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璐
【摘要】軟件測試是軟件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從培養軟件工程專業應用型專業人才的角度出發,針對軟件測試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采用討論式理論教學與項目驅動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效果良好。
【關鍵詞】軟件測試; 項目驅動; 教學模式; 討論式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的軟件產業也保持著迅猛發展的趨勢。在軟件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軟件測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其成效直接決定了軟件產品的質量。因此用人單位對軟件測試人才的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廣,從而使得軟件測試人才的培養成為高校軟件工程專業培養的熱點。然而目前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面臨著偏重理論,忽略實踐動手能力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通過對軟件測試課程的教學的探索,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 軟件測試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2.1 學生學情分析
軟件測試這門課程的先驅課程是軟件工程課程和相關的程序語言課程(如C++、Java等)。 這課程需要學生對軟件工程的基礎理論,軟件系統的分析和開發技術等有一定的了解。若學生尚未完全理解軟件工程相關理論就開始學習軟件測試課程,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偏差,簡單的認為軟件測試就是找出程序中的錯誤,是技術含量少于開發的工作,從而忽略測試技術,重視開發技術的培養。
2.2 教學方法分析
目前高校開設的軟件測試課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手段與其他課程一樣,即課堂講授和實訓室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方法屬于“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循序漸進的講授課程的知識點,而學生則按部就班的接受知識點。但是將理論用于實踐過程是困難的。盡管實訓室實踐環節是設計簡單案例的測試用例,但是與公司/企業需要測試的大型軟件相差甚遠,在測試方法、測試過程和測試文檔要求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因此,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手段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
2.3 考核方式分析
不同的考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以往軟件測試課程的考核通常是通過期末考試的方式為主,以考勤、課堂表現、作業等組成的平時成績為輔。在采用試卷形式的考核方式中,大多局限于理論知識,忽略實踐動手能力,以致待到就業時不能將理論實踐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3 改革措施
3.1 討論式的理論教學模式
針對課本內容理論性過強、傳統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提出采用講授式和討論式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法來改善課堂效果。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在這基礎上使用討論式教學法,教師通過精心準備的問題或案例逐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辯論和思考,幫助學生梳理出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得出結論。此方法使教學重點清晰明了,有利學生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2 項目驅動式的實踐教學模式
項目驅動式的實踐教學是學生在已完成軟件開發的實踐,并有一定的測試理論基礎上設計的,主要設計兩種活動:開發流和測試流。基于項目驅動的測試流是由教師給定多個項目名,并提出測試要求,教學過程中將團隊開發和測試的思想貫穿始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整個開發的過程(從開發到測試)。每個小組由1個項目組長、1個測試組長、3個開發組員和3個測試組員構成。小組內部責任明確,小組內每個學生必須完成最基本的任務。比如:測試組員需要完成測試用例的設計、編寫、執行和維護等各項任務。
(1)開發流
開發流執行過程中,學生探究性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知識運用中掌握實踐技能。通過任務的實施和完成,讓學生體驗到知識應用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索性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使知識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開發流執行過程中,教師為開發組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資源,引導學生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學習,同時關注學生開展項目的全過程,嚴格要求按照項目的具體實施流程進行。
(2)測試流
在開發流執行過程中,測試流并發執行,由最基本的單元測試逐步到集成測試再到系統測試。在單元測試中,學生可以通過開發文檔來了解如何設計測試,編寫測試文檔。教師為測試組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參與測試的全過程,編寫測試用例,使用測試工具(如LoadRunner、QTP等),為每個階段的工作撰寫規范的技術報告,分析報告從而進行缺陷管理。
最后階段,教師組織各小組進行課程設計答辯。答辯時,組間相互評價,從文檔規范性、開發/測試方法的正確性、開發/測試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等方面選出最優測試小組與最優開發小組。最終經過教師對學生單人考核,結束本次項目驅動式教學。在實踐的整個環節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廣泛的空間,為學生順利完成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能夠與公司/企業相銜接,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畢業就業的需求。
4 總結
民辦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教學質量提高的表現。本文針對該課程教學現狀分析,提出采用討論式理論教學模式和項目驅動式實踐教學模式相結合,將軟件測試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活動中,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和質量。本課程改革仍存在不足之處,比如師資隊伍的配備、學生配合度等。針對不足之處才能更好探索民辦高校課程改革的途徑。
參考文獻:
[1]陳艷. 基于項目驅動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探索[J].計算機時代,2013.3:62-66
[2]周元哲. “軟件測試”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22:16-17
[3]聶長海. 關于軟件測試的幾點思考[J].計算機科學,2011.38(2):1-3
[4]賀平. 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
[5]朱少民. 軟件測試[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