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業設計是藝術設計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根據目前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圍繞著創新以及創業意識的培養,從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教學觀念、畢業設計學生參與方式,以及畢業設計作品展示模式這三個方面展開創新畢業設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從而為藝術設計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藝術設計 畢業設計 創新 創意市集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222-01
在我國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各層次高校不斷增加,以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數量成倍增長的背后,我們不難發現,高校培養的藝術設計類學生與社會對優秀設計人才的要求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簡單地說,那就是藝術設計類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差,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缺乏這一根本性問題。而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藝術設計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瓶頸。
因此,思考如何使設計教育更有效地為社會培養高標準的設計人才,是我們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緊迫而長期的責任。而具體到本科畢業設計這一人才培養非常重要的一個實踐教學環節而言,如何保證該環節的實際教學效果,在融合應用性以及創新性的基礎上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觀念的創新
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已經非常明確地指出,高等學校要充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在我看來,“創新”和“創業”的提出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和深化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它們也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觀念。
作為藝術設計的專業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新的形勢,應該以教育觀念的新突破帶動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新突破。而畢業設計這一教學實踐環節所具有的特點,也是十分有利于教師去研究和實踐創新創業教育的。
畢業設計學時比較長,并且有嚴格的程序步驟,有選題、開題、構思、到最后畢業設計的實物制作和展示。這是有利于指導教師在各個環節中充分參與,有效地培養與鍛煉學生的設計創新以及創業意識。這也是別的課程設計所不能比擬的。其次,畢業設計往往是最后一個教學實踐環節,其本身就是非常有利于學生終其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也就是“實戰演習”。
當教師充分意識到了“創新”和“創業”的重要性后,必然會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這個過程中既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引導學生把創新思想轉化為現實的科研、管理和實踐動手能力。
二、畢業設計學生參與方式的創新
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一般來講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第一個為選題。第二個為設計,也就是實現設計構思到設計實物制作的轉變。第三為展示與答辯。
以上這三個大的階段可概括為“想設計”、“做設計”、“秀設計”。首先,它們是環環相扣。其次,也就是更加值得我們去注意的是,它們其實是可以對應在藝術設計這個大的學科體系下不同的專業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選題確定為一個大的品牌,然后圍繞著該品牌衍生出相關的子課題,如品牌策劃與定位,品牌平面設計(VI、包裝、廣告等),品牌產品設計與制作,品牌展示設計,以及品牌推廣與營銷。這不僅可以使同一專業的學生可以從自身特長和愛好出發進行選擇,而且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產品設計專業,甚至是環境景觀設計專業等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生也可以協同參與。
這很有利于實現不同專業技能、不同專業學生協同創作,整合資源。而且它也能極大地增強畢業設計的專業性和規模性。其次,學生集體所創造的這個品牌雖然是虛擬的,但因其模擬度高,整合性強,是能夠面向市場進行售賣的,也能夠體現創新精神和原創設計。所以,當我們在畢業設計學生參與方式上實行協作式參與方式時,是為我們將“創新”、“創業”意識融入其中,從而推動畢業設計教學產生新的變化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形式。
三、畢業設計作品展示模式的創新
和其他專業相比,藝術設計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專業特色,即十分注重畢業作品的展示。在以往的模式中畢業設計作品展示往往是在學校規定的展示區域內,根據畢業設計主題進行展示布展,展現學生藝術設計水平。但是這種對畢業設計作品展示的理解和操作模式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這是一種靜態的,而且是單向度的展示,更不要談和社會的互動,并產生經濟效益。在我看來,將“創意市集”作為畢業設計作品新的展示模式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弊端的。
“創意市集”起源于英國,名為i—Mart,蘊含雙重含義:Idea—Mart(點子市場),也代表I—Mart(我是藝術)。售賣的物品多為原創且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創意玩物、日用物品、休閑娛樂物品,以及視覺圖像等。而這些創作范圍對于我之前所提到的,前期學生通過協作式參與方式所創作出的虛擬品牌而言,這正是其優勢,也符合了“創意市集”所要求的創作風格以及運營方式。
將“創意市集”作為畢業設計作品新的展示模式,從學生這個角度來講,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參與度以及創作欲望,而這必將直接提高畢業設計作品的質量;從學校這個角度來講,它是建立了一個集學生設計作品展示、設計作品銷售和企業與學生互動橋梁搭建的交流平臺。雖然“創意市集”模式的教學實踐產生的設計不能和真正成熟的商業設計相媲美,但是這也是在當前“創新”、“創業”這一發展主流趨勢下,高校自覺地在設計教學實踐中進行的相關教學探索。
四、結語
面對著時代發展對藝術設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需要從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環節出發來切實實現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畢業設計(論文)這一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的創新正是響應了這一要求。而它的創新也必將帶動藝術設計人才的整體培養環境的改變,促進藝術設計人才新的培養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杜 鵬.高校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整合與創新[J].藝術百家,2013(4).
[2]吳振韓.虛華的背后——從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談起[J]. 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0(1).
[3]薛燕妮.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新思路[J].藝術受教育,2010(4).
作者簡介:
邱巧(1981年12月-),女,漢族,四川宜賓人,西南大學藝術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教于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