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蘭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一、激發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的成敗好壞都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素質,個性差異等綜合考慮,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持久興趣,使他們對語文樂學、善學、會學。而現在的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比較死板,對學生的興趣、動機、情感方面不夠重視,很少根據學生的需要變通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只會一味的讓學生死記硬背,使學生都變成了枯燥無味的做題機器,把學生湮沒在了試卷之中。導致學生對語文產生了厭倦和恐懼感,不愿再學語文。
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教師應學習小學兒童心理學,了解小學兒童的心理特征,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次要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孩子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的真正原因。只有找到問題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才有可能對癥下藥。三是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藝術。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這說明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他最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只有教師教得好,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覺的學。
二、精心備課是高效課堂的條件
備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準備工作。它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課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優劣取決于備課的好壞。假若備課不充分,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無從談起。教材內容不斷更新,學生的情況不斷變化,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教師要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堅持認真備課。
三、選擇教法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我們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優勢和局限性。沒有哪一種或哪幾種教學方法可以萬能。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各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使各種教學方法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實現教法的優化。因此,廣大教師要轉變觀念,跟上形勢,大力改革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向40分鐘要效益,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四、優化過程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學生應該是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于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定性、不成熟的。由于受年齡、閱歷、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天真、不著邊際,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是稚嫩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
五、現代技術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在學校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正一步步地代替著那“填鴨式、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這樣的新手段對于打造高效課堂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使得現代教育技術不僅是教學的手段方法,而且成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乃至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點,并且積極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當中,讓它成為我們著力打造高效課堂最有力的武器和幫手。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不但具有科學性和技術性,而且具有高深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成就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