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群
【摘要】CAI課件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本文對CAI課件定義進行了辨析,從理論上分析了CAI課件的特點、制作和使用的原則,闡述了CAI課件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CAI課件 定義 特點 原則 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251-01
一、 CAI課件的有關定義
所謂課件就是“在一定的學習理論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的計算機軟件”[1]。CAI,即計算機輔助教學。根據教育部1997年頒布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制作規范(試用)》,CAI課件定義是“是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和支持特定課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及配套的教學資料”。
二、 CAI課件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課件,強調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的課件,實際上一般所說的CAI課件就是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中的“多媒體”,是指“計算機技術中信息的載體,如文字、聲音、圖形、圖像、視頻、動畫等。”[2]多媒體課件結合了文字、圖形、動畫和圖像等視覺媒體和語言、聲響和音樂等聽覺媒體,對于教學來說,具有許多其他教學工具所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的寶貴的特性,各種媒體不同的刺激,會令學生印象深刻,對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習慣于由教師來決定一切,學生處于被灌輸的狀態。而在CAI課件給學生營造的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可以進行討論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它的交互性這個特點使得CAI課件使計算機像學習伙伴,而不是只能被動接受;使CAI課件不僅是教學的工具,而且成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乃至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因素。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獲得較有成效的認知,CAI課件的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的主動性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當然,發揮學生主體主動性不一定需要取消或削弱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更不是使學生放任自流。例如:在計算機網絡CAI教學中,老師機可以對學生機擁有監控權或封鎖學生機的鍵盤、屏幕等。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老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是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做到的。實際上,一個好的CAI課件,能夠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既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CAI課件制作和使用的一些原則
原則1,CAI課件內容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CAI課件應用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要達到這些目的,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育實踐證明,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以激起學習積極性,推動他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好的CAI課件一定能使人賞心悅目,獲得美的享受。優質的課件應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美的形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需要內容搭配合理,結構對稱,有審美性。同一畫面對象不宜多,布局要突出重點,避免或減少無益信息干擾。減少文字顯示數量,若有可能,盡量用語言聲音表達,過多的文字閱讀不但容易使人疲勞,而且干擾學生的感知。還要注意前景與背景的色彩對比,動態與靜態物體的色彩對比,字符的大小,線條的粗細等等,以保證學生都能充分感知對象。也就是說,課件展示的畫面應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只有這樣的課件才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高漲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總是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
原則2,CAI課件的采用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來選擇。
不能一味只使用CAI課件教學,不同教學媒體有機結合,優勢互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即使同一門課程,有的內容很有必要使用CAI教學,而有的章節則不一定適合CAI課件教學。根據教學設計,結合認知學習和教學設計理論,適當使用CAI課件來創設情境,同時注意要把空間和時間留一點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思考、理解和想象,讓學生自己去提問、交流,也就是對CAI課件的應用要適度。
原則3,不片面強調準確性,允許必要的藝術表現。 知識表現的準確性是課件評價的標準之一,課件中顯示的文字、符號等各種信息的表述力求準確無誤。評判課件質量的標準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片面強調準確性,就會束縛人的手腳,不利于CAI課件應用和發展。在不出現知識性錯誤的前提下,應允許必要的藝術表現。CAI課件要反映事實,要反映課程的主要機制,演示原理、模擬實驗等要準確,也允許淡化細節,可以必要的夸張。
原則4,共享性原則。CAI課件制作需要耗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教師利用現有的課件或只對源課件作少量修改就為己所用,會使CAI課件教學更為方便。
四、CAI課件的展望
1.CAI課件的網絡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普及應用,CAI課件的網絡化是大勢所趨。它的優點是資源共享,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更有利于進行教學內容維護、更新,更好地發揮課件本身的作用,有利于遠程教育的發展。
2.CAI課件的智能化。
由學生認知模型提供信息,通過智能系統的處理,生成適合個別化教學的內容與策略;通過智能診斷方式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通過對全體學生出現的錯誤分布統計,向教師提供教學難點、重點,教學方式等建議,同時向學生也提出改正建議,以及下一步學習的內容的建議。
智能化是對CAI課件提出的較高的要求,也是教學的較為理想的狀態。實現CAI課件智能化后,可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樣,CAI課件帶來的不僅是教學形式的變化,而且對教學方法也是一個有益的改進。
3.CAI課件的積件化。
將很多CAI積累起來,形成課件庫;或由專門的單位制作出課件套件。這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課件制作代價,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從課件到積件:我國學校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1997(3、4)
[2]李芒.現代教育技術[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