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當今社會各種關系錯綜復雜,體育對推動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競技體育在自身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假球、黑哨、興奮劑等不正當競爭也趁機滲透到體育之中,褻讀著體育精神,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安定和諧。本文對競技體育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進行綜合,對其成因進行分析,以期對防止不競爭厘清思路。
【關鍵詞】體育競賽;不正當競爭;表現;成因
假球、黑哨、興奮劑等不正當競爭是人們長期以來一直討論的話題,也是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隨著體育競爭的政治化、國際化和商業化的發展,以及體育競賽本身競爭激烈程度的加劇,體育競賽中丑聞不斷,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手段和方式日益增多,花樣百出,愈演愈烈,這些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嚴重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敗壞了社會風氣,違反了體育競賽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這是當今體育競賽活動中一種極不和諧的“音符”,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一顆“毒瘤”,必須加以有效控制,才能促進體育競賽的良性發展。
1 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概述
1.1 基本含義。不正當競實質上就是“不公平競爭”,這種稱謂為國際上所通用,也為國際上一些權威性法律文件和法律著作所采用。當然,對于不正當競爭的內涵和外延,有多種說法。對此,法律界和學術界的解釋不盡相同。在國際上,各國解釋也不盡一致。正確界定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前提是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要件有正確的理解,一般來說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要件共有四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實施者)、主觀方面(意圖)、客體(受害者)和客觀方面(行為及結果)。我們將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定義為體育競爭中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采取不正當手段達到預期比賽結果的不規范行為。
1.2 基本類型 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很多,主要有:1)虛假行為。利用人們的信任、制度與法律的空子、先進的技術手段和人們視野的盲區等,制造虛假現象,欺騙公眾,以獲取競爭優勢。如操縱比賽、替代、假摔、假球、興奮劑等。2)受賄行為。主要指裁判員和官員收受賄賂而控制改變比賽結果,如更改比賽結果、黑哨、體操及花樣游泳等比賽中多次出現的裁判給分不公正等。3)侵犯行為。如窺探、竊取、竊聽對手體育競爭中戰略、戰術及技術方面的秘密行為;比賽不出力、應付觀眾、事先私定比賽結果等。4)賭博行為。如運動員、教練、觀眾參與博賭,人為控制和影響體育比賽。5)破壞行為。蓄意破壞競爭對手的正常比賽。如破壞設備、威脅對手、謀殺、互派間諜、收買對方運動員等。
1.3 特點。體育競賽是體育的一大特點,它是一種正當的、有序的、依靠真實技能與智慧的競爭,它要求競爭者之間必須地位平等、公平公正、誠實守信地競爭,但是總有極少數人或組織受物質和精神利益的驅使,通過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企圖謀取私利。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點是:1)通常發生在競爭激烈的體育競賽中;2)違背了體育競賽中的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3)目標明確,以擾亂正常有序的體育競賽秩序獲取非法利益為目的;4)具有侵害性,給參賽對方造成精神和物質上的損失;5)具有隱蔽性和非公開性,通常是以秘密、隱秘、私下和地下方式進行,很難鑒別和識別;6)采用非法手段,具有不合法性,不正當體育競爭行為是一種不合法的侵權行為,通常很難準確有效地界定其范圍,這樣給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辨別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2 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社會根源
2.1 體育競爭的政治化。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上,體育比賽可以增強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團體的凝聚力,因為一個國家可能在賽場上戰績輝煌,以取得勝利來顯示國家權力,提高國家威信與聲譽,可以說是競技體育參加國爭取比賽勝利的一個重要目的。也可能全軍覆滅,心生怨恨和怒火。作為一名運動員,他是代表國家和民族來參與競爭的,因此,運動團體和運動員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獎牌,這就無形之間把本不屬于體育競爭的政治手段運用到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中,加劇了體育競爭的政治化。
2.2體育競爭的商業化。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商業利潤已經成為推動體育競賽前進的重要動力,商業氣息已經籠罩了整個體育競賽活動,也成為體育競賽中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但過度的商業化也會干擾體育競爭的有序進行,并逐漸演變為不正當競爭。由于競爭勝負已成為國力強弱的反映,成為民族形象的展示,這就為體育競賽增加了深刻涵義,許多國家不惜以巨獎刺激運動員出成績,在許多國家,競技體育商業化現象較為突出,優秀運動員已成為商品,雖然使用興奮劑等不正當手段擁有很大的風險,但是成名之后意味著各種廣告合同將紛至沓來,運動員的出場費也將扶搖直上,這些金錢誘惑都使得運動員甘愿以身試法,甘愿冒身敗名裂的風險。商業化帶來了“一切向錢看”的惡果,帶來了追求私利的現象,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產生的溫床。
2.3 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眾所周知,由于現實情況的復雜性和變化多樣等特性,任何法律、法規、制度和規則都難免有或大或小的”空子”,再嚴謹的法律、規章制度也不可能規范全世間所有的事務。隨著體育運動商業化和政治化的發展,以及國際關系的復雜化,職業道德、體育道德、體育倫理和體育精神對人們的約束力越來越弱。有些體育科研人員、教練員、運動員為取得好成績而走捷徑,有的鉆法律空子,有的甚至不惜違法,卻不好定罪。法律的真空,倫理道德的滑坡,給體育競爭的鏈條上留下了許多薄弱環節,這些薄弱環節也就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產生的源泉。
2.4 不正當運用競爭策略。體育競爭策略自古就有,一個運動員(隊)的比賽成績,除了取決于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智力訓練和思想訓練水平外,還取決于戰略戰術的訓練水平,而戰術的制定就必須依靠體育競爭情報和反競爭情報的搜集和整理。1998年的第18屆冬季奧運會女子500 m短道速滑決賽中,中國有楊陽和楊春霞參加決賽,另外還有加拿大的依沙貝爾和另外一名運動員,從實力上看,楊春霞最強。決賽中,依沙貝爾故意犯規,撞到處在第一的楊春霞,結果處在第3位的加拿大選手獲得金牌,使得中國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落空。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這是一個典型的多人博弈,它是處在多個各自獨立決策、相互具有策略依存關系的博弈人之間的博弈問題,也是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為保全整體的獲勝,選擇有利于自身,而破壞別人利益的戰略戰術,從而取得比賽的勝利。因此,無形的、不合理的、難以辨別和防控的體育競爭策略的運用,為不正當競爭穿上合法的外衣,使得大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陰影之中孳生。
參考文獻:
[1]陳旸;陳建民;羅智波.競技體育競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防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5:590-592.
[2]劉金利.論體育伏擊營銷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J].浙江體育科學,2009,6:14-16+20.
[3]繆志偉.中國足球聯賽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與道德思考[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2:71-74.
[4]田思源;林灶棋.我國職業體育腐敗的法律規制建設[J].體育學刊,2013,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