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
【摘要】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群眾對教育的關注度也隨之上升,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收良好的教育,因此,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在新時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正在一步一步摸索改革當中。中學數學作為自然科學中基礎學科,不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都是必考的一門科目,學好數學能讓一個的思維更加敏捷,但是我國目前中學數學的教學上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中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進,因此,筆者通過走訪調查各大中學,以及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對目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出詳細的描述,并對中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出個人的建議,來提高中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模式
引言:自從改革開放,我國的教育得到廣泛重視后,我國國民大多數都經歷過中學這一階段,同時也學過中學數學這一課程,中學數學對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都有不錯的效果,因此,中學數學這一課程的重要性也日益明顯。但是在中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教師的教學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威脅,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通過改革來適應新時代中學數學內容,從而來推動我國中學數學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1、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普遍都是按照老師提前備課,然后課堂上根據備案上面的內容來進行講解,內容枯燥無趣,學生聽著聽著就容易睡覺,根本無法讓人打起精神和提升興趣,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嚴重的阻礙了學生們思考的問題能力發展,完全是這種死板硬套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保證教學進度的按時完成,但是在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培養他們邏輯推理能力方面,有很大的缺點。另外一個方面,老師通過在黑板上講解數學題目,就是無法有針對性來開展教學活動,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這樣會的學生感到厭煩,不會的學生依舊難以消化和理解,這種教學模式,完全背棄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完全搞不懂老師在講什么內容的情況下,通過盲目的做題,來鞏固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教學環境中,老師傳授一點知識,就接收一點知識,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這樣導致學生自學能力一直處于小學水平,讓學生花時間去做“事倍功半”的事情。
1.2、與現代化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學生一味的學習書本上知識,通過題海戰術來攻克考試,以達到高分,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讓學生的教學實踐的能力大打折扣,由于所學的知識都來源于課本,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取知識,讓學生的知識面極度狹隘,缺少動手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這完全與社會新時代人才的標準相背離,因此,傳統的中學數學教學模式只停留在為了考取高分的基礎上,無法為學生的未來著想,通過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生的素質能力缺乏應有的鍛煉,只能讓他們今后無法適應當代社會。
二、中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分析
2.1、教師在進行中學數學的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由于初中數學內容復雜和繁瑣,知識面構成的環節比較多,正常情況下教師的教學任務安排不過來,以至于教師為了完成課程進度而頻繁的將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增多,導致學生的接收知識和消化知識的時間不充裕,從而無法很好的理解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由于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從而將部分知識剔除了教學內容當中,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學習知識的結構不完整,不能統籌兼顧的學習知識,總是丟三落四,學的吃力,教師教的也吃力。
2.2、由于中學數學是一項非常科學的自然學科,學習數學掌握基本的公式定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好了公式定理,在解題時才會有根據,才能游刃有余,教師在教授公式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會讓學生記在自己的作業本或是課本上,以防止學生遺忘。由于。教師只是一味的將公式抄給學生,而沒有將公式的具體推出的過程教授給學生,這樣學生只能默默對著死公式,不能靈活的運用,從而使學生無法理解,從而產生厭倦心理,對公式也是三分鐘熱度,隨后也丟到一邊,置之不理。
三、現代中學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方法
3.1、改變教學理念,不能讓學生依舊停留在,學習數學只是為了考取高分,這一狹隘的空間,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認識到學好數學對進入社會有很大幫助,能很好的處理工作和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就要改變傳統的數學考試的方式,通過不同的考試方式,來提升每一位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興趣,讓學生們對待數學更加有自信,要讓學生都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學好它,與傳統的閉卷考試這一方式不同,要通過閉卷和開卷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學好基礎知識和培養能力相結合,才能適應目前社會的發展潮流,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自己滿意的答卷。
3.2、對傳統的教學教材進行整改,畢竟任何教學活動都不能離開教學大綱這一根本,只有立足于教材才能舉一反三,拓寬知識面,當前,傳統的教材當中依舊存在著許多過時的知識,如果教材都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那教師的教學依舊停留在原地,無法得到更深層次的改進。因此,進行中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要進行教材的改革,找出教材當中過時的內容,通過合理的分配教材中的難度梯次,科學合理的排版教學順序和大綱,對每一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學好課本上的知識,這樣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也讓學生學的愉快和輕松。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做好中學數學教師模式的改革工作,就要將眼光放的寬一點,要讓學生知道學好數學對他們今后的人生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于學生互動,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因材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對數學這以學科充滿興趣。其次,教師也要不斷加強自身教學技能和素質的升華工作,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發現社會發展給教育帶來的改變,進而完善自身的不足,只有教學師資得到提升,中學數學的改革才能有一片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才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l]丁石生,張祖貴.數學與教育.長汐: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鐘啟泉.現代教學論發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
[3]曹才翰,蔡金法.數學教育學概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