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公司每次召開大會,不知為什么,員工席最前排總是虛無幾人。一次,董事長在講話結(jié)束時,故意出了這樣一道討論題:圍繞“永遠坐在最前排的座位”為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結(jié)果,答案五花八門:坐在前排的人,生活上不甘心屈居人后,工作、事業(yè)方面事事爭先,很有拚勁,希望出人頭地;愛出風頭,顯擺自己;可以優(yōu)先享受人生的美景;坐在前排的人,是不怕吃苦、比別人起得早的人;也有俏皮的回答說,來晚了,后面沒座位了,只好坐前排……
其實,答案多數(shù)是對坐在前排座位上人的褒獎。很久以前,就有人專門研究從坐位子看一個人的性格,最終的結(jié)果是大多數(shù)成功者都是喜歡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人士。
A撒切爾夫人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父親就向她灌輸一個觀點:永遠坐前排,即使坐公共汽車也要坐前排,以激勵自己做任何事都要爭一流,不落后。這種永遠坐前排,成為撒切爾夫人的一種信念、一種習慣,她一直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永遠坐前排”的誓言。最終,她成為國際政壇“鐵娘子”。
B更有趣的是,一家公司在確立了擬招聘人員名單后,老總特意安排他們乘坐大巴車去郊外旅游,安排司機按照擬聘人員所住位置,挨個接上車;并且讓司機把所有人員上車坐座位的位次等作詳細記錄。司機將觀察記錄如實地告訴了老總,結(jié)果,那些一上車就坐在前排的人,被第一批錄用了。
司機不解,老總語重心長地解釋道:思想前衛(wèi)、具有開拓進取的人一般喜歡坐在前排;有獨立見解的人喜歡選擇中間的座位;而那些具有反叛心理的人則喜歡坐在后面;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的人,愛挑單人座位……
C還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教授曾要求他的學生毫無順序地進入一個寬敞的大禮堂,并獨自找座位坐下。反復(fù)幾次后,教授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學生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學生似乎特別鐘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10年后,教授對他們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在一次授課時,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道:“不是說一定要站在最前、永遠第一,而是說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十分重要。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們一定要永爭第一,積極坐在前排呀!”
在現(xiàn)實社會中,前排的位子很少,假如你不努力,不奮進,不敢為人先,你能坐到最前排的位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