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師音樂專業最為重要的課程就是教學,其具有很高的地位,鋼琴也被稱為“樂器之王”,具有很高的優越性。但是如何提升幼師鋼琴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能夠在音樂的海洋中翱翔是幼師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也是促進幼兒音樂素養的重點。幼兒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個性化教學,此外還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琴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對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具有很高的價值。
【關鍵詞】幼師 鋼琴 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208-02
鋼琴教學往往就是幼師專業的必修課,其專業素養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能否找到滿意的工作,能否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學模式,能否為學生學習其他音樂課程奠定良好基礎。鋼琴教學之所以具有這么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它對于其他課程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的鋼琴水平也將關系到幼師在今后工作中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這也就是說,幼師對學生進行鋼琴課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技巧和技能,還要幫助學生進行樂曲的分析,可以對藝術進行處理,進而能夠熟練地為幼兒園的學生彈奏伴奏之后的教學打下基礎。
一、幼師鋼琴教學的現狀
很多幼兒園的幼師大多都是初中畢業,他們已經過了最佳的學習鋼琴時間,無法從時間上進行彌補。此外,這部分幼師大多來自于農村或是鄉鎮,在中小學的義務教育過程中,并沒有解除鋼琴的學習,也可以說是樂盲。再者,幼師大多都已經接近成年,他們的骨骼基本已經定型,沒有較好的柔韌性,不能靈活地學習鋼琴,這就加大了幼師鋼琴教學的難度系數[1]。幼師鋼琴教學并不是為了進行鋼琴的專業演奏或是對學生進行專業的鋼琴培養,因此更應該注重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要開發適合幼兒園的實踐課程,這就是鋼琴教學的特殊性。在現如今的幼師鋼琴教學中,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那就是表現為主,進行專業化的培養,其次,才注重技術性的培養教學,這樣輕視音樂的教學無法促進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學生無法發現音樂的無窮魅力。
除了幼師在自身條件上的限制外,幼師在鋼琴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進行教學形式、內容上的創新。這些老套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如果不進行創新,將影響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還會和學生的發展之間產生矛盾。總而言之,傳統的鋼琴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問題,要從教學方法和模式上進行改變,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在教學的實用性上進行努力。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重點,一切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
二、幼師鋼琴教學所具有的實效性
教學是永恒不變的話題,但是如何才能提升教學的實效性才是探討的重點。幼師在鋼琴教學中并沒有明顯的效果,可能是很多方面導致的原因,例如幼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認真程度、學生聽課的習慣、能否有認真的學習態度等。幼師需要了解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能否在有效的時間里接受鋼琴教學,他們往往對鋼琴的基本認知有限,無法保證正常的學習。幼師要想取得良好的實效性,需要保證學生對于鋼琴教學有正確的認知,能夠進行自彈自唱和即興的發揮,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學的效果[2]。例如,在一些音律活動和游戲活動之中,要讓學生勇于表現自己,能夠將自己的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展現出來,幼師對此有所了解,才能在課程的教學中有所側重。幼師在鋼琴教學之中,需要傳達一定的情感和內涵,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學習。幼師需要發掘教材中所蘊含的的情感,學生要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不斷進行自主探索,從而發現音樂的樂趣。僅僅憑借幼師進行傳教,實效性并不一定很強,只有自己親身參與,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提高幼師鋼琴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1.素養為先(技能為輔)策略,讓學生學以致用
幼師鋼琴教學怎樣才具有實效性,并不是從幼師的演奏級別中看出來的,也不是取決于幼師是否對教學課程有充足的認識。那么幼師在鋼琴教學之中到底應該怎樣教,到底應該教什么才能讓學生將所學用于實際之中。幼師應該采取素養為先、技能為輔,要保證是為之后能夠教小朋友唱歌這個前提。幼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保證統一于專業特點,為了保證實用性,要把握重點,不要將重點浪費在練習曲目的數量上或是樂曲彈奏的級別上,而是要創新教學模式。往往較高的教學級別會嚇怕學生,讓學生也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顯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無所適應[3]。幼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實效性,不僅僅要教給學生彈奏的技巧,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自彈自唱,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讓自己的才能展現在同學面前,進而增加自信心,從而投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之中。幼師在課程的選擇時,也需要有意識地對樂曲進行分類,能夠篩選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音樂曲目,要注重不同伴奏知識的學習,充分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因材施教策略,讓學生體驗成功
現如今幼師的學生也有較為復雜的構成,他們有來自農村的幼兒,也有來自城市的;有女生也有男生,但是男生的比例相對而言會比較高;往往具有的共性就是鋼琴基礎比較薄弱,對于音樂的了解僅僅是從日常的歌曲之中獲得。此外,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有的孩子手大,有的孩子手指靈活性稍差,有的學生左手做事不靈敏等[4]。對于幼師而言,他們大多都已經成年,身體的技能培訓空間有限,無法讓自己在外在有很大的提升。這樣就需要針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幼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缺陷采取不同的鋼琴音樂練習曲,但是技術類型盡量全面,要包括方方面面,盡量突出實用性。針對不同的技術,可以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劃分,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再者,幼師要針對學生每周制定訓練計劃,讓鋼琴樂曲可以進行不同的搭配,這樣便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可以對鋼琴學習有自己的認知。
3.賞識激勵策略,培養學生積極心態
幼師在教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賞識激勵策略,培養學生更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才能保證鋼琴教學的實效性。幼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學生音樂節奏感不強的情況,他們不能進行識譜,學習效果和進程都難以令人滿意,大多數學生因此而失去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無法面對學習上的困難,這時,幼師就需要注意日常的觀察,發現每個學生的異常,并及時進行溝通交流,保證不出現任何差錯。幼師在鋼琴教學中要想提高實效性,就要了解學生的日常狀態,能夠讓學生有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鋼琴學習之中,可以在鋼琴課堂的學習中體驗音樂,將其培養成一種愛好,這樣才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樂趣。鋼琴課程需要符合科學的邏輯,能夠根據不同的課程進行教學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幼師自身所帶來的音樂魅力。
4.情境教學策略,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所謂“情境教學”就是指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加入一些具有情緒色彩的場景,這些形象而又具體的場景能夠帶給學生一些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鋼琴教學中,幼師就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手段,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增加課堂的實效性。往往對于幼兒而言,他們無法感受到音樂的樂曲情感表達,也不能明確各種不同的音樂曲風,生硬的語言表達更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這樣就可以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有一定的情感感受。首先,幼師可以進行情景創設,通過演奏吸引學生,用音樂的情感來帶動學生,讓學生感悟到音樂的形象化;其次,幼教可以展現情境,根據不同的內容,創設音樂內涵,讓學生在圖文并茂之中感悟音樂內涵;最后,幼師可以進行創意的表演情境。也就是利用自身的舞蹈特長,將其和鋼琴音樂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有自己的音樂感悟。幼師在鋼琴教學中,要讓學生聆聽音樂之后將其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歌,配合氣息和力度,如果有機會,讓學生進行自主配合聯系,能夠將旋律表現在手指上,通過手指進行節奏的展現。
幼師音樂專業的基礎課程和綜合素質的體現都能夠通過鋼琴教學展現出來,幼師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培養出更加專業的學生。幼師要通過因材施教,科學的教學,不斷調整學生學習鋼琴的心理素質,才能將音樂的表現力展現在學生面前。幼師的彈奏能力將影響到學生的情緒,要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為鋼琴教學的發展貢獻力量。在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中,幼兒時期的前期教育對孩子之后的發展至關重要,能否打好漂亮的一仗,都依賴與幼師能否有著對孩子負責的心態,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鋼琴教學之中,讓孩子得到不同年齡段所能夠得到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廣琴.由“幼師生職業價值觀”討論課引發的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2]陳穎.幼師鋼琴教學方法創新策略[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06).
[3]牟晶晶.關于幼師專業鋼琴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0(35).
[4]王曉戎,嚴云堂.對當前幼師學生知識結構及其影響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4).
作者簡介:
劉宏麗(1975),女,遼寧錦州人,錦州市藝術幼兒師范學校,高級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