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霞 何慧凝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189-02
1.引言
作為高校學生組織的優秀代表,學生干部發揮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高職院校中,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干部實現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研究發現,高校學生干部的心理素質水平有待進一步優化,不少學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差,組織決策能力欠缺[1],缺乏團隊凝聚力,耐挫能力較差等[2]。在對我院學生干部心理素質的調查中也普遍存在工作熱情不高,模范作用不突出等現象。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導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對于優化心理素質有積極作用[3],有利于學生干部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4]。因此,我們將團輔納入傳統的培訓體系中,考察其是否能有效提升高職學生干部的心理素質。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選取院、系兩級學生會共123名學生干部,男生86人,女生37人,隨機分配到實驗組(62人)與對照組(61人)。被試精神狀態良好、無明顯心理障礙。
2.2研究工具 采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及自編他評量表。他評量表共8項,每項的評定范圍為-5~5。隨機選取30名學生及6名指導教師對實驗組參加團輔后的變化做出評估。
2.3 研究過程
2.3.1 前測 團輔開始前, 對所有被試進行16PF測試。
2.3.2 方案實施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心理發展特點,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團輔方案(表1),共10次活動。對照組無特別控制,實驗組接受為期3個月的團體輔導。
4.討論
4.1團體心理輔導對學生干部心理素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 團輔對高職學生干部的心理素質具有優化作用。參與團輔后,實驗組在樂群性上的正向變化表明他們比之前更愿意與他人交往;在有恒性上的正向變化預示著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更有恒心;同時,成員在懷疑性、憂慮性上的負向變化表明成員的情緒較之前更穩定,更自信及信賴他人。對照組在樂群性、有恒性和懷疑性上也有顯著變化,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閱歷的豐富及其它教育培訓的影響,成員人格不斷成熟的結果。相比對照組而言,實驗組的獨立性、自律性均顯著提高,這說明團體心理輔導可以在成員自身不斷成熟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心理素質完善的步伐。
4.2團輔應用于高職學生干部培訓的相關思考
研究發現,接受團輔的學生干部在心理狀態和個性發展上有明顯的改善。以往的工作中我們總結出,我院學生干部以農村生源為主,培養周期短,工作學習能力較欠缺,實踐能力不強。通過在團輔活動中創建模擬情境,鍛煉成員的實際應對能力,能更好地迎合我院學生干部培訓的要求。
此外,雖然其它教育、環境因素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傳統的培訓模式存在重理論宣講輕團隊協作、重以理服人輕以情動人,難以激發學生干部的自主性。我們采用感性體驗與理性認知相互滲透的方式,重視成員的主動參與,能更好地協助學生將收獲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吳帆 ,梁嘉,張文彬. 高校黨員學生干部培訓形式的創新探索——團體輔導在高校黨員學生干部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學理論. 2012 (8): 194-195
[2]張卓群,王芳. 團體心理輔導在學生干部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基于12級心理委員團體心理輔導案例的分析[J]. 教育理論與心理學. 2012. (10):257-258
[3]洪鴻, 楊鳳池, 李梅. 應用團體輔導技術對醫學院校新生心理素質的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1): 11-13
[4]王延輝,韓笑,丁云鵬. 高校學生干部的孤獨感問題及團體心理輔導干預研究[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 15(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