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涵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大量的信息資料出現了英文形式。為了與國際交流接軌,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成了高校的熱門話題。教育的發展要想與國際接軌,離不開教育改革,而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成了改革的第一步。本文簡要分析了高校開展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最后分析了成功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環節,旨在為高校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校 專業課程雙語教學 實踐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14-02
當今世界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多數高校進行了教育改革,主要體現為首先在專業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其次在所有課程中進行雙語教學。但是由于專業課程雙語教學處于起步階段,仍未完善,因此,在專業課程雙語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主要體現為教師和學生對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認識不高,師資力量不夠強大,課堂時間不充足,教材選擇不恰當,學生的英語水平不高等,這些問題使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不僅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雙語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學生的全力配合[1]。
1 高校開展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現狀
1.1 不強大的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對于雙語教學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強大的師資力量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強大的師資力量指的是雙語老師既精通英語,又具有豐富的專業課程知識,目前雙語教師的師資力量不強大的原因是,精通英語的教師沒有豐富的專業課程知識,而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的教師沒有專業的英語知識。此外,雙語教師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因此難以提高雙語教學水平。另外,以往的雙語教學都沒有重視學生的積極性和語言創造力,一味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總的來說,相對于其他老師來說,雙語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重,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教師達不到雙語教學的要求,例如缺乏雙語教學的經驗。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通常局限于課堂,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難度較大,因為雙語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講述專業知識,還要靈活運用專業英語知識。教師如果在課堂上全程利用英語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生就能對專業英語產生興趣和感覺,因此,教師需具備熟練運用專業英語的能力。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專業英語的熟練程度不高,因此,難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氛圍,于是將雙語教學的重點放在專業課程知識上,降低了雙語教學的效果[2]。
1.2 對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認識不高
在我國,雙語教學仍未得到普及,因而多數學生甚至一些教師對雙語教學的認識度不高,雙語教學教師難以借鑒別的教師的教學經驗,也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雙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的以傳授專業知識,但是很多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力有限,根本無法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因而造成課堂效果不佳。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應該在英語課堂上,潛意識里排斥在專業課程中實行雙語教學,因而教師很難將專業課程轉變成雙語教學。此外一些教師不明確雙語教學的目的,難以將教學任務完成。所以說,部分學生和教師對雙語教學的認識度不高,因此,我國大多數高校都沒有普及雙語教學。
1.3 學生英語水平較低
大多數學生并不排斥專業英語,對于提高專業英語也有很大的熱情,但是在實際課堂學習中,專業英語具有相對復雜的生僻單詞,書寫和發音都有一定的難度,面對這些困難,部分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生專業英語的熱情,因此,在雙語課堂中失去自信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專業英語不僅不會提高,甚至有可能降低。
1.4 課堂時間不足,教材選擇不當
不同于中學的課堂,高校的課堂時間相對較為短暫,專業課程雙語教學存在雙重教學任務,卻沒有雙倍的教學時間,對于雙語教師來說難以在短暫的課堂時間里實現教學目標,對于學生來說難以消化和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另一方面,選擇的教材不是最好的,語言本身或者是課本內容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在雙語教學中,雙語教師只能使用中文詳細介紹晦澀難懂的部分,最終導致雙語教師浪費了一部分課堂時間,不利于實現教學目標。
2 高校專業課程開展雙語教學的對策
2.1 大力培養雙語教師力量
雙語教師首先,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其次要能精通專業英語。所以培養教師的英語水平尤為重要,關于這點可以借鑒國外成功培養雙語教師的經驗,對雙語教師培訓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培訓的項目,不斷的練習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在反復的練習中增強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其次,可以舉辦講座活動,邀請經驗豐富的雙語教師進行演講,傳授其成功的經驗。然后可以學習國外雙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即將雙語老師派往國外接受培訓。最后,為了提高雙語教師的積極性,需實行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于進步明顯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沒有進步的教師給予督促和指導。雙語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自身水平的培養,將以往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不斷研究自身的教學實踐數據,早日提升雙語教學水平。
2.2 深入認識雙語教學的目的
與歐美國家雙語教學不同的是,我國的雙語教學模式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包括專業課程知識和專業英語,這兩者并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僅僅聯系在一起的。為學生走上國際化的專業領域更好的工作或者交流打好基礎,是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雙語教學首先要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拓展,尤其是國際學科最新知識,學生學到這些專業的英語知識,對于日后的國際交流就能應付自如。因此,雙語教師一定要重視雙語教學,將英語作為傳授知識的媒介,至始至終在專業課程中貫穿專業英語,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有效提高[3]。
2.3 改進雙語課堂教學模式
雙語教師在雙語課堂中起到主導作用,對于雙語教學的任務的完成和雙語教學效果的實現有很大的影響。作為專業的雙語教師,應該大部分使用英語傳授知識,將英語作為雙語教學的媒介,并以中文輔之,尤其遇到疑難問題,用中文進行解釋會達到更明顯的教學效果,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調動了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因為雙語教學包括分析教學的材料和設備,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因此,教師在課堂之前要準備齊全材料和設備。
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局限性體現在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習動機不強、沒有運用英語環境,因此,對于英語的學習往往局限在課堂中,學生很難將英語水平提高,因此,在改進雙語教學模式中,一定要營造一個有意義的英語環境,同時提供良好的學習內容。在雙語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至關重要,讓學生大聲的朗誦、談話、演講,通過這些方式實現英語輸出。良好的交流環境不僅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對于英語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夠靈活運用,通過多說、多寫、多讀、多看,然后應用于實際交流中[4]。
2.4 適當增加課堂時間,選擇合適的教材
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雙語教學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雙語老師要想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實現優良教學效果很難。要想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課程知識和專業英語,需要適當增加課堂時間,只有充足的時間才能確保完美完成教學任務。此外,雙語教師須鼓勵學生課外學習,增加課堂時間畢竟不容易,而且也不可能無限增加,因此,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鞏固課堂知識,達到消化并吸收的效果。
對于雙語教學教材的選擇尤為重要。大多數高校的雙語教學處于剛起步階段,還未發展成熟,適當的教材有利于學生接受課本知識,如果教材選擇不當,不僅增加雙語教師的教學負擔,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增強專業課程知識。英語輸入有兩種形式,分別是粗加工輸入和精加工輸入。粗加工輸入旨在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學生對英語的熟練程度提高。精加工輸入旨在為學生研究學習目標,同時幫助學生強化目標。所以,雙語教師要結課堂內外的材料,使學生既能泛讀又能精讀。選擇教材,首要考慮學術內容和專業英語。由于我國嚴重缺乏雙語教學材料,教師只能在網絡上下載,或者參考雜志上搜集,或是自己摸索。課本教材有的是我國改編的版本,也有英語原版,英語原版教材運用的英語相對簡單,又有專業領域的最新知識,利于學生接受和學習。對于含有較多生僻難懂的單詞的教材應該舍棄,否則這些教材只會降低學生的熱情,而如果選擇的教材與學生的興趣有關,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就會增強,學習的效果也會明顯。總而言之,英語原版教材是雙語教材良好的選擇,在實際使用原版教材中,難免會遇到較為復雜的句子和單詞,所以在選擇原版教材需慎重。我國自編的教材不僅體現出教材的特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需求。雙語教師應該將這兩種教材融會貫通,取其長處,去其糟粕[5]。
3 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環節
3.1 課前準備環節
上課之前,學生往往對教材的基礎知識及專業詞匯了解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雙語教學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在課堂開始之前,給學生發送將要學習的相關詞匯,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有關詞匯,而且有利于將學生閱讀英語教材的速度提高了。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理解英語教材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便每個單詞都認識,也需要經過思考才能大致翻譯出來,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課前預習,使學生大致了解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上就能盡快融入到教師所講的內容中去。
3.2 課堂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的中心主要是課堂教學。傳統教學中,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教師,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以自我講述為主要形式,而學生成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中,雙語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或者案例教學,為學生展示更多的實例;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互動環節。在保證了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最后,為了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小測試或者練習,相關分數要作為最后總成績的一部分,以此來激勵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3 課后作業環節
單靠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學生難以鞏固所學知識,進一步消化并吸收重要知識,教師需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以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及運用知識的效果。關于課外作業,教師應要求學生使用全英文作答,使學生能在專業問題上學會英語句型的運用,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會不斷提升。
另外,教師根據所授課程的實際情況,可以不同類型作業,以使作業多樣化。比如,可以布置個人作業和小組團隊作業兩種形式。其中小組作業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設計性的或者實踐性的題目,同時完成實驗報告的英文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其次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3.4 課程考核環節
傳統的課程考核形式有期末考試和期中考試。對于雙語教學的課程,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擴大考核范疇,除了傳統的期中和期末考試,還可增加課堂參與度考核,作業以及測試考核。按照實際情況,將考核內容給予不同的分數比例。此種考核形式,不僅激勵學生提高日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另外,可以避免出現傳統考核模式下出現的學生在考試前“突擊復習考點”即可通過該課程的情況。
4 結語
綜上所述,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深入認識雙語教學的目的,同時還需要大力培養雙語教師的師資力量,并對雙語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此外需適當增加課堂時間,選擇合適的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將專業雙語教學的質量提高,并收到雙語教學的預期效果,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全面提高了大學生的素質[6]。專業課程雙語教學雖然處于起步階段,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但是只要在國家、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雙語教學一定能走上正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長春,程伍群,張紅敏.中英文雙語教學方法探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1,3(4):362-363.
[2] 李俊.雙語教學的困難及其解決思路[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0,4(4):454-455.
[3] 梁涓.對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2):573-574.
[4] 黎春燕.高校專業課雙語教學實踐:挑戰與對策[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4(7):265-266.
[5] 吳景梅,邰燕芳,周麗.新建本科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理性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5(4):558-559.
[6] 陳有真.高等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9(6):335-336.