
[2]陳娜.巧用“集體閱讀”促進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3(03)
[3]黨愛娣.小班幼兒的閱讀特點及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0)
[4]許丹萍.淺談小班幼兒早期閱讀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12)
[5]楊軍.開展小班早期閱讀教學反思的探究——以《小兔找太陽》教案為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